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杭实习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847751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苏杭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沪苏杭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沪苏杭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沪苏杭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沪苏杭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苏杭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苏杭实习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闽南师范大学沪苏杭实习报告现代园林与苏州古典园林案例分析及对比姓 名: 赵梦琪 学 号: 系 别: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 业: 园林 年 级: 11级1班 指导教师: 甘永洪 11月30日目 录 一 实习概况二实习内容(一)上海现代公园 1.公园简介 2.设计理念 3.生态净化水系统模式 4.新美学思想野草之美 5.道路分析 (二) 苏州古典园林 1.园林简介 2.东部分析 3.中部分析 4.西部分析 5.留园铺装分析(三) 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对比 1.思想与功能 2.园林建筑 3.植物造景 4.园林小品 5.总结一、实习概况1.实习地点:上海、苏州、杭州2.实习时间:11月8号至14号3.

2、实习团体: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1级园林专业 4.实习目的:a.通过参观游览上海、杭州的现代园林景观以及苏州的古典园林造景,亲身感受园林景观,近距离学习园林造园艺术、造景手法及等专业知识,并通过参观实习、实地考察、现场测绘以及分析讨论,加深体会。b.分析苏州、杭州、上海等地城市各类公园的规划布局和绿化设计的优缺点。c.比较我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造园艺术、布局原则等方面的异同点。d.现场对当地常见植物进行辨析,掌握华中地区植物种植种类及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园林应用等知识,并学习沪苏杭地区植栽配置方式5.参观地点:a.上海:上海世博湿地后滩公园、上海广场公园(延中绿地)、方塔园b.苏州

3、:留园、拙政园、苏州博物馆、沧浪亭、网师园c.杭州:西湖(花港观鱼、三潭映月、曲院风荷、苏堤春晓)、杭州花圃、太子湾公园二、实习内容(一)上海现代公园分析案例:上海世博湿地后滩公园1.公园简介世博后滩公园为上海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位于“上海世博园”区之西端。场地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初开始,由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领衔“土人设计”团队设计,10月建成,共占地14.2公顷。2.设计理念后滩公园园址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因此在自然江滩与都市田园的基础上,保留、再用和再生了原场地作为钢铁厂的记忆,并主要显现四层历史与文明属性:黄浦江滩的回归,

4、农业文明的回味,工业文明的记忆和后工业生态文明的展望。最终成了具有水体净化、雨洪调蓄、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3.生态净化水系统模式大自然的生命力及生态恢复力是惊人的,公园自身完整的生态系统可以将来自黄浦江的劣五类水,通过沉淀池、叠瀑墙、梯田、不同深度和不同群落的湿地净化区,经过长达1公里的流程,而成为三类净水,日净化量为每天2400立方,数量惊人。净化后的三类水不仅可以提供给世博公园做水景循环用水,还能满足世博公园与后滩公园自身的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等需要。 水系统模式4.新美学思想野草之美游览过后滩湿地公园时,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芦苇,在深秋之时

5、,芦苇成群的种植在公园的湿地中,有的已经枯黄,随风摇摆,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我们身处其中时,感觉到一种萧瑟、凄凉之美感,别具特色。其实这种景观是源于设计者俞孔坚大师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环境伦理与新美学思想。后滩公园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它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让自然自我循环净化,让自然做功,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成功的样板。我认为这种设计理念和管理方式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发扬的,在园林种植和养护中,其经费往往数额巨大,并且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去维护,我们如何有效的节省在园林养护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值得每一个人园林工作者的思考。而俞孔坚大师的这种设计理念恰巧合

6、理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同时创造出了新型的园林景观,展现了野草之美,开拓了新的设计道路。 野草之美5.道路分析在公园中我最喜欢的是园林中的道路设计方式。公园为带状公园,横向宽度约110米左右,而在其中共平行布置了三条至四条道路,有石板路,有草坪中的汀步,有木质道路,也有碎石铺制的道路,铺装材料和形式多种多样,道路宽度由一米到四米不等,蜿蜒曲折,并通过一些建筑、小品、廊道将几条近乎平行的道路协调的联系在一起,人们走在其中可感觉到丰富的乐趣。 道路之美(三) 苏州古典园林分析案例:拙政园1.园林简介拙政园始建于16世纪初的明正德初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1961年被国务

7、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约5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拙政园平面图2.东部分析东部原称“归田园居”,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

8、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涵青亭、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和放眼亭等。东部大面积为绿地,建筑密度是全园中最低的部分。3.中部分析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主要景区有荷风四面亭、远香堂、小沧浪、小飞虹、见山楼、香洲等。 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总的格局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1) 主要景点分析a.远香堂:远香堂为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西、中、东三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在水池的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荷风四面亭”,中为“雪香云蔚

