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学基础】知识要点和习题集答案解析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860544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4.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绘学基础】知识要点和习题集答案解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测绘学基础】知识要点和习题集答案解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测绘学基础】知识要点和习题集答案解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测绘学基础】知识要点和习题集答案解析1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测绘学基础】知识要点和习题集答案解析1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绘学基础】知识要点和习题集答案解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绘学基础】知识要点和习题集答案解析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测绘学基础知识要点与习题答案Crriculum architecture & answers to exercise of Fundamentals of Geomatics马振力 编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School of Geomatics,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Feb. 20th, 2008测绘学基础知识要点与习题答案Crriculum architecture & answers to exercise of Fundamentals of Geomatics总学时数:测绘64;地信、规划48 实验学时:12,计4次 学 分:6/4课程性

2、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专业概论,概率统计学教学语言:双语教学 考核方式:考试 实 习:3周计3学分平时成绩: 20 (实验报告、提问、测验、课堂讨论及作业)1.课程容测绘学基础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平台基础课。该分支学科领域研究的主要容是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与基本测绘环节的工程与技术,即:应用各类测绘仪器进行各种空间地理数据的采集包括点位坐标与直线方位测定与测设、地形图数字化测绘等外业工作和运用测量误差与平差理论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计算机地图成图等业工作。授课容主要包括地球椭球与坐标系、地图分幅、空间点位平面坐标与高程及直线方位测定与测设、误差理论与直接平差、大比例尺地形图数

3、字成图等基本理论与方法。2.课程特色测绘学基础为测绘学科主干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以“3S”为代表的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等专业理论与技术奠定基础。同时,该课程本身也是测绘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地形测量学(Topographical Surveying)。该门课程具有理论、工程和技术并重、实践性强等特点,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衡量测绘学科教育水准的关键要素,实施多样化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的要求为建设目标。 3.课程体系平面控制测量(导线测量为主)高程控制测量(几何水准和光电三角高程测量为主)角度测量(经纬仪、全站仪原理与使用)距离测量(视距、钢尺、测距

4、仪原理与使用)高程测量(水准仪原理与使用、三角高程)地形图数字化测绘与计算机成图地形图应用测绘基本理论与测、绘、算基本功小区域控制测量(点位和方位的确定方法)测量误差基本理论与应用施工测量(测绘基本技术)地球几何要素与地图基本知识第一章 绪论 Chapter 1 Introductory容:了解测绘学科的起源、发展沿革与分支学科的研究领域;测绘学的任务与作用。重点:测量学与地形测量学的研究领域和工作容。难点:无。 1-1测绘学的定义DEFINITION OF GEOMATICS 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

5、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球分布,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它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即:研究地球与空间有关数据(地理信息)的采集、量测、处理和应用的一门科学。1-2测绘学的分支学科BRANCHES OF GEOMATICS测量学(Geodesy/Geodetic Surveying): 主要研究整个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及其变化,通过建立区域和全球三维控制网及利用卫星测量、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等方法测定地球各种动态的理论和技术。地形测量学(Topographic Surveying): 测量小区域的地球表面形状时,将其作为平面而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而进行的测量

6、工作。摄影测量学与遥感(Photogrammetry & Remote Sensing): 不接触物体本身,用传感器收集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经处理、分析后,识别目标物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揭示其几何、物理特性和相互联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技术。工程测量学(Engineering Surveying): 研究工程建设和自然资源开发中各个阶段进行的测量工作及建立相应信息系统的理论与技术的学科。海洋测绘学( Hydrographic Surveying): 研究有关海洋几何要素、海面地形等自然和社会分布及编制海图的理论与技术的学科。地图制图学(Cartography/Cartology): 研究地图

7、的信息传输、投影原理、制图概况和地图设计、编制、及建立地图数据库的理论与技术的学科。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显示和综合分析应用的技术系统。1-3测绘学发展沿革HISTORY & DEVELOPMENT OF GEOMATICS与测绘学有密切关系的学科领域: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天文学、地理学、海洋学、空间科学、环境科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和其它工程学科。测绘学偏重于研究地球表层和物体的空间特性和变化。第二章 测绘学基本知识 Chapter 2 Basi

