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考语文四模试卷(II )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859396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中考语文四模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省中考语文四模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省中考语文四模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省中考语文四模试卷(II )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省中考语文四模试卷(II )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中考语文四模试卷(II )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中考语文四模试卷(II )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中考语文四模试卷(II )卷一、 基础题 (共7题;共27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 夸父(ku) 凭栏(pn) 宁愿(nn)B . 一撮(zu) 皓月(ho) 倘使(tn)C . .露台(lu) 姮娥(hn) 瞬间(shn)D . 高悬(xun) 翅膀(ch) 旸谷(yn)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娇子也。”“五更(gng)里(表时间),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汉书B . 久闻李教授大名,如雷灌耳!今日闻君一席话,果然使我茅塞(si)顿开,有如拨云见日。C .

2、 次日上午,大小官员和当地名流便三三两两前来拜谒()新任知州,冠冕攒动,早上还冷清孤寒的公馆顿时热闹暄腾起来。D . 座上觥筹交错 , 饮至半酣,账内烛光摇曳(y),帐外明月高悬。3. (2分)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清晨,阳光活泼地溜进树丛,欢快地洒下一地金黄,树上的鸟儿也醒来了,情不自禁地欢叫着。B . 云南鲁甸发生地震后很多人不能自已 , 纷纷在网上“点燃”蜡烛,为遇难同胞照亮天堂之路。C . 班会课上,老师再三强调了本次活动的重要性,真是故弄玄虚。D . 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4. (2分)下

3、列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晕倒在购物中心的一位老人,经迅速赶到的120急救中心医护人员以及商场保安的救护下,得到及时抢救,最终脱离了危险。(“一位”移至“晕倒”前)B . 做事没有原则,惯于看风使舵,看领导眼色行事。(“做事”前面加上“有些人”)C . “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作家叹道”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D . 遇到困难,不能逃避,要顶住压力一马平川,带领大家走出困境,这才是好领导。(“一马平川”改为“一马当先”)5. (7分)请按提示填写出空缺的句子。 (1)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_。(诗经) (2)_,

4、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木兰诗中写寒气凛冽、月光映雪,表现将士们边地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_”。 (5)盛夏时节,美丽的博斯腾湖景区吸引了众多游客。看到湖边一片郁郁葱葱,人们不禁想起曹操观沧海中“_,_”这两句诗。 6. (7分)走近名著。(1)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_。该小说鲜明地表现了“_”的主题。(2)水浒传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请列举两个体现“义”的故事情节。7. (5分)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

5、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42分)8. (22分)课内阅读”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文字的内容。(2)画横线

6、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出了春风什么特点?(3)作者将无形无味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又有情,这要得益于调动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去表现。试从语段中选取一个句子进行分析。(4)划线的“卖弄”一词的意思是什么?在句中有什么表达作用?(5) 朱自清的春最后用“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三个比喻来赞颂春的新、美、力。语文自读课本翻过那座山同样安排了“春 之美丽”等单元,其中有篇文章,作者也用了三个比喻来写春,把春比作轴画,比作乐曲,比作舞者,这首诗的题目是( )A . 春天 B . 春风C . 自然之色D . 春雨后的上州9. (20分)阅读中国蜜蜂博物馆一文

7、,完成小题。蜜蜂浑身都是宝,它的各种产品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毒,以至自己的身躯蜂王幼虫、雄蜂蛹都是奉献给人类的宝贵的营养保健品,因此,蜜蜂可谓是人类的“健康之友”。1993年,参加第33届世界养蜂大会的2000多名中外代表驱车来到北京香山植物园,他们没有在园内过多停留,而是径直走进了中国蜜蜂博物馆。馆内珍藏着在我国山东省境內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蜜蜂化石,清晰的造型仿佛一只振翅欲飞的蜜蜂,科学家由此推断古蜜蜂起源于1.2亿年前的早白垩纪,与被子植物差不多同期出现。在蜜蜂博物馆内,不仅有直径1米以上的大蜜蜂的蜂巢,也有细小的草生小蜜蜂标本,更有大量讲述人类养蜂历史的珍贵图片。在远古时,人

