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解放战争(教育精品)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843728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解放战争(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7、解放战争(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7、解放战争(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解放战争(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解放战争(教育精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7课 解放战争(国共第二次内战)【学习目标】1了解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发动三大战役和解放南京的主要史实。2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知识扫描】1、( )年夏,国民党进攻( ),标志着内战爆发。2、( )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 ),揭开了( )序幕。3、1948年9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进行了( )、( )、( )三大战役,三大战役歼灭或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基础。4、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 )覆灭。接着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

2、本胜利。【活动方案】活动一:了解内战的爆发。根据课文第一子目,思考下列问题:(1) 结合下图分析,既然蒋介石确定内战和独裁的方针,为何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 磨好刀再杀(2) 谈判结果如何?有没有给中国带来和平?活动二:理解战略反攻。根据课文第二子目的第一段和资料回放,思考下列问题:(要求:自主整理出要点,小组内讨论、交流。)(1)我军第二年的作战任务是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体现这以战略意图的主要军事活动是什么?(2)结合下面的示意图分析:中共中央为什么选定中原作为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你对这种选择作如何评价?活动三:理解三大战役。(1)自主阅读课文第二子目的第二段,结合下面的表格,分析战略反

3、攻后敌我力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使人民解放军作出了怎样的决策?(要求:先自主分析,然后小组合作。)(2)自主阅读课文第二子目的第三、四、五段,结合三大战役示意图,在小组内讲一讲三大战役的作战经过,并说一说他们的历史意义。(要求:小组合作,口头展示。)活动四:理解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其历史意义。(1)根据课文第三子目的第二、三段的内容,结合下面所给材料和课文81页的示意图,思考下列问题:(要求:自主完成的基础上,小组讨论,确定答案)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请

4、回答: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写出相关时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寓意是 : 。诗句中所涉及的城市在历史上曾称“虎踞龙盘”之地。请列举近代曾定都于此的政权有: 、 、 。探索: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的白云观抽签,抽到的是“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抽到的是“上上签”,道士大为赞叹。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毛泽东却说:“民意。” 中共由抗战结束后的不到半壁江山的地盘,并且主要在农村,却在解放战争爆发后的短短三年时间,解放了整个中国大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2)根据课文第三子目的第三段的内容,分析并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要求:先自主分析,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