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20年代诗歌的发展流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843119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解20年代诗歌的发展流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了解20年代诗歌的发展流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了解20年代诗歌的发展流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了解20年代诗歌的发展流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了解20年代诗歌的发展流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了解20年代诗歌的发展流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20年代诗歌的发展流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了解20年代诗歌的发展流变20年代诗体诗风流变1、风行一时的小诗创作1923年1月,冰心繁星由商务社出版;5月,春水由新潮社出版1923年12月,宗白华流云由亚东图书馆出版1925年3月,梁宗岱晚祷由商务印书馆出版2、20年代中期起出现的新月诗派和象征诗派。3、无产阶级文学思潮的渐次兴盛及其对早期新诗的影响。 光慈新梦,1925年1月书店掌握早期白话诗、郭沫若女神、湖畔诗派、小诗体、新月诗派、象征诗派的特点及代表 性诗人与诗作学习现代诗歌作品鉴赏方法一、新诗的诞生二、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三、浪漫主义诗歌四、湖畔诗派五、小诗六、诗的“规化”新月派七、纯诗概念的提出早期象征诗派一、早期白话诗1、

2、胡适与尝试集1920年3月,胡适的诗集尝试集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新诗别集。现代白话诗最早的 一批婴儿。诗歌理论:说话要明白清楚,材料要剪裁、意境要平实、最扼要的材料用最简练的字句表现 出来。评价: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形式传统中挣脱出来理论主:作诗如作文 打破诗的格律,换以自然音节白话诗歌2、其他白话诗人半农、默、周作人、俞平伯、康白情、大白等。 早期白话新诗的艺术特点:重实感,少想象,偏于理; 大多不用韵,表现出随感情起伏自然变换节奏和句式的散文化倾向。二、浪漫主义新诗创造社浪漫诗派1、问题意识: 针对早期白话诗缺少“诗味”、想象、激情等展开批判,开始构建新诗。2、理论主:郭沫若:诗的本质专在抒情

3、诗=(直觉+想象+情调)+(适当的文字)3、郭沫若与女神(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尚武,别号鼎堂,曾用笔名沫若等 县沙湾镇人。该诗集分为三辑: 第一辑是三部历史题材的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又称为“女神三部曲”。 第二辑30首诗,属于惠特曼式的雄浑风格的诗歌,集中了郭沫若“五四”时期最有影响最 具代表性的诗作。第三23首诗,主要是诗人早期受泰戈尔、海涅影响而写的小诗,以及1921年回到国写的, 风格趋于冲淡、清丽。思想容:女神是五四时代精神与诗人创作个性的高度融合统一。女神体现了五四狂 飙突进的时代精神,格调雄浑豪放,是诗化的五四精神。女神不是中国第一部白话新诗 集,却是中国

4、旧诗与新诗分野的真正的界碑。无论容还是形式,它都是中国新诗真正的奠 基之作。1、女神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匪徒颂;最强烈 而集中地体现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思想。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天狗立在 地球边上放号炉中煤2、女神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是高扬主体的力作。梅花树下 的醉歌光海浴海地球,我的母亲。3、女神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激情。凤凰涅槃炉中煤4 、反映了劳工神圣的思想。匪徒颂 艺术特色:首先,女神中最激动人心的艺术形象,常常高大雄伟,被人格化,情绪化, 充满色彩。其次,奔放豪迈的主观抒情,气势磅礴的格调。 其三,真正实现了“诗体大解放”,创造出不

5、拘一格的自由体诗。4、女神的时代特征 精神气质破旧立新、狂飙突进 中心容表现自我 诗体特征绝端的自由5、历史评价(1)五四的自由精神+诗歌本身的艺术成就。使得女神成为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作品。(2)不足语言缺少提炼,过于铺直露,欧化现象也比较严重三、湖畔诗派1、诗人与作品 1922年,汪静之、雪峰、漠华、应修人在成立“湖畔诗社”,出版他们的合集湖畔,同 年还出版了汪静之的个人诗蕙的风,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文学史上称这 四人为“湖畔诗人”。2、特点 他们的诗是真正意义的“五四”的产儿,是“没有沾染旧文章习气老老实实的少年白话诗”。 他们的爱情诗与自然景物诗都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赞颂

6、的又只是清新,美丽的自然, 而非神秘,伟大的自然;所咏歌的又只是质直,单纯的恋爱,而非缠绵,委屈的恋爱。” 至:“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1、他的诗注重抒情,有自己独立的创造与贡献 。至抒 情诗的最大特色是处处表现出了艺术的节制,心的激情不采取直接倾泻的方式。他的抒情 诗感情深沉含蓄,在手法上平淡中见奇巧,哀婉清丽,语言明净,大致押韵。早期代表作 品是一条小河、蛇。四、小诗 1、特点 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一种人生 哲理或美的情思。 小诗的出现,方面表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诗 人捕捉自己心世界微妙感情与感受的努

7、力。2、来源 小诗体是从外国输入的,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 影响下产生的。3、诗人与作品1 923年,同时出版了冰心的繁星与春水,以及宗白华的流云小诗。五、新月诗派1、概念 是指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活跃至30年代初期的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一批诗 人组成的一个新诗流派,他们以系统的理论主和鲜明的诗风对新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因积极提倡并实践现代格律诗,亦被称为新格律诗派。2、历史意义:郭沫若的女神 为新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以后,就迫切需要出现形式与容的严格结合和统,可供学习、 足资例的新诗作品,确守新的艺术形式与美学原则,使新诗走向“规化”的道路。

