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孔子观后感(15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84703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4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孔子观后感(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2023年孔子观后感(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2023年孔子观后感(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2023年孔子观后感(1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2023年孔子观后感(1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孔子观后感(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孔子观后感(15篇)(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孔子观后感(15篇) 孔子观后感1(1597字)浩浩中华,上下五千年,在历史的积淀中,“礼”已经无孔不入地渗入了生活的每一寸肌肤。礼尚往来、彬彬有礼、礼多人不怪关于礼的成语名言成语如此之多,然而“礼”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很难有人给出明确的定义。当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之后,突然感觉心有戚戚焉。孔子的一生简单而复杂。简单,是因为他始终只有一个目标,他终其一生都只为这一个梦想而奋斗。他不慕功名、不求利禄,淡泊明志复杂,是因为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付出了毕生心血,他冒死为逃奴请命,用百辆牛车吓退五百战车,五十五岁周游列国,时间长达十四载这些都是孔夫子应用和智慧的体现。夫子

2、曾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的高大坚毅是我难以望其项背的。然而,有三件事情如同时间为树刻上年轮那样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中,让我每日三省自身。公山大人死的时候立下遗嘱,命令他生平心爱的人都要陪葬,陪葬的奴隶纷纷被乱刀砍死,只有一名小奴隶漆思弓在慌乱之中侥幸逃出,但后面的追兵仍旧紧追不舍。离弦之箭丝毫不差地插入漆思弓的身体,他惊恐之下,向一名配剑的勇士求救。勇士以其勇猛与智慧吓退了追兵,救下了漆思弓,这名勇士正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路担心因为自己的“一时鲁莽”连累大家,想将漆思弓送到他内兄家去,孔子知道此事后,不仅表扬了弟子,并告诫他“见义不为无勇也。”毅然决然地留下了漆思弓。当公孙狃来搜查

3、时,孔子面无惧色,进行了有理、有据、有节的反驳,充分显示了他作为一代圣人的睿智。冬祭大会上,孔子又为漆思弓请命,但公山大人的儿子站起来反对,说让漆思弓陪葬是对父亲大人的孝顺和尊敬!孔子反驳:“公山大人的遗嘱是让他生平心爱的人陪葬,您是他的儿子,公山大人怎能少得了您的陪伴呢?”公山大人的儿子哑口无言,只好同意了漆思弓不陪葬。最终,孔子不仅仅挽救了漆思弓,而且还适时提出废除奴隶殉葬的旧俗。的确,以礼杀人非礼也。孔子“仁”的思想,再此体现得淋漓尽致。孔子与其弟子周游列国时,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一车竹简不幸掉入了冰洞里,弟子颜回纵身一跃跳入冰洞里竹简回来了,子路却永远地走了看到孔子抱着颜回的尸体久久不愿

4、放开时,我的眼眶湿润了,在当今社会,人人都说好书是一生的财富,书籍是人类的朋友然而,有谁会认真地对待一本书?有谁愿意为一本书付出生命?礼,不仅仅是从与人交往而言,对待任何事物,不论有无生命,都要有一颗赤诚之心。孔子弟子子路为保护年幼的国军,浴血奋战,倒在了血泊之中。然而,临死之前,他仍旧记得夫子的教导,将官帽端端正正地戴好。在他整理好官帽的一刹那,敌军又围了上来,他没能系好帽带,含恨倒下看到这里,我被深深震撼了,衣冠正人正,子路在这里端正的并不只是自己的衣冠,更是他的道德、是他的人格后两件事情,让我看到了孔子对于弟子的言传身教,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只有学高身正的老师,有才能、有气节的弟子

5、啊!礼,穿越千年,到了我的眼中,礼变得很简单在图书馆看书时,不大声喧哗!在跑步比赛时,不横跨跑道!在烦恼时,不对父母亲发脾气!当脚要踏入草坪的时候,收回脚是对小草的礼貌!当手伸向花儿的时候,收回手是对花儿的礼貌!当枪对准动物的时候,收回枪是对动物的礼貌!礼,是生活的一切,无论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只要想到这个字,就会有一种道德、一种力量在你的心中油然而生。孔子观后感2(1640字)东周末年,屹立数百年的周朝王室已经朝不保夕,各个诸侯国均割据一方,为了达到称霸的目的而相互战争。这是中国历史一个气势磅礴的时代,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有战争,有英雄,有思想,有著作,孔子为了理想奔走在列国