9、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春天可观赏柳树,夏天则可观赏水池中大片的荷花,秋天可观赏枫叶、银杏,冬季可观赏雪松。 远香堂 香洲b.香洲:香洲位于水边,三面环水,一面依岸,是拙政园中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为典型的“舫”式的结构,有两层舱楼,通体高雅而洒脱,线条柔和起伏,比例大小得当,使人想起古时苏州、杭州、扬州一带山温水软画舫如云的景象。它的身姿倒映在水中,越发显得纤丽雅洁。站在香洲上,四面都是景,前眺倚玉轩,左望见山楼、荷风四面亭,右顾小飞虹、小沧浪。夏日可观赏眼前池塘中的荷花,春天可观赏小岛上的柳树纤纤,景致非凡。 “舫”在中国园林里是可以经常看到的,苏州人又叫它“旱船”、“石船”,

10、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苏州的狮子林、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里都有。它的外形千姿百态,精致秀丽,构成一景。在选址上很有讲究,通常靠近水边,立在最具有赏景视角的地方。站在石舫上看,水上陆上的景色都平添另一种兴致。c.小飞虹:小飞虹位于拙政园中南部,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荡漾,桥影势若飞动,亭、廊、桥置于一体,故取名为“小飞虹”。这座木构廊桥采用了中跨高,边跨低的结构形式,宛若拱桥。在园林设计上,廊桥为远香堂西南隅小沧浪水院的北部,小飞虹的建造可使小院之水在视觉上与大池有更多的联络,使园林整体有更协调的空间联系。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

11、,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 小飞虹4.西部分析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西部主要景点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笠亭、与谁同左轩、水廊等。5. 留园铺装分析 留园道路铺装是所有苏州园林中最细心、内容最丰富的园林。道路铺装材料主要采用的鹅卵石、条形池和瓦片等。其中铺装图案有八仙所持的檀板、扇、拐、笛、剑、葫芦、拂尘、花篮等八物“八宝”,代表八仙之品还有是五只蝙蝠中间一个寿字取其谐音“五福捧寿”两片瓦组成一个“人”字,在古代是要有一定

12、官级的官员才可以走,代表着“人上人”鹅卵石拼成花朵和铜钱的团,人们踩在上面喻意为“有钱花”等等。 (四) 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对比1. 思想与功能(1)指导思想古典园林讲究“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形成了自然山水风景园的独特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园林逐渐进入我国园林中,西方园林讲求几何图形的组织,在明确的轴线引导下作对称布置,甚至将花草树木都修剪成各种规整的几何形状,形式上均衡对称,一切都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强调人工美或几何美。 中国现代园林是在延续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了部分西方的造园艺术,综合涉入了自然社会和现代科学、艺术、伦理等,形成了园林风格交融、园林文化丰富、园林形式多

13、样、园林特点众多的新格局。(2) 功能性质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其基本的功能定位都属于观赏型。唯一不同的是服务对象。古典园林仅服务于以宫廷或以贵族为代表的极少数人,园林的功能都围绕他们的日常活动与心理需求展开。这实际上是一种脱离大众的功能定位,同时也反映出等级社会中园林功能性的局限与单一。现代园林设计在保持园林设计观赏性的同时,从心理学、行为学等角度分析大众的多元需求,研究开放式空间中的种种行为现象,对现代园林设计进行了重新定位,如根据人的行为迹象得出合理顺畅的流线类型,通过定点研究人的各种不同行为趋向与状态模式,确定不同户外设施的选用设置等。总之,现代园林在功能定位上,不再局限于古典园

14、林的单一模式,而是在微观上进行深化与细化,在宏观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2.园林建筑园林建筑是独特的园林要素,它强调人与生活的关系,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以庭院为单位构成组群建筑,它普遍采用木质材料,给人提供明确实用的情调。园林所属性质的不同与地域的不同,决定了建筑风格、空间细分形式和色彩的不同,如江南私家园林建筑轻巧、玲珑、活泼、纤细、通透、朴素、淡雅,表现出秀丽、雅致的风格。在古典园林中,建筑居于次要地位,表现出自然化的特点,但在局部上,它往往又成为构图中心。现代园林中的建筑是全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力求突出自然美,达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建筑材料多样化,建筑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许多新型建筑材料不仅在性能上耐风吹日晒,使用寿命也较大。在建筑色彩上,古典园林多以暖色调为主,而现代园林则依据用地功能的不同,设置形式多样的颜色以满足人们的需求。3.植物造景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从园林设计到植物配置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崇尚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而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却有不同时代带来的独特风格和特征。(1)材料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