8、以闻一 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在新诗发展史所担负的正是这样的历史使命。理论主:在 新诗已经基本立足后,新月派所要做的: 一是“在新诗与旧诗之间建立一架不可少的桥梁”, 二是把创造的重心从早期白话诗人关注“白话”(非诗化,)转向“诗”自身,也即“使新 诗成为诗”,由此,新月派举起了“使诗的容及形式双方表现出美的力量,成为一种完美的 艺术”的旗帜,中国的新诗创作于是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期4、徐志摩(20年代散文)5、闻一多三美六、早期象征诗派1、理论主 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指出: “胡适说:作诗须如作文,那是他的大错。” “先当散文去思想,然后译成韵文,我以为

9、是诗道之大忌”, “得先找一种诗人的思维术,一个诗的逻辑学”,“用诗的思考法去想”, 用“超越”散文文法规则的“诗的文章构成法去表现”。 “诗与散文的纯粹的分界”,创作“纯粹的诗歌”。2、诗人与作品 诗人:穆木天、王独清、金发、乃超、胡也频 王独清玫瑰花穆木天雨后3、金发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等诗集。思考题1、勾勒新文学第一个十年新诗的流变线索,并简评不同阶段新诗潮流彼此之间的承 传关系。2、简析新月诗派对中国新诗的贡献。3、简述象征诗派的艺术追求。4、金发诗的艺术特色和缺失。20年代喜剧 1905年汪优游组织同学,成立中国第一个业余剧团,演出官场丑史。 诞生期:1、春柳社:1906年在

10、东京成立。主要成员有叔同、欧阳予倩等。是中国最早的现代话剧社。2、民众戏剧社 1921年成立,成员有雁冰、振铎、大悲、欧阳予倩等。3、戏剧协社 1921年成立,成员有应云卫、谷剑尘等。二、20年代剧作家的创作 社会问题剧 胡适终身大事是第一个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剧作。田亚梅:“孩儿的终身大事,孩儿 应该自己决断” 大悲幽兰女士从家庭入手来分析社会问题。3.欧阳予倩现代戏剧家、电影事业开拓者。 建国后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这一时期戏剧代表作有泼妇金莲等 创造社剧作家:1.郭沫若 代表作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2. 伯奇抗争被洪深誉为最早显露“反帝意识”的独幕剧。丁西林“独幕喜剧的圣手” 田

11、汉:人。中国现代话剧奠基人之一。南国戏剧运动的领导者。 1920年第一个剧本四幕剧梵峨嶙与蔷薇。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夜话湖上的悲剧南归古潭的声音 等是代表之作。(“两夜一死”)30年代加入左联 创作话剧梅雨乱钟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回春之曲等. 写电影剧本。40年代代表作秋声赋与丽人行。建国后 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改编戏曲白蛇传瑶环等作品。1968年被迫害致死。二、田汉剧作的特征(P107)1、新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1、新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2、逐步增强的现实主义因素,戏 剧性与抒情性的互相依存。独幕话剧获虎之夜,早期最优秀的独幕话剧之一。三幕话剧名优之死 田汉戏剧的艺术风格1、现实主义与

12、浪漫主义融为一炉、交互辉映2、抒情性与戏剧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剧作趋向成熟。20年代文艺思潮学习容:1. 文学革命发生与发展的过程;2. 外来思潮与文学社团;3. 初期文学理论建设;4. 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 第一节五四文学革命发生与发展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文学革命的背景和动力1、辛亥革命后的社会现实2、新型知识分子队伍的壮大3、辛亥革命后不到二十年的时间,是中国思想的“黄金时代”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1、独秀与新青年2、新青年的两项主要工作:(1)倡导思想自由,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2)广泛引进和吸收西方文化。三、五四文学革命(1)胡适与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的第一篇

13、宣言(1917 年1月) (2)独秀与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的第二篇宣言(1917年 2月)2、文学革命的响应 钱玄同(化名王敬轩)、半农的“双簧信”;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周作人:人的文学、思想革命平民的文学每周评论、新潮3、文学革命的论争1)对国粹派林纾的斗争(1917 年-1919年(2)与“学衡派”的论辩(1922 年)3)与“甲寅派”的论争(1925 年)4)新文学阵营部的分化与斗争4、文学革命的实绩(1)白话文的全面推广。(2)外国文学思潮的广泛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呈现出我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思想大 解放的局面。(3)文学理论建设取得了初步的成果。(4)创作取

14、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第二节 五四时期外国作品的译介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一、外国作品的译介二、文学社团的兴起 1、文学研究会: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文学社团。2、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 浪漫3、新月社: “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第三节 文学革命初期理论建设 一、为文学革命寻找根据,证明其必然性与合理性。 二、胡适的理论:侧重从语言、形式方面为文学革命寻找突破口1、“白话文学”论1917年 1月文学改良刍议、1918年 4月建设的文学革命论2、“历史的文学观念”论白话文学史3、主采用写实主义易卜生主义、谈新诗三、周作人的理论:探讨新文学的思想建设第四节 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第一个十年文学的三

15、个阶段: 1、1917-1919,文学革命初期。创作刚刚萌芽,是准备阶段。2、1919-1926,思想最解放,创作最活跃。第一代重要作家登上文坛,创作流派开始形成, 各种文体有了较大发展,新文学初步站稳脚跟。3、1926-1927,革命形势发生巨变,创作沉寂。对于“革命文学”的理论提倡和最初的创 作实践,为下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思考题:(1)简述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2)为什么说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文学革新运动?文学革命的意义是什么?(3) 概述“五四”前后外国文学思潮的进入和文学社团兴起的情况。(4) 如何评价文学革命时期胡适与周作人的文学观念与理论?需掌握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