6、之间,孤独的与整个时代抗争,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但他数度被乱军围困而绝粮,也曾被卷入阴谋的漩涡,其意被世人误解、一腔报国热血空付东流。电影孔子开篇,是从孔子中年为官开始讲起的。公元前六世纪,孔子受到鲁定公赏识,从中都宰晋升为大司寇,这让他足以实行自己的以礼治国的执政理念。但是三桓执政,独霸朝纲,也让孔子感受到了重重阻力。“三桓”是鲁国大夫季孙氏孟损失叔孙氏三家的合称,而季孙氏又是三桓的首脑,而孔子因阻止季桓子家奴免受陪葬,后又在朝堂上提出废除人殉的请求与之结怨,双方矛盾显现。孔子治鲁小有成就,引起邻国齐国的不安,齐国试图借助会盟的方式挟制鲁君。孔子随鲁定公前往

7、。会晤中,齐国发难,出动队,对鲁定公进行要挟,而鲁国方面,按孔子设计的第二套方案出动一百两牛车在后方扬起阵阵尘土,迷惑齐国,使之以为山谷中藏有千军万马,进而逼退了齐军。孔子与齐景公和齐国大夫斗智斗勇,最终维护了鲁国的利益,讨回了被齐国侵占三十年的汶上三城,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外交才能,孔子也因此出任代国相。为了削弱季孙、孟孙、叔孙三家的势力,孔子提出了堕三桓的举措,因此与三家产生深重矛盾,堕三桓的举措也因种种阴谋阻挠而半途而废,并引发佞臣谋反。在平叛之后,鲁定公与季桓子开始迷恋齐国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并且在郊祭时没有送给孔子祭肉。季桓子更是假传圣旨,罢黜了孔子。从此孔子率领颜回、子路等弟子开始

8、游历各国。卫国,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第一站,也是唯一有机会施展个人才能和影响力的外国,而给他这个机会的是深受卫灵公宠爱的夫人南子。南子听说过孔子的贤名,请求卫灵公对其予以重任,但卫灵公却认为孔子只是一个满口道德的读书人,并未予以重任。后又应夫人南子的请求,要孔子见见南子。孔子推脱不掉,只好前去见名声不好的南子。南子的轻浮和挑逗都在孔子的预料之中,并在交谈中展示了自己正气凛然的君子风范。但南子的一句“世人也许很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领悟到的境界”完全出乎孔子的意料,为之动容。南子的深深一拜恐怕不只是仰慕孔子的学说和人品。南子在戏中不过短短几分钟,却是神来之笔,她的言语也提高了孔子的

9、历史形象。别南子之后孔子对弟子说,卫国将乱,不宜久住,便离开了卫国。后南子死于卫国战乱。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派人去接孔子。陈、蔡两国大夫怕孔子到楚国被重用,于是,派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平道。孔子所带粮食吃完,绝粮多日。最后子贡找到楚国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被困依然讲诵诗礼,不得不让人佩服之至。孔子在周游列国时,他的一些弟子被召回鲁国做官。其弟子冉求在齐鲁大战中,率军取得大胜后,季康子问他军旅的本领是学来的还是天生就会的,冉求回答说:“学之于孔子”,随后季康子就决心请回孔子,而此时孔子已经68岁了。老了的孔子,思想更加稳

10、重,回国后不再涉足政治,专心于著书,教学。在那个礼崩乐坏诸侯争霸的年代,孔子仁和礼的思想是不适应社会大变革的,但却终促成了万世师表,创造与支撑了泱泱大国两千多年的辉煌。正如孔子开篇回忆所说“我老了,很久没有见到周公了,礼乐仁和的理想只能托付给未来了。”自汉代起,儒学一度成为显学,孔子的思想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重要基矗即使在今天,孔子的思想依然不朽,孔子学院孔子文化节更是层出不穷。孔子“仁”的思想也有利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孔子观后感3(1567字)对于一个常年来被繁华都市喧嚣与商业资讯所“围困”的普通市民,或者一个已过天命之年而极少走进剧院的人来说,被

11、朋友邀至那近郊清新的大学校园剧场内,去观赏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出的舞剧孔子,似乎感觉到十分的庆幸与“精神奢华”,似乎有一种逃离都市“文化雾霾”,感受重返大学校园“清纯”的冲动。国家剧院、舞剧、孔子、校园遂将这一系列完美的词语一一连接起来,脑海中顿然闪现出舞台上华美的光焰,未曾想匆匆进入剧场后即是应了主持人精简的开场白:“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但当大幕徐徐拉启之时,整个舞台上闪耀出华丽、飘逸、灵动的浩大场面,富有古典宫廷乐舞的辉煌嘲在梦幻般舞台灯光的映衬下,一个个舞者在高调色彩、统一服饰变幻的曼舞中,好似羽化登仙。舞剧序部的执羽情景之后,孔子四幕大戏分别以乱世天问、绝粮、大同、仁殇依次而展现,在

