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礼仪教育知识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844373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礼仪教育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儿礼仪教育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儿礼仪教育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幼儿礼仪教育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幼儿礼仪教育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礼仪教育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礼仪教育知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礼仪教育的几点做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礼仪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的培养与不断地提示。针对目前幼儿礼仪教育的现状和我园的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进行了一些礼仪教育的初步尝试。 1、关注细节,在一日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 一日活动的各环节,都有礼仪教育的契机。如每天早晨孩子来园时,从幼儿园的大门到晨检室一直到教室,有值班老师、保健老师、班级老师,用我们热情的微笑、真诚的问候,教师们用自己的言行,传播着礼仪的气息,熏陶着孩子,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初步形成了能正确大胆的运用礼貌用语的良好行为习惯。在桌面游戏时,假如来晚了的孩子想玩别人手里的玩具,我们会提醒

2、孩子们自己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你玩一会儿,我玩一会儿,也可以一起玩,学会礼貌和谦让,并体验这样做的快乐。在区域游戏时,我们和孩子一起分析每个游戏的特点,提醒幼儿在“图书馆”看书时要保持安静,玩别的游戏的小朋友经过“图书馆”的时候也要“脚步轻轻的”不影响“图书馆”中看书的小朋友 2、选择合适的教材,帮助幼儿丰富礼仪认知。 翻开我们的教学参考书,能作为礼仪教育的教材比比皆是。如歌曲我叫轻轻,故事萝卜回来了,两个好朋友等等。礼仪教育可以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习惯的熏陶。如在组织音乐活动我叫轻轻时,可以先问问小朋友:为什么要走路轻轻、说话轻轻、敲门轻轻呀?使小朋友懂得心中要有别

3、人,做事是要尽量不影响他人。又如组织语言活动两个好朋友时,可以先让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哪个对”、“哪个错”,然后再请幼儿说说“为什么”、“应该怎样做”,通过讨论、争辩,使幼儿懂得了在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做,丰富了幼儿对公共场所礼仪的认知。 3、利用生活事例,提高幼儿辨别能力。 虽然礼仪教育进行了有一段时间,但不文明的事情却屡屡在校园里发生。如不少家长将接送孩子的车辆乱挺乱放,甚至堵到了大门口,保安耐心上前解释却招来大声呵斥;园内烟头,装早餐的马甲袋随地乱仍;放学的那一幕更是让人提心吊胆,园门还没有完全打开,家长们便蜂拥而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教室,生怕晚了自己的孩子会被抢了一般,有的家长还大呼小

4、叫地唤着孩子的名字等等。家长的这些不文明行为,任我们教职工苦口婆心,效果甚微。后来,我们想:何不学学媒体的做法,让这些不文明行为曝光,一方面给孩子提供一个反面教材,帮助孩子提高辨别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孩子教育家长,小手拉大手,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我们将以上典型的现象从监控录象中调出来,给孩子看(当然为了照顾孩子的自尊心,我们选内容时注意,尽量不选本班家长)。然后讨论:谁的做法是对的,谁的做法是错的,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强化孩子已有礼仪知识。 4、参加社会实践,巩固礼仪知识。 礼仪教育时,我们发现,礼仪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教育,它具有鲜明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如果把礼仪规范只当作一般知识传授,“

5、光说不练”不行,不利于孩子真正掌握礼仪知识。只有经过实际的训练,礼仪教育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因此要提供时间活动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体会礼仪行为的意义,巩固礼仪知识,内化礼仪品质。因此,我们有准备地组织了一系列的活动,带孩子们走出幼儿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超市购物、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公园游玩.让幼儿将学到的礼仪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体会做个讲文明、懂礼仪孩子的乐趣,巩固礼仪知识。孩子基本的礼貌习惯有哪些 大概归纳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要向别人打招呼,或者说别人和自己打招呼时候要给以回应。这是一个最最基本的礼貌习惯,我们不便于强求孩子主动跟别人打招呼,但是别人打招呼的时候要回应

6、。 第二种情况,感谢和回应感激。当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我们要用语言对别人表示感谢,另外,当别人感谢我们时要说没关系,很乐意帮助别人,所以一个是感谢别人,一个是别人对自己感谢的一种回应。 第三种情况,道歉和接受别人的愿望。因为我们无形当中给别人造成感觉不太好的时候要向别人道歉,反过来别人让自己不开心或者别人伤害了自己,别人道歉的时候要接受别人的道歉。如何培养孩子的“绅士淑女“风度有这样几个值得深思的镜头: 镜头之一: 双休日,庄女士的儿子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门铃一响,几个同事来家拜访。庄女士高高兴兴地开门接待同事,并让儿子让出位置,给叔叔阿姨就座。可儿子坐在沙发上动也没动地说:“你们不会到里

