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期小班讲义10文言文虚词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846323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期小班讲义10文言文虚词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期小班讲义10文言文虚词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期小班讲义10文言文虚词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期小班讲义10文言文虚词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语文期小班讲义10文言文虚词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期小班讲义10文言文虚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期小班讲义10文言文虚词(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诚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资料,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科目: 语文 教师: 第 10 次课 课 题初中文言文虚词积累教学目标熟悉文言文虚词的一般用法。重点、难点之”,“而”,“以”,“其”,“为”,“于”的用法。考点及考试要求结合语境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内容知识点一 一语句翻译知识归纳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题实际上是一个综合题,因为文言语句的翻译是在理解句中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和文字表述能力。翻译的总的原则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的步骤是先解释词,再串联大意,最后调整通顺。直译就是字字落实。即: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直译

2、时主要应运用“替、扩、留、补、删、调”六字法。例如:原句: 十年 春, 齐 师 伐 我。 译句:鲁庄公十年 春天,齐国的 军队 攻打 我们鲁国替:替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如上文例句中的“伐”译为“攻打”,“师”译为“军队” 。扩:扩充。就是在文言文单音词上加上一个字,扩充为双音词。如上文例句中的“春”译为“春天”,“齐”译为“齐国” 。留:保留。就是保留不必译的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 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上文例句中的“十年”就是这样。补:增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一句中“率”的主语“愚公”在翻译时应增补出。删:删去。就

3、是删去表语气,停顿和凑足音节的词语。如“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一句中的后一个“之”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就可以删去不译。调:调整。就是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译完要按照“信”(忠实原文)、“达”(畅达明白)、“雅”(文辞优雅)的原则再作检查。值得注意的是对文言文重要语句的理解同现代汉语语句理解一样,离不开语境,所以必须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句义。 知识点二 二、文言句读知识归纳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及古代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古诗文的朗读停顿知识,并诵读一定量的文言文,就能培养提高自己的语感,熟练地处理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是有规律可循

4、的。这里结合课文谈谈文言文朗读停顿中应注意的几种情况。1、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起强调语气或领取全句乃至全段的作用。如“夫”、“盖”、“故”、“惟”、“至若”、“若夫”、“诚宜”等,在这些词语后面应稍作停顿。例1:夫/环而攻之例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例3:故/有所览辄省记【分析】例(1)(2)中的“夫”、“盖”为句首发语词,朗读时在它们的后面要作停顿;例(3)中的“故”是对上文的总结,朗读时亦要停顿,以示强调。2、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必须分开,而不能读成双音合成词。例1:可/以一战例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例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5、也【分析】例(1)中“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来”的意思。例(2)中的“中间”,“中”是“中间”,“间”是“夹杂”。例(3)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3、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例1:佳木/秀而繁阴。例2:问/今是何世 例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分析】例(1)中“佳木”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例(2)(3)中的动词“问”、“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

6、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例1:其一/犬坐/于前例2:山行/六七里【分析】例(1)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词“坐”,译为“像狗一样”;例(2)中的“山”修饰中心语“行”,“山行”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5、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份,不能把成份省略当作没有省略来读。例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分析】“再而衰,三而竭”中“再”和“三”后面都省略了动词谓语“鼓”,“再”和“三”后面应作停顿,以体现谓语的省略,而不能读成“再而/衰,三而/竭”。6、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

7、意,才能准确地停顿。例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例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分析】例(1)意思是“医生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作为功劳 ”,这样,读时就可以分别把“医之好治不病”和“以为功”读在一起,即“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例(2)的意思是“处在朝庭的高位上,就为它的人民担忧”这样,句中的停顿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7、对文言文中的国名、年号、官职、史实、地名要了解清楚,切不可破读。例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分析】“虞山”为山名,“王毅叔远甫”即姓王名毅字叔远,“甫”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文 言 虚 词 考试说明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知识归纳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

8、,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类。初中语文教材要求熟悉并掌握的文言虚词有15个,即: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所、则、焉、何、乎。其中“之、其、以、于、然”应该重点掌握。题型分析及复习策略近两年的中考题,大多是将词意与作用综合起来考查。那么,怎样才能准确理解、牢固把握文言虚词呢?1、词性的确定离不开搭配关系虚词是组织实词完成句子词类,那么,虚词组织完成的句子(或词组)就决定该虚词的词性。如“之”在主谓结构、偏正结构中为助词,如“鸿鹄之志”;在动宾结构中,“之”在前则为动词,如“吾欲之南海”,在后则为代词,如“愿陛下亲之信之”。从虚词与实词的组成的短语搭配中,我们就能准确地三分之一虚

9、词的词性。2、词意的确定离不开语境常用虚词中也有一些词性单一而词意丰富的,也有多词性多词意的,如何确定词意呢?关键还在于把握前后文章。我们只要将主干贯连起来理解,就能把结构作用的虚词词意自然地推究出来。3、多积累、多练习、多总结虚词的用法相对实词来说是比较单一和明确的,只要多练习,并且将相同用法的句子加以比较分析,就会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常 用 虚 词常用虚词用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词或作用例 句之代词1、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是第三人称。他(们)、她(们)、它(们)公与之乘。(曹刿论战)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2、代第

10、一人称的。我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3、指示代词,表近指。这(这件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助词1、结构助词:定语前置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2、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3、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不译何陋之有?(爱莲说)4、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5、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

11、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公将鼓之。(曹刿论战)期年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邹忌讽齐王纳谏)怅恨久之。(陈涉世家)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动词到、往、到去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其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他的、它的(包括复数)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其妻献疑曰(愚公移山)而置之其座。(古代寓言二则)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

12、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他、它(不能加“的”)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陈涉世家)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我的、我(自己)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幼时记趣)4、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那里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赵普)5、指示代词这种有蒋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6、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其中的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其一犬坐于前。(狼)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大概、难道、还是、可

13、要等,或省去其如地石何?(愚公移山)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邪?(马说)前一个译作“难道”,后一个译作“恐怕”连词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或表选择。如果、还是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以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于介词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在、从将军向宠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出师表)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治水必躬亲)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表示动作的对象。向、对、同、给、到等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先帝在时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被受制于人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比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表原因由于、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而连词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