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大小球分检系统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858809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9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大小球分检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PLC大小球分检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PLC大小球分检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PLC大小球分检系统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PLC大小球分检系统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LC大小球分检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大小球分检系统(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PLC技术大小球分检系统设计【摘要】机械手的积极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其一,它能部分地代替人的劳动并能达到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因为,它能大大地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因此,受到各先进单位的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以研究和应用。尤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声的场合,应用得更为广泛。在我国,近代几年来也有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受到各工业部门的重视。在生产过程中,经常要对流水线上的产品进行分捡,本课题拟开发物料搬运机械手,采用的德国西门子S7-200系列PLC,对机械手的上下、左右

2、以及抓取运动进行控制。用于分捡大小球的机械装置。我们利用可编程技术,结合相应的硬件装置,控制机械手完成各种动作。关键词: 机械手 plc 大小球目 录1总体设计41.1基本结构41.1.1 电源41.1.2 中央处理单元(CPU)41.1.3 存储器41.1.4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41.1.5、功能模块51.1.6、通信模块51.2工作原理51.2.1、输入采样阶段51.2.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51.2.3、输出刷新阶段61.3功能特点61.3.1.使用方便,编程简单61.3.2.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61.3.3.硬件配套齐全,用户使用方便,适应性强61.3.4.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61.3.

3、5.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少61.3.6.维修工作量小,维修方便71.4发展历史71.4.1起源71.4.2发展71.5 PLC的选型81.5.1、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类型81.6 PLC系统设计的原则与内容92 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92.1按钮与行程开关的选择92.2电动机.熔断器.电磁阀的选择92.3电动机的主电路图及控制接线图.103 PLC在大小球分选系统中的设计113.1系统的功能113.2分捡大小球系统的结构113.3分捡大小球系统的工作原理113.4分捡大小球系统的输入/输出地址及定时器分配123.5分捡大小球的设计思想123.6分拣大小球控制系统的接线图134大小球分选系

4、统的PLC程序设计134.1状态流程图134.2 其梯形图如下154.3语句表195西门子S7-200汉化仿真软件215.1仿真软件说明215.1.1仿真准备225.1.2、程序仿真225.2大小球分检系统调试255.2.1机械手下降255.2.2捡球经零秒后上升255.2.3右行265.2.4大小球释放经两秒上升265.2.5左行275.2.6急停27结 束 语28谢 辞29参考文献301总体设计1.1基本结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相同,基本构成为: 1.1.1 电源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

5、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1.1.2 中央处理单元(CPU)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控制中枢。它按照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

6、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1.1.3 存储器 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1.1.4 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1现场输入接口电路由光耦合电路和微机的输入接口电路,作用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现场控制的接口

7、界面的输入通道。 2现场输出接口电路由输出数据寄存器、选通电路和中断请求电路集成,作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现场输出接口电路向现场的执行部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1.1.5、功能模块 如计数、定位等功能模块。 1.1.6、通信模块1.2工作原理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1.2.1、输入采样阶段 在输入采样阶段,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的单元内。输

8、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1.2.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 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

9、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立即I/O指令则可以直接存取I/O点。即使用I/O指令的话,输入过程影像寄存器的值不会被更新,程序直接从I/O模块取值,输出过程影像寄存器会被立即更新,

10、这跟立即输入有些区别。 1.2.3、输出刷新阶段 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真正输出。1.3功能特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3.1.使用方便,编程简单 采用简明的梯形图、逻辑图或语句表等编程语言,而无需计算机知识,因此系统开发周期短,现场调试容易。另外,可在线修改程序,改变控制方案而不拆动硬件。 1.3.2.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 一台小型PLC内有成百上千个可供用户使用的编程元件,有很强的功能,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控制

11、功能。它与相同功能的继电器系统相比,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PLC可以通过通信联网,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 1.3.3.硬件配套齐全,用户使用方便,适应性强 PLC产品已经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配备有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供用户选用,用户能灵活方便地进行系统配置,组成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系统。PLC的安装接线也很方便,一般用接线端子连接外部接线。PLC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可以直接驱动一般的电磁阀和小型交流接触器。 硬件配置确定后,可以通过修改用户程序,方便快速地适应工艺条件的变化。 1.3.4.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使用了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由于触点接触不良,

12、容易出现故障。PLC用软件代替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仅剩下与输入和输出有关的少量硬件元件,接线可减少到继电器控制系统的1/10-1/100,因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大为减少。 PLC采取了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措施,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数万小时以上,可以直接用于有强烈干扰的工业生产现场,PLC已被广大用户公认为最可靠的工业控制设备之一。 1.3.5.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少 PLC用软件功能取代了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计数器等器件,使控制柜的设计、安装、接线工作量大大减少。 PLC的梯形图程序一般采用顺序控制设计法来设计。这种编程方法很

13、有规律,很容易掌握。对于复杂的控制系统,设计梯形图的时间比设计相同功能的继电器系统电路图的时间要少得多。 PLC的用户程序可以在实验室模拟调试,输入信号用小开关来模拟,通过PLC上的发光二极管可观察输出信号的状态。完成了系统的安装和接线后,在现场的统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般通过修改程序就可以解决,系统的调试时间比继电器系统少得多。 1.3.6.维修工作量小,维修方便 PLC的故障率很低,且有完善的自诊断和显示功能。PLC或外部的输入装置和执行机构发生故障时,可以根据PLC上的发光二极管或编程器提供的信息迅速地查明故障的原因,用更换模块的方法可以迅速地排除故障。1.4发展历史1.4.1起源1968

14、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的要求; 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研制出了第一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DP14 ,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生产线上试用成功,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应用于电气控制,这是第一代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称Programmable,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PLC。 1969年,美国研制出世界第一台PDP-14; 1971年,日本研制出第一台DCS-8; 1973年,德国研制出第一台PLC; 1974年,中国研制出第一台PLC。 1.4.2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了微处理器。人们很快将其引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使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增加了运算、数据传送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真正具有计

15、算机特征的工业控制装置。此时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个人计算机发展起来后,为了方便和反映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特点,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定名为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 20世纪70年代中末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入实用化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已全面引入可编程控制器中,使其功能发生了飞跃。更高的运算速度、超小型体积、更可靠的工业抗干扰设计、模拟量运算、PID功能及极高的性价比奠定了它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 20世纪80年代初,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在先进工业国家中已获得广泛应用。世界上生产可编程控制器的国家日益增多,产量日益上升。这标志着可编程控制器已步入成熟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发展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