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中三年级辅导资料专题五认识论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839918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高中三年级辅导资料专题五认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政治高中三年级辅导资料专题五认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政治高中三年级辅导资料专题五认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政治高中三年级辅导资料专题五认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政治高中三年级辅导资料专题五认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高中三年级辅导资料专题五认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高中三年级辅导资料专题五认识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认识论【命题趋向】近几年高考命题特点: 1.从题型上看:单选、不定项选择、非选择题各种题型都有。其中选择题考查的次数较多。 2.从取材看:主要有名言警句、古文诗歌、现代自然科学成就、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当今社会热点等,取材比较广泛。3.从考查知识点看:现象、理性认识、科学理论、认识发展深化、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认识的辩证关系等都有所涉及,重点集中在认识的深化、扩展、推移上。 根据近年来高考的命题规律和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2008年的命题重点如下: 1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的理论依据是规律的客观性,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2、体现;实现上述目标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体现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3我们党和国家在执政中更加关注民生,注重维护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都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深化、发展和向前推移,也体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 4我们党和政府更加关注民生,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现实利益的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等

3、问题,体现了我们党的群众路线。【考点透视】 一、高考考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现象与本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二、思维拓展1.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要善于发现问题。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正确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正确地解决问题的首要环节,我们要培养探索问题的兴趣。 敢于超越前人。前人的认识未必都是

4、正确的,后来人要敢于创新、有所发展、有所创造,不要墨守成规。 务必积累知识,把握已知规律。想象不是凭空想象,创造性思维不是脱离科学的轨迹。只有深入学习和研究前人已有的知识,并以此为基础,才能通过自己的智慧,作出合理的想象,形成创造性的结果。 要正确对待灵感和顿悟。机遇偏爱富于想象和有创造性思维的头脑,偏爱有长期准备的头脑。 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要能够说明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2.人民群众、劳动群众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它是一个政治范畴,在我国现阶段,主要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

5、统一的爱国者。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要的稳定的部分,它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体力劳动者是这三个概念中外延最小的,是劳动群众的一部分。 3正确理解现象与本质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 (J)区别:现象与本质都是客观的,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则是主观的,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不能把感性认识等同于现象;同样,也不能把理性认识等同于事物的本质。二者有着质的区别,前者属于第一性的东西,而后者属于第二性的东西。 (2)联系:现象和本质都是可以被认识的。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就是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规律的过程。正确的

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如实地反映r事物的现象和本质。错误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歪曲地反映r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4认识、感性认识、正确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关系 (1)区别: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认识从根本性质上区分为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从程度上区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感性认识是指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列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一切真理性的认识都力求正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理论是指把理性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的体系的理性认识;科学理论是指如实地揭示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论

7、。可见,这些概念是有区别的。 (2)联系:它们都来源于实践,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主观的东西,是第二性的,它们统一于实践;它们的内容都是客观的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科学理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理论是真理性的认识。理论、真理、科学理论都属于人们的认识。真理和科学理论对实际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5.正确认识“意识的反作用”“意识能动作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联系 (1)意识的反作用包含于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第二个方丽,不能把意识能动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等同起来。 (2)意识的反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都包含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不能把意识的能动作用等同于主观能

8、动性,它仅限于“想”,不包括“做”,属于意识范畴;而主观能动性除了“想”,还包括“做”,包括实践。意识的能动作用虽然体现在“做”中,“做”即“实践”,但实践不等于意识的能动性。 6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关系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涉及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在使用时,往往符合后者的大多也符合前者。规律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主观能动性根源于意识的能动性,因此可以说,前者足后者的根源、理论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 (2)二者又不能等同,前者回答的是世界的本质(本源)及其与人的关系问题,后者回答人如何正确地认识世界、

9、改造世界的问题。另外,二者的外延也不同,前者的外延包括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与主观世界的一切现象,后者中的规律只是事物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观能动性在外延上又往往大于意识能动性,因此不能把二者完全等同起来。【例题解析】例题1(2007年高考,广东政治,24)2006年12月,科学家通过比较火星探测飞船在过去7年中对火星表面相同地点拍摄的照片,提出一个大胆的推断火星上现在就可能存在生命所必需的液态水。这一科学探索活动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不可能受人类的影响 B人类能够在实践中认识自然C人类能够在实践中改造自然D自然界随人类意识变化而变化解析 考查学生对实践和认识关系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10、程度,检测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由此可知B项正确。A项错误,C项未体现,D项错误。 答案 B 例题2(2007年高考,重庆文综)下图是一幅题为“晚了一步”的漫画。据此回答(1)(3)题。晚了一步(1)漫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 A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认识活动的自主性和创新性 B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C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正确认识事物的前提 D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人们正确判断形势,趋利避害的必然要求(2)漫画内三句话中的“想”字,体现的是( )

11、A认识的计划性 B认识的目的性 C认识的预见性 D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3)漫画的主题“晚了一步”体现了认识( ) A. 是实践的目的 B. 总是超前于实践 C. 总是落后于实践 D. 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解析第(1)题,本题旨在借助漫画考查学生对因果联系原理的把握。漫画明显体现应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预见性,故选B。A、C、D不符合漫画所蕴涵的思想。 第(2)题,考查学生对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计划性”、“目的性”、“预见性”都是针对将来发生的情况,而“想”是想买后悔药,针对的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故选D。第(3)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晚了一

12、步”是一种认识,认识不是实践的目的,故A不选。认识既可超前于实践又可落后于实践,相对于实践来说,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故B、C说法不准确。故选D。 答案(1)B (2)D (3)D 例题3(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29)头孢曲松纳是一种常见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如果把它和某些药物一起服用,就会导致药效减弱、副作用增强,对人体造成损害。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配伍禁忌。在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出现病人服用该药物致死的案例。卫生主管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没有禁止使用这种药物,而是要求在药品使用说明书中写明配伍禁忌的有关情况。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认识,体现出认识( ) 是一个永远

13、不能达到真理的过程 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 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是一个包含矛盾的辩证发展过程A B C D解析 本题以人类对头孢曲松纳这种抗生素认识的深化为背景,主要考查对真理性认识的理解及认识的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辩证发展过程。错误,因为对一种药物及其配伍禁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进而获得真理性认识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是可以获得真理性的结论的;主要错在任何真理都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但世界上不存在终极真理,真理作为一种认识也要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而和较易判断是正确的。 答案C 例题4(2007年高考,江苏单科,13)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

14、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认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ABC D解析本题通过背景材料,全面考查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知识点。认识的主体是人,而不是中国共产党,故明显错误,应排除。答案 C 例题5(2007年高考,上海单科共同部分,不定项,22)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共建共享理论本身所蕴涵的道理是(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人民群众可以创造真理C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解析 以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为背景,考查人民群众的作用。共建共享,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享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果,本身蕴涵了人民群众对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对社会变革的作用。A、D两项符合题意。B、C两项强调的是实践对认识的作用,且B项又表述错误。答案A、D【高考预测】预测1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中共中央之所以要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是因为( )A. 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具有指导作用B. 群众的任何要求都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C.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