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843121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7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某地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某地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某地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某地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地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综合说明11.1概述11.2建设内容及规模11.3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21.4附图及附表32 基础资料52.1自然概况52.2社会经济状况82.3基础设施83 建设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93.1建设项目的必要性93.2建设项目的可行性94技术设计方案124.1总体设计124.2项目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原则134.3规模与方案144.4典型设计184.5配套工程设计274.6试验观测295 水资源供需分析305.1项目区地下水资源量305.2地下水可开采量315.2.1地下水可供水量315.3水质评价325.4项目区水量平衡分析32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36.1投资估算336.

2、2资金筹措方式387经济效益分析437.1经济效益437.2国民经济效益评价477.3供水成本计算487.4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507.5综合评价508环境影响评价528.1水环境评价528.2生态环境评价529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549.1建设管理549.2资产管理559.3经营管理和运行管理55-1综合说明1.1概述本项目实施地点为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彦塔拉苏木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以东12km,总士地面积1.5万亩,天然草场面积0.9万亩。规划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基地2200亩,林地200亩,采用维蒙特8120型圆形喷灌机进行灌溉,灌溉率100%。在该地区建设节水灌溉及林网配套项目从技术方面、资

3、金保证、水资源条件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各方面都是合理可行的。1.2建设内容及规模1.2.1水源工程及电力配套工程项目区附近无地表水源可利用,发展节水灌溉只能开发地下水源,项目区内现有机电井2眼,需新打机电井4眼,配套200QJ6348/4潜水电泵6台,建设井房及控制室共8间。架设10kv输电线路1.0km,埋设地埋电缆线0.30km,安装2台S9-80/10变压器。1.2.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项目区建节水灌溉面积为2200亩,维蒙特8120型圆形喷灌机灌溉。主要种植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1.2.3道路、林网及网围栏建设考虑到灌溉区耕作机械的移动,需设纵横交错的道路,目前项目区已建有主干道

4、,而且已经种植防护林带。本次设计只考虑建设网围栏8000米,并在网围栏内侧种植防护林带,建防护林200亩,共需栽植杨树8000株,柠条6000株,这将对干旱、生态恶化草少树缺和用养失调的牧场,能形成良好的田间小气候。1.3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项目区总投资概算191.35万元。资金由中央、地方政府共同筹措,其中国家投入127.57万元,地方及各级政府匹配63.78万元。项目区建成后,可使内蒙古福泽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增加灌溉饲草料地2200亩,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首先通过节水灌溉及种植结构调整,年增产青贮玉米550万公斤年(折干草275.0万公斤),年增产牧草66.00万公斤,总增产

5、量为341.00万公斤。可实施舍施圈养4670个羊单位,使项目区内亩产30.5公斤左右的天然草场实现休牧面积11.18万亩,使天然草场得以自然恢复,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而良好的环境条件又为牧业生产发展打下了基础。经济内部收益率: EIRR=14.5% 经 济 净 现 值: ENPV= 254.98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 EBCR= 1.15投 资 回 收 期: T= 6.8年。1.4附图及附表1.4.1附图(1) 示范项目区地理位置示意图。(2) 项目区工程总体布置图。1.4.2附表:(1)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内容汇总表。附表1 建设内容汇总表项目名称内蒙古巴林右旗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项目建设地点赤峰市巴林右旗巴音塔拉苏木项目法人单位内蒙古福泽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高登辉电话:0476-6221058项目规划设计单位单位名称:内蒙古研究院资质:乙级负责人:程满金电话:3386339项目施工单位巴林右旗水利队项目竣工后运行管理单位内蒙古福泽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主要建设内容项目项目区总计水源工程及电力配套喷灌机喷灌林网及网围栏试验观测其他节水灌溉面积(亩)2200投资(万元)191.3533.68141.526.909.25亩投资(元/亩)869.77152.82643.2731.3642.05工程主要要素设计总流量(m3/h)378总配套动力(kw):90管道总流量(

7、km)PVC管(160)3.0km。总工程量(m3)土方:2550石方:砼方:0.86总工期(月)5个月材料设备投资(万元):182.10其它建设费(万元)9.25亩增产量(公斤)青贮玉米:5000;紫花苜蓿:600亩增产值(元)青贮玉米655元/亩;紫花苜蓿:144元/亩总增收(万元/年)88.922 基础资料2.1自然概况2.1.1地理位置巴林右旗地处内蒙古东部西拉沐沦河北岸,大兴安岭南段,东经1181512005,北纬43124427,是科尔沁草原的组成部分,总面积10256.0km2,全旗总人口17.5万人,分别与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西乌珠穆沁旗、翁牛特旗、林西县接壤。巴林右旗节水

8、灌溉示范区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巴彦塔拉苏木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以东12.0km处,总士地面积1.5万亩,天然草场面积0.9万亩。2.1.2地形地貌项目区境内地形较为简单,起伏不大。北部和南部为低山、丘陵、缓坡、宽谷相间,中间为项目区,区内地形条件有利于地表、地下水的汇集形成。2.1.3土壤植被2.1.3.1土壤类型项目区土壤类型主要是粟钙土、风沙土、草甸土,其中粟钙土约占50,土壤有机质含量23%左右,土壤比较肥沃,营养趋于合理,适应野生草籽和林木种苗的繁畜生长。2.1.3.2植被条件草原植被以典型草原,其间有少量的低山丘陵草甸草原,草场生长的主要羊草、大针茅、冰草、隐子草、冷蒿为主,丘陵