7、屋说话去吗?”庄女士尴尬地笑着,同事们也只好寒喧几句,匆匆离去。 镜头之二: 周女士的儿子在家正玩电脑游戏,突然电话铃响了。他没好气地接起电话:“找谁?没在家!”随即“啪”地一声把电话挂了。过了三分钟,电话又打来,儿子一听还是原来的那位,没等对方开口,儿子就嚷道:“同你说过了,不在。”说完又立即挂了电话。 镜头之三: 厉先生应邀带着女儿去赴宴,几个菜刚上桌,女儿就急不可耐地伸出筷子吃了个遍,最后挑出最喜欢的菜放在自己跟前,旁若无人地吃起来。大家饭没吃完,已经饱腹的她便大声喊道:“我吃饱了,我想回家!”客人们面面相觑,厉先生也十分尴尬。 像这样的镜头,在我们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恐怕并不少见。这些小事

8、都反映出一个共同问题,即家长对孩子礼仪教育的缺失。它不仅常常使家长陷入尴尬境地,而且还会影响孩子的社会交往和身心发展。一个懂礼貌、讲礼节、有风度的孩子,不但令人喜欢,容易被人接纳,而且在许多场合会被别人看好,这等于无形中多了不少锻炼的机会。因此,作为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逐渐成为一个有绅士淑女风度的人。 所谓绅士风度、淑女风姿,是指人们的服饰打扮、言谈举止重视仪容仪表,待人接物、人际交往讲究礼节礼貌。日常生活中,我们教育孩子不妨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幼儿家庭礼仪教育的方法一、基本常识要告知 有的孩子不懂礼貌,不是他们内心不尊重别人,而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尊重,不知道怎样才叫尊重。比如到别人家里做客,

9、有的孩子就觉得应该同在家里一样,可以随随便便,其实,应该有所区别,至于区别在哪里,他们并不懂。比如:不要穿拖鞋和背心,衣着尽可能整洁大方,不要敞开胸脯;与人握手,不能戴着手套,等等。吃、穿、行、坐、站、言、笑,都是有些基本要求的。父母要及时提醒,让孩子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我国古代的某些礼仪规范当中,有许多还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比如“站如松、坐如钟”,比如与人说话,要目不斜视,比如女孩子说话要轻声细语,不能咋咋呼呼等。这些,如果家长不告诉孩子,他们自然就不懂了。孩子不懂礼貌,根本原因就是父母平时缺少基本常识方面的教育,并不是孩子态度冷漠、性格孤僻,更不是思想情感方面的原因。 二、平时示范最重

10、要 可以想象,如果父母平时自己说话总是高声吼叫,或者粗话满口,孩子会轻声细语、会彬彬有礼吗?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平时的行动示范是非常重要的。言教不如身教,有时,千教万教,不如自己的一个行动。 比如问路,如果家长是这样问的:“喂,老头,到解放路怎么走?”那么,以后孩子单独问路也不可能这样:“请问老大爷,我想请你指点一下:到解放路该怎么走?”高雅的气质,翩翩的风度,不是一下子能够训练出来的,而是在长期耳濡目染的过程中逐渐蕴含起来的,是一点一滴凝聚起来的。 礼仪和风度,虽然表现在外部,但实际上是以内在为依托的,它建立于长期的内在积淀。想通过几天时间,突击培训,让孩子一下子有气质有风度,这是

11、不大可能的。因而,父母从小示范,一步步规范,就显得非常重要。 三、且把餐桌当课桌 英国家庭教育素有“把餐桌当成课桌”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 我国的“餐桌教育”古已有之,孔子早就有“食不言,寝不语”之说,但现在很少有家长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一些教育方面有成功经验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餐桌是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最好时机。如告诉孩子吃饭时不要大声喧哗或敲打碗筷;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可以入座;吃完后,要向长辈打招呼后才能离开;不要用手抠牙,大一点的孩子要学会使用牙签剔牙等。 四、迎来送往

12、是机会 日常交往也是培养孩子礼仪的好机会。当有客人来访,或到别人家做客时,家长就可以利用这种机会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节假日是人们交往的密集期,也是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期。有客人来时,家长要引导和鼓励孩子亲切、主动地和客人打招呼,在客人的夸奖声中,孩子会认识到“礼尚往来”的确是一种乐趣。客人进屋后,可以让孩子做些简单的招待工作,如招呼客人坐下、给客人倒茶水等。在家长们谈话时,要让孩子明白安静地做自己的事才是有礼貌的,来回走动和随便插话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当有小客人时,让孩子大方地拿出玩具大家一起玩。客人走时家长可以让孩子一同送客。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之后,孩子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小主人。另一方面

13、,家长也可领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让孩子在回访中练习礼仪。在家长指导孩子按了门铃之后,要和孩子在门口安静地等待,直到主人开门。进门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在问好之后主动把脱下的鞋子排整齐。当孩子受到招待时,记着让孩子说声“谢谢”。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在陌生的环境中更是如此,如果想玩玩具或看书,一定要经过主人的同意。玩过之后,记着让孩子把东西放回原处。 另外,接听电话也是透视一个家庭是否具有礼仪的窗口,所以,家长要借助这一载体,适时地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比如在接电话的时候要学会说“你好”、“请问”、“请等一下”等礼貌用语;在打电话时要先报上自己的名字,并说明要找的人;打完电话,要学会说“再见”,然后再挂机,不要只管自己讲完就挂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