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83625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 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而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在区域活动中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都比较薄弱,因此,本文对此指出了 中班幼儿缺乏合作能力的原因以及在区域活动中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关键词:中班幼儿 合作能力 培养策略中班幼儿更喜欢低结构的玩具和材料,他们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已经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并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有主动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与同伴的合作性游戏也逐步发展。因 此,在这个阶段,对儿童的合作能力进行培养是符合幼儿的发展特征的。并且,区域活动可 以给幼儿提供更多与其他人交往和合作的机会。一、中班幼儿缺乏合作能力的原因 中班幼儿的交往与

2、需求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游戏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为 幼儿发展社会交往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但是由于幼儿自身以及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 幼儿的合作能力还是比较欠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家庭不恰当的教养方式 现在的幼儿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一般幼儿提出的要求都会得到满足,因此,幼儿很容 易就会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目前很多家庭中存在的普遍现象。2. 幼儿自身没有合作意识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建构区或美工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一 些幼儿虽然在一个小组玩游戏,但基本上都是每个人都只玩自己面前的玩具,很少与别的幼 儿沟通交流或者一起进行游戏。这是幼儿自身缺乏合作

3、意识的表现。3. 幼儿缺乏良好的