重庆某商务综合楼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861592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3.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某商务综合楼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重庆某商务综合楼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重庆某商务综合楼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重庆某商务综合楼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重庆某商务综合楼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某商务综合楼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某商务综合楼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1二、编制依据1三、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分析3四、质量通病的控制程序4五、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0六、质量通病问题处理措施161、模板工程162、钢筋工程183、混凝土工程214、填充墙体255、装饰装修工程276、防渗漏及防水工程307、其他质量通病37一、工程概况1、基本概况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功能:集中商业、办公楼、地下车库及配套设施建设单位:重庆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质监单位:重庆市 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设计单位: 勘察单位:勘察院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建筑设计:1-B号楼商业(8F/-3F)最大建筑高度约45m,建筑面积约6.3万;2号楼高层(26F/-3F) 最大建筑

2、高度约99.8m,建筑面积约3.3万;3号楼高层(24F/-3F) 最大建筑高度约126.2m,建筑面积约3.2万;4号楼高层(24F/-3F) 最大建筑高度约126.2m,建筑面积约3.2万;地下车库(2F)层高3.9m,建筑面积约4万。结构形式:高层:全现浇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 车库、商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2、气象水文本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常年平均气温17.518.5,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6.5,极端最高气温42.9(2006年8月16日),极端最低气温-3.1(1992年2月16日)。常年平均湿度81%,绝对湿度17.6毫巴。常年平均降雨量1532.3

3、mm(1998年),最大年平均降雨量达1378.3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9%,最大日降雨量266.6mm(2007年7月17日),年平均风速1.1m/s,以北风为主。本区气候全年可施工作业。二、 编制依据根据渝建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的通知【2012】301号及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年版)文件对 工程,我施工单位进行质量通病专项施工方案编制。1、本工程各专业施工图;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3、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1年版本);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

4、收规范 GB50203-2011;5、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6、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9、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10、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11、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要点(2009年版)12、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的通 知【2012】301号三、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分析根据本工程实际内容和常见质量通病的出现情况,本工程可能出现

5、的质量通病项目有: 1、标高及结构尺寸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砌体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1、砖、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2.2、砌体尺寸不符合设计图纸时,组砌不正确,水平灰缝饱满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2.3、砌体开裂 3、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3.1、消除钢筋质量、品种、规格数量、位置不符合设计要求 3.2、消除混凝土强度不符合设计要求 3.3、消除砼构件裂缝、蜂窝、麻面等措施 4、楼地面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4.1、水泥楼地面地面起砂、空鼓、裂缝、地坪不平、倒泛水 4.2、楼梯踏步阳角开裂或脱落、尺寸不一致 4.3、厨房、卫生间楼地面倒泛水、渗漏 5、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通病的

6、防治措施 5.1、内外墙面抹灰及天棚抹灰,粘结不牢固、空鼓、表面不平整、阴阳角不顺直。 5.2、顶棚裂缝、脱落 5.3、外墙饰面砖粘结不牢固、空鼓 5.4、门窗变形、渗漏、脱落 5.5、外墙防渗技术措施 6、屋面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四、质量通病的控制程序1、施工部署、工序安排及质量控制流程同原江北鸿恩寺项目三期一标段工程,结构复杂(标高多、裙楼关系密),工期紧,施工部署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安装,先结构后装饰”的原则,实行平面分段,立体分层,同步施工的施工方法,按照系统工程原理,精心组织各工种、各工序的作业,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度、资源、质量、安全、成本实行全面管理和动态控制。2、质量

7、控制流程:按计划、实施、检查、整改(PCDA)的持续改进的循环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加强质量预控及过程控制。对工程质量进行经常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时间,对整改的结果有反馈检查。2.1 质量检查程序2.2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2.3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2.4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2.5 混凝土质量控制2.6 砌体质量控制五、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 施工质量控制程序1.1 施工计划控制程序为了使施工技术有一个明确的导向,根据施工组织安排的总体部置。编制合同进度计划,每月编制月度计划,每周编制周计划。1.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1.3 施工竣工质量控制程序竣工验收是工程项目建设的最后

8、一个阶段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2.1 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向商品混凝土站派驻质量监督员,监督检查各种材料到货质量证明文件;材料外观质量、材料计量情况,混凝土搅拌时间,协助试验人员抽样,和试验坍落度,与施工现场及时联系互通情况,记录罐车驶离搅拌站的时间。2.1.1 混凝土供应及运输本工程所有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施工前,对搅拌站的地理位置、运输线路、运输和供应能力等详细考察。和搅拌站协商确定运距短,交通方便的最佳运输线路及特殊情况下的应急线路、应急措施。确保混凝土从搅拌至浇筑间隔时间不大于45min。每月25 日前将下个月混凝土使用计划提交混凝土搅拌站,以保证供应安排。施工场内线路