12、场所有的观众似乎顷刻凝神屏息关注于舞剧演绎的每一刻,全然沉浸在舞剧叙事接连的情节中,伴随着深刻的主题哲理延伸,伴随着妃、公、臣三者与孔子人物关系、故事嘲的演化,伴随着舞蹈人体动态描摹状物方式的激情深化,及道具、音乐、灯光、布景一系列有逻辑的深层次推进,孔子这一“圣人化境”的形象聚合成真善美的“实体神像”,似乎千年后活着的孔子跃然而出,且栩栩如生此刻,我好似已陷入悲欣交集、香色浓艳的故事嘲剧情氛围中,被置身于古代人文与现代时尚虚实交替的情景里。诚然,我是被中国歌剧舞剧院“高雅艺术进校园”的义举而感动了。孔子舞剧以“乐也者,圣人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的传承宗旨

13、,溯源逐本。孔子剧组或许融入“古代乐治就是由乐舞的道德感化力量促成社会安定”这一大义,同时把握孔子对非礼之乐“八佾舞于庭”的斥责,遂将“圣人”活的人物搬上舞台,以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达到雅俗共赏、内外行同赞这一种难能为美的艺术极境。试想在社会伦理悖化、价值理念资本化、文化商业化、艺术泛娱乐化的全商时代困境中,要用何等超常的意志力、创新力来精心缔造孔子仁者爱人、天地人物一体同构、参赞化育、曲成万物、大德敦化的境界,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圣贤般的执着与使命,秉承“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凛然正气。首先孔子舞剧叙事性结构,融汇了古典舞、现代舞与民间舞等多种舞台戏剧表演特色与精髓,编剧

14、选取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乱世、诸侯纷争、天灾人祸不绝的时期中孔子列国周游、历静坷的片断。其次,突出其治国之策的推行,书院教育理念的传播,为民请命的苦旅3个核心史实,采用缀联、梳理到穿越、整合及至参差、提升艺术创作方法,展现宫廷帷幕貌似庄严下的肃杀冷酷、残暴无道,一如进谏中的危境,君臣间的杀戮,传道中的悲欣,祭祀时的决然,令人震撼的是舞剧叙事结构中细节的亮色始终贯穿其间,无论是舞美设计中竹简书法背景的推移,或是进谏书简道具舞蹈的托物言志;无论是舞台古俑道具缘物寄情千年的寓意,还是万民跳傩、祭祀典礼,或是圣人舞剑祈天的心愿,都契合了一代圣贤内心“仁者”无穷的张力。尽管校园舞台所限、群舞人物庞杂,但艺

15、术表演却俨然有序、色彩清新、主题意蕴深刻,而每一时段的舞台灯光音乐富有节奏的演进变化,将每一位舞者的表情赋予传神与出彩(而整部舞剧并未灯光分区切割或炫光特技)。以笔者之见,观赏孔子舞剧最是以空杯心态、以唯美的情感、以回味的方式为上,正所谓见仁见智,仁者第一。所以真的想再一次观赏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出的舞剧孔子,默默无语地观舞者圣境,分享美美与共,“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观后感4(1650字)看过孔子后,觉得这部电影是商业片的牺牲品,无论是从影片本身剧本的质量还是从影片所希望传达出的教育当代人的目的,孔子都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这部古装大片只是在市场上跟商业操作方面上都成功了,导演胡玫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国内第一个票房过亿的女导演。只是观众在看完后觉得一塌糊涂,完全大打折扣,不过那已经是后话了,因为你给票房贡献的银子没有打折扣。当胡玫导演宣布要拍电影孔子时,我对这部电影持谨慎的悲观态度。从导演的角度上说,虽说胡玫以前拍过很多大的电视剧,在经验上不存在什么问题,但电视剧拍多了,再来拍电影,而且这一拍就是历史重要人物的古装大戏,能否控制住这个电影的尺度,能否把握住演员,是这个关键问题。毕竟,电影与电视剧完全是两码事。再从剧本上说,这部电影要把孔子的一生在两个小时内诠释,是非常困难的。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