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透镜》导学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844138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奇妙的透镜》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奇妙的透镜》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奇妙的透镜》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奇妙的透镜》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奇妙的透镜》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能区别凸透镜和凹透镜.2.举例说明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3.能熟练作出凸透镜对特殊光线作用的光路图,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一、透镜1.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类,中间比边缘厚的叫凸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叫凹透镜.2.下列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1)(3)(4);下列属于凹透镜的是(2)(5)(6). 3.透镜的中心叫做光心,凡是经过这一点的光都不改变方向.通过光心O和球面球心C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请完成以下光路,并标出光心与主光轴.4*.透镜和面镜在光学原理上的区别是透镜透光,发生光的折射现象;面镜不透光,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二、透镜对光的作用完成“活动1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

2、”,回答下列问题.5.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三、透镜的焦点和焦距6.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某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主光轴上的某一点,这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从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7.实焦点与虚焦点的区别是实焦点是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虚焦点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选填“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的交点.8.结合课本图3-51,完成下列光路图.1.你是怎么理解光线的“会聚”和“发散”的?(结合课本图3-49说明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的变化)答案“会聚”是指

3、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相对于原光线来说变得“靠拢”一些.如图甲、乙所示.“发散”是指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相对于原光线来说变得“两边分开”一些.如图丙、丁所示.2.给你一块凸透镜、一张白纸和一把刻度尺,利用太阳光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在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实验中,应该选择什么光源?光线与主光轴有什么关系?完成课本“活动2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把测得的结果记录在课本表格中.答案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移动凸透镜,直到纸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在测量凸透镜焦距的实验中,应该选择平行光源,如太阳光、手电筒等.测量时入射光线要与

4、主光轴平行,这样经凸透镜折射后,才能在另一侧的主光轴上会聚于焦点.3.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用如图甲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的实验,小组同学应选择图甲中的A、C(选填字母序号)两个凸透镜做实验.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乙的E、F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凸透镜的材料一定时,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短;(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做实验,他们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系”.4.巍巍暑假帮家里砍了许多柴,为了防止干柴被雨水淋湿,他将塑料薄膜盖在干柴上,在一个雨过天晴的中午,他家的柴突然着了大火.他怀疑是他村里的几个调皮的小孩在恶作剧,经过调查,无人点火.他百思不得其解,你能帮他解释起火的原因吗?答案下雨过后,塑料薄膜会积水,因为塑料薄膜透明,它相当于凸透镜,平行的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将光会聚在干柴上,使干柴的温度达到它的着火点,于是干柴就会燃烧起来.见导学测评P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