9、合理安排,罐车进出互不干扰,洗车、收方等服务工作力求快速有序。2.1.2 混凝土浇筑成立混凝土作业班,专门从事混凝土浇筑工作,班内按卸料、入模、振捣分工定人定岗,建立岗位责任制。每次浇筑前,备足足够面积的彩条布,防止新浇混凝土雨淋或暴晒。采用输送泵现场送料、输送过程中,受料斗需保持足够混凝土。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2m,最前端置水平溜槽,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混凝土采用振捣器振捣,振捣时间30s 并达到三个条件结束振捣。(1)混凝土表层开始泛浆;(2)不再冒泡;(3)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超过规范规定。2.1.3混凝土养护及保护混凝土初凝前后,为减少收缩量。浇

10、筑后及时撒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7d,养护施工定方案、定人员、定设备、定时间、定措施,确保养护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样。混凝土强度未达设计要求强度前,对结构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拆模时间,禁止拆模过早。2.2 地下室混凝土挡墙防水、防渗质量保证措施此工程地下室防水标准为: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层均采用钢筋砼自防水砼与涂料防水相结合,施工中保证结构砼质量关系到防水工程质量,必须理解设计原则,做出符合实际的防水、防渗质量保证措施。严格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比设计。在施工期间,对混凝土要保证捣鼓密实,混凝土达到初凝后,要及时撒水养护,达到混凝土抗渗标准P6的强度等级。合理确定结构分段,降低

11、混凝土的收缩量,结构施工缝设在受剪力或弯距最小处。外墙防水层施工完后,应抹1:2.5水泥砂浆35mm厚保护保护层,以免回填土方时破坏防水层。2.3 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3.1 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流程图2.3.2 保证措施加强全体员工思想上的教育,牢固树立积极配合监理工作的观念。每一道需隐蔽的工序未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确保监理工程师有充分的机会对即将覆盖的或掩盖的任何一部分工程进行检查、检验以及任何部分工程施工前对其进行检查。每一道需隐检的工序完毕后,施工班组自检合格后上报质量管理小组,质量管理小组检查合格后,上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

12、序的施作,若检查不合格,施工班组必须立即返工或返修,重新检查直到合格为止。制定出奖惩制度,严格施工纪律。当监理工程师发出对某一部位有疑议或特殊指示时,项目部应立即组织人员施作,待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方可施工下一道工序。2.4 预埋件、预留孔洞的质量保证措施2.4.1预留孔、预埋件施作流程图2.4.2保证措施:各施工班组成立专门的预埋、预留作业小组。施作前由作业班组依据施工设计图编制综合预埋、预留图,并由经理部质量管理小组、总工程师审核、核对。作业班组严格依照综合预埋、预留图进行施作,确保不错埋、漏埋、错留、漏留,并加强自检工作。作业班组施作完成,自检合格后由施工班组质量检查员进行检查,检查合

13、格后,由总工程师会同监理、设计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并由监理、设计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作。3、技术检测和试验保障建立科学先进的检测试验手段,落实职责,确保工程质量。3.1 检测、试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检测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台帐并设专人管理。执行检测设备按周期检定制度,定期对检测试验设备进行检定。建立检测试验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制度,设备损坏或检测精度不合要求时,及时进行维修。加强试验文件、资料的管理,设专人负责。坚持对检测试验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职业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编制,检测过程质量保证程序,检测人员按程序进行操作。3.2 检测、试验方法及措施3.2.1 对原材料检测对所有购进原材料的

14、出厂合格证和说明书进行验查,并登记记录。对有合格证的原材料进行复验,复验合格的原材料才能使用。经复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书面通知物资部门做出标记,隔离存放,按不合格品处理程序进行处理。3.2.2 对钢筋检测按规定对钢筋取样进行抗拉和冷弯试验,及时出具试验报告,并对报告数据负责。3.2.3 施工现场混凝土检测在混凝土施工时,实行全过程监测。量测入模混凝土坍落度,每班不少于5 次。按规定在现场留做试块,试块组数符合有关技术规定。六、质量通病问题处理措施(一)模板工程主要质量通病防治1、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1)精确弹线:每层都必须从同一基准点出发测出各条轴线,并按测量的要求进行复测,校核其精度是否达到要求,严禁用丈杆逐段引测轴线,且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