8、c Concepts of Surveying容: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与点位的确定方法;掌握直线定向和空间点位的测算原理与方法;了解地球表面曲率对测绘成果的影响情况;熟悉常用坐标系统、高斯地图投影方法、地图分幅方法;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原理;了解控制测量与地形测量的一般原理与技术方法。重点:直线定向和空间点位的测算原理与方法;常用坐标系统、高斯投影、地图分幅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原理。难点:地球自然表面、水准面和椭球体面之间的关系;测绘上地面点位置表示方法与数学的区别;常用的坐标系统及表示方法、所依据的基准;高斯投影的基本方法与分度带概念。2-1地球的几何要素THE EARTH,

9、GEOID AND ELLIPSOID1. 地球的形状(Shape of the Earth)1.1地球的自然表面(Physical Surface of the earth)陆地29,最高珠穆朗玛峰(Mount Qomolangma /Mount Everest)8844.43m(2005年10月);海洋71,最低马里亚纳海沟(Mariana Trench)-11022m。1.2水准面(Geoid)与处于流体静平衡状态的海洋面(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向大陆且包围整个地球的重力等位面。水准面(Geoid)测量工作外业的基准面; 铅垂线(Plumb line)测量工作外业的基准线。 体(Geoi

10、d) 水准面包围的地球形体。1.3参考椭球体面(Reference Ellipsoidal Surface) 参考椭球体(Reference Ellipsoid)大小与体很接近的旋转椭球,作为地球的参考形状和大小。 参考椭球体面(Reference Ellipsoidal Surface)测量工作业的基准面; 过椭球面法线(Normal line)测量工作业的基准线。2. 地球的大小(Size of the Earth)扁率(Flattening):;a 长半轴(semi-major axis);b 短半轴(semi-minor axis)。平均半径(Average radius): ,或。3

11、.参考椭球体定位(Positioning of Reference Ellipsoids) 原点(Geodetic Datum):在水准面与参考椭球体面非常接近的地球表面处选择一点P,设想椭球体与体相切,切点P在P点的铅垂线上,这时P点的法线与该点对水准面的铅垂线重合,并使椭球的短轴与地球自转轴平行。这个过程叫参考椭球体定位,P点称为原点。 国家原点:1980年国家测量参考系的原点 位于省泾阳县永乐镇。2-2确定地面点位的方法POSITIONING OF POINTS ON GROUND1概念(Concepts)球面/平面 坐标(Coordinates);竖直面 高程/标高(Elevation

12、/ Height)。方法:水准面坐标投影(projection);铅垂线竖直距离(vertical distance)。2点的高程/标高(Height/Elevation of a point)2.1定义(Definitions) 绝对高程(absolute elevation):地面点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亦称海拔(altitude)。 假定高程(assumed elevation):地面点到某一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亦称相对高程(relative elevation)。2.2我国水准面 (Geoids in China) “1985年高程基准”(National Elevation Datu

13、m 1985):黄海平均海水面H黄0m, 观象山水准原点H072.260m,(19531979年验潮资料,1987年启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Huanghai Elevation Reference 1956):H0=72.289m,(19501956年资料)。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确定地貌地物海拔高程的坐标系统,按控制等级和施测精度分为一、二、三、四等网。目前提供使用的1985国家高程系统共有水准点成果114041个,水准路线长度为4166191公里。2.3高差(Difference in Elevation):两点之间高程的差值。 3点在投影面上的坐标(Coordinate syste

14、ms)3.1地理坐标(Geographical Coordinates)地轴(Earth Axis):NS 地球自转轴;南极、北极(South/North Pole):N,S;子午面(Meridional Plane):过地轴的平面;起始(首、本初)子午面(Initial/First ):格林威治子午面(Greenwich);赤道面(Equator Plane):过球心与地轴正交的平面:经线(子午线、子午圈)(Meridian):子午面与椭球面的交线;首(本初)子午线(Initial/First Meridian):通过Greenwich天文台;纬线(纬圈、平行圈)(Parallel):与地轴

15、正交并平行赤道面在椭球面的截线。天文坐标(Astronomic Coordinates)水准面上:天文经度(Longitude):两子午面间的二面角(即两地间时角差);天文纬度(Latitude):过地面点铅垂线与赤道面的交角。坐标(Geodetic Coordinates)椭球面上:经度(Geodetic Longitude) B:两子午面间的二面角;纬度(Geodetic Latitude)L:过某点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 1954年坐标系(Beijing Coordinate System 1954): 以1942年前联西部普尔科夫为原点联测的原点坐标系,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元素。 1980年国家坐标系(Nationa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