8、们从自然界取得的最甜美的食物就是蜂蜜了,在西班牙古老的岩画里就有记载,当时的人们为了取得这甜美的食品,不惜攀登到悬崖峭壁上去。按照历史记载,埃及是最早饲养蜜蜂的国家,从太阳神庙的壁画、金字塔的壁画里可以看出来,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他们用陶罐做的蜂箱饲养蜜蜂。在中国也有两三千年的养蜂历史: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发现了一种古老的蜂箱,完全模仿了蜜蜂在蜂巢里自然筑巢的情況,人们把树干挖空,让蜜蜂在树干里做窝。南京的一些地区,也有很多土法饲养的蜂巢,比如养在桶里头的、养在篓子里头的。在20世纪初,从欧洲引进了一些活框饲养技术,这就是蜂箱。蜜蜂是人类永恒的朋友,在蜜蜂博物馆中陈列的700多件蜜蜂标本中

9、,从云南西双版纳采集而来的野生大蜜蜂蜂巢特别引人注目,在它旁边是小蜜蜂的蜂巢,体积还不足它的1%。蜜蜂有高度发达的筑巢本领,六角形的蜂巢往往由一群蜂中的几万只蜜蜂同心协力建造而成。根据数学家的计算,蜂巢的六角形框架是一种最节省材料、空间容量最大而又最坚固的力学结构。受蜜蜂的启示,人们将蜂巢形结构广泛用于飞机、火箭、宇宙飞船的设计和制造中,是航天工业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徜徉在蜜蜂博物馆中,每个人都会被工蜂勤劳勇敢、富于集体主义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所感动。当蜂巢遭遇危险时,弱小的工蜂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家园。也正因为这样,蜜蜂家族才得以在上亿年的进化过程中,无论自然环境多么复杂,始终

10、保证物种的繁衍生息。(摘自中国博物馆观赏)(1)请你说说第段文字在文中所起的作用。(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科学家由此推断古蜜蜂起源于1.2亿年前的早白垩纪,与被子植物差不多同期出现。根据数学家的计算 , 蜂巢的六角形框架是一种最节省材料、空间容量最大而又最坚固的力学结构。(3)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表达效果。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发现了一种古老的蜂箱,完全模仿了蜜蜂在蜂巢里自然筑巢的情况,人们把树干挖空,让蜜蜂在树干里做窝。在蜜蜂博物馆中陈列的700多件蜜蜂标本中,从云南西双版纳采集而来的野生大蜜蜂蜂巢特别引人注目,在它旁边是小蜜蜂的蜂巢,体积还不足它的1%

11、。(4)结合全文,人类从蜜蜂身上获得了哪些方面的收益?请分条概括出来。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10. (8分)阅读与朱元思书,完成后面的题目。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B . 鸢飞戾天者,

12、望峰息心。C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D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2)本文具有骈文的音韵美又不繁富复杂。下列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 .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B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 .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D .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第段前两句写江水的清澈,侧重于静态;后一句写急流、猛浪,着眼于动态。B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以“高”状山,以“寒”写树,照应一“奇”字。C . 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总结构,先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最后总结,揭示主旨。D . 文中“

13、千百”,“千”“百”等词都是虚指,极言其多。(4)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表达了作者与世无争、应付了事、不思进取的厌世思想。B . 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淡泊人生、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C . 作者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鄙夷蔑视之情。D . 表达了作者向往美好大自然,从侧面衬托富春江的魅力。11. (10分)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劳歌:送别歌。(1)用自己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2)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都属送别诗,但表

14、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会有不期而至的风雨,它有时让人忍不住欢笑,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哭泣;有时让人忍不住叫好;有时让人又忍不住愤怒;有时让人忍不住好奇,有时又让人忍不住感慨万分“忍不住”是常有的现象,它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真感受、真想法、真性情。请以“忍不住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完整。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感情真挚,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7题;共27分)1-1、2-1、3-1、4-1、5-1、5-2、5-3、5-4、5-5、6-1、6-2、7-1、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42分)8-1、8-2、8-3、8-4、8-5、9-1、9-2、9-3、9-4、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10-1、10-2、10-3、10-4、11-1、11-2、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