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教学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855106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教学设计 荣成29中学 孙洪强【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世界历史上册第七单元(包含第21课、23课)。本单元叙述了资本主义已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演变。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电气时代”)是演变的最基本动力,它在继承第一次工业革命改变世界面貌的基础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造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通过图表将本单元知识整合成下列图表: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70年代)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建立萨拉热窝事件(1914.6)一战开始(1914.7)一战结束(1918.11)(1918.11)(1914.7)卡尔.本茨

2、发明汽车(1885)莱特兄弟发明飞机(1903)凡尔登战役(1916)美国对德宣战(1917)德国投降(1918.11)【复习目标】1了解电力的广泛应用、发明家爱迪生和他的发明成就、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和使用。2.准确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起止时间和相继参加的交战双方国家。3通过阅读教材和分析,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两大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4.通过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联系比较,培养历史想象力和历史知识的迁移力,培养历史知识整合能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结果和影响。教学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

3、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分析。【能力要求】单元知识内容目标要求识记理解运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电灯发明者卡尔.本次发明内燃机和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及图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学情分析】A、现有知识基础:由于是复习课,学生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人物及重大发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影响有所了解。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完成学案配套练习,编写教材提纲,掌握知识体系,总之,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B、学生心理特征:我校学生思想活跃,敢于表现自我,独

4、立性强;具备一定的团结协作的能力,能与学习伙伴合作讨论。但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还需改进。【评价设计】1.通过“环节一”、 “当堂测试”第1、2题,检测目标1的达成。2. 通过“环节一”、“环节二”中的 活动探究二(模块1、2、4),“当堂测试”第3-7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3.通过“环节二”中的活动探究二(模块三)检测目标3的达成。4. 通过“环节二”中的活动探究一检测目标4的达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学引路,自主复习(10分钟)【考点梳理,随点巩固】 (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标志是 的广泛应用。2.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 、 两国尤为突出。3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_

5、、英、法、日、_等相继进入_阶段。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的电器有 发明的 , 发明的 ,另外还有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_年_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6.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和 ,其成员分别是 和 。7.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战役被称作“绞肉机”、“屠宰场”。8. 年,美国参战,大大增强了 一方的力量。9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以_失败宣告结束,这是一场帝国主义的_。过程:老师引导学生明确三维目标,依据导学案展开学习,了解学习目标,独立完成导学案“自主复”的内容。自主复习完成后,各小组中心发言人分别展示预习成果,展示时其他小组注意修正

6、答案,展示后,留足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识记巩固。本环节意图:1了解三维目标,是要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预习时也能做到有的放矢。2要求完成“学前预”的内容,可帮助学生掌握本课要识记的主干知识。“学前预”就是学生初步掌握主干知识的过程。环节二:自学质疑,问题生成(5分钟)过程: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小组间合作解决了,如果通过小组共同探究合作仍然解决不了的,各小组组长就会把问题汇总到我课前准备的“问题生成”栏目(幻灯片)上,进行全班讨论。本环节意图:“历史教学是一种静与慢的艺术”。我在这里设置“问题生成”栏目,是想给学生留足思考探究的时间,给学生一个

7、平台,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解决学习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环节三:教师引领,突破重点(20分钟)活动探究一: (1)将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时间、主导国家填入表格中。开始时间主导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2)两次工业革命中的新技术、新发明有哪些?把答案填入表格中。技 术 发 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3)两次工业革命在促进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还带来了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深刻的变化。将发生的主要变化填入表格中。变 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活动探究二:【模块一】材料一: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英德法美1870年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比重3

8、2%13%10%23%1913年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位次324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425材料二: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愿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长皮洛夫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回答: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1870年和1913年的工业生产位次发生了什么变化?各国工业生产位次和占有殖民地的位次情况怎样?2、阅读材料一回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德两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呈现出怎样的不同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3、结合以上问题说说一战的根本原因。4、材料二中德国所说的

9、“邻国”是指哪些国家?德国要求“阳光下的地盘”是什么意思?这对整个世界局势最终产生什么影响?【模块二】材料一:美国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材料二:刺杀斐迪南大公的普林西普在被审判时陈述道:我毫不后悔因为我坚信我消灭了一个给我们带来灾难的人做了一件好事。我看到了我们的人民每况愈下,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知道乡村中所发生的一切,这一切都对我产生了影响。”请回答:1、阅读材料一回答:欧洲“火药桶”指哪里?2、阅读材料二回答:普林西普所说的“一件好事”指的是什么事件?【模块三】这是一次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一位战地记者曾这样记述到:“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

10、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请回答:(1)材料中提到的“绞肉机”指的是哪次战役?这次战役被为“绞肉机”说明了什么?(2)写出一战前在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名称。(3)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请你设计一条以“呼唤和平”为主题的宣传语。【模块四】材料一: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德国还要摧垮英国的海上垄断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瓜分德国的殖民地和德国舰队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树立法国

11、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在这一地区的统治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上册材料二:“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列宁材料三: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世界经济史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各资本主义国家参战的目的是什么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战争的性质是

12、什么?3、俄国为何从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这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本环节意图:对教学资源资料进行系统的整合和优化,充分设计问题,创设情景,设置疑点,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思索、探究。环节四:当堂演练,当堂评价(10分钟)最后我设计了7个小题的演练,用于学生自评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当堂测试】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汽车的发明准备了条件的重大科技成就是( )A改良蒸汽机的制成B螺旋桨的出现C内燃机的创制D电报的发明2.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内容后,某同学在笔记中对这次工业革命做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 )A重要发明:火车、汽车、飞机B主要特点:电力的广泛运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C开始国家:美国

13、和德国领先于其它国家D重大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广泛运用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了争夺“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哪一个国家的矛盾最尖锐?( )A美国B意大利C英国D俄国41882年5月,欧洲某几个国家签订的同盟条约中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援助。”这里的“其他两缔约国”是( )A德国和奥匈帝国B俄国和奥地利B德国和奥地利D英国和俄国5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A拿破仑执政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希特勒上台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6.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课上,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而有些同学则主要责备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总的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 )A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B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C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战争D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