9、坡地有锦鸡儿,洼地有芨芨草分布,平均植被覆盖度4060%。2.1.4气象条件巴林右旗地处大兴安岭山前,为半干旱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为: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热集中,秋季凉爽短促,冬季漫长而寒冷。根据大板气象站观测资料,年平均气温4.9,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31.3,月份平均气温22.2。积温3061.6,持续182天,10积温2767.4,持续105天。无霜期129天,日照时数3100小时。该地区气温、光照可以满足饲草料等作物生长所需光热条件。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57.6mm,且多集中在 68月份,占年降水量 7580,水热同期。多年平均蒸发量 2098.5mm,为降水量的6倍,在干

10、旱年份可达12倍。旱灾较多,制约着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全年大风日数63天,平均风速4.3m/s,多集中在春季冬季,风向多为西北风。2.1.5水资源情况该地区由于地形起伏较小,两侧为丘陵山区,易形成地表径流,多年平均降水量 357.6mm,降水36.68亿m3,径流面积9668.96km2,平均径流深 22.85mm,旗内自产径流 2.2亿m3。尚有大量区外来水,多年平均径流量8.73亿m3,p75典型年径流量为6.97亿m3,据1992年巴林右旗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报告,全旗水资源总量5.1亿m3,地上水1.251亿m3,地下水总补给量2.9亿m3,水资源可利用量3.9亿m3,地下水可开采量2.3

11、亿m3,地表水可利用量1.6亿m3。目前,全旗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8522.84万m3,是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的22%,其中地下水开发利用总量2095万m3,不足地下水可开发利用量的10。2.1.6水文地质该旗属西辽河流域,西拉沐沦河水系,境内有大小河流26条,其中较大河流有西拉沐沦河、查干沐沦河、嘎斯台河、古力古台河,其余多属季节性河流,主要依靠降水补给,随降雨形成洪水,径流暴涨暴落,洪后河床干枯。境内地下水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盆地及河流冲积平原,含水层由冲积、冰水堆积的砂砾卵石、中粗砂、细粉组成,厚度一般在1060m,沿河地段及丘陵谷地单井涌水量在60100Th。基岩裂隙水在境内分布广泛,含水层

12、系由花岗岩、火山岩碎硝及变质岩组成,贮水空间随发育程度而异,在山间谷地、盆地底部基岩易被分化,局部有风化构造裂隙承压水,富水区单井涌水量60100Th ,能够满足需要。2.2社会经济状况巴彦塔拉苏木自然资源丰富,以典型草原为主体。巴彦塔拉苏木位于典型草原与大兴安岭山地草甸草原过渡地带,草场植被较好,牧草群落以菊科、禾本科、斗科、蒿类为主的群落。303国道从中贯穿,有完善的商业流通网络和社会服务体系。该苏木由六个民族组成,主体民族蒙古族占30%,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建场最早,科学养畜水平较高,牲畜质量较好的苏木。项目区所在地巴彦塔拉苏木位于巴林右旗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以东12km,总士地面积1.5万

13、亩,天然草场面积0.9万亩。据2005统计资料,巴彦塔拉苏木年人均收入2150元。2.3基础设施项目区交通比较便利,国道303从示范区横穿而过,附近有互通电网,项目区需增配变压器、输电线路、配套电网用来解决用电问题。3 建设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可行性和必要性3.1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巴林右旗地处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极为缺乏。人均水资源量894m3,亩均水资源量265m3,分别为全国的40%和 19%,发展草原灌溉必须走节水灌溉之路,使有限水资源发挥最佳效用。项目区内土壤肥力中上,适宜耕种。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地下水资源为 3927万m3,可开采量为1389万m3。因此发

14、展草原灌溉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节水灌溉具有广阔前景。加快牧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草原灌溉、增加饲草料的有效供应,已势在必行,本项目区草原节水增效灌溉示范项目的建设将缓解地区草畜矛盾和草原生态的进一步恶化。促进当地畜牧业生产由传统的靠天养畜向现代建设养畜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对全旗乃至自治区牧区节水灌溉将起十分重要的推广作用。因此,项目建设又是十分必要的。3.2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项目区地处著名科尔沁草原,交通、通讯条件便利,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程度较高,对新生事物具有较高的接受能力,对建设草原节水灌溉工程具有很高的积极性和热情,对草原建设认识较高,社会条件为草原节水灌

15、溉示范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巴彦塔拉苏木位于巴林右旗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以东12km,是以草原畜牧业为主的边疆蒙古族聚居区,畜牧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0%以上。但由于草原畜牧业仍未摆脱传统的饲养经营方式,主要依附天然草场的自然生产力,牲畜量超载严重。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对畜产品需求旺盛,牧民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和致富愿望,在客观上都要求牲畜数量的持续增长,形成了社会需求旺盛和低水平生产,牲畜数量不断增加与饲草料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从而严重地制约着该地区经济和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2.示范区内土地集中连片且土地相对平坦,具备建设节水灌溉工程条件,且交通便利,地方政府领导重视,社会基础好。3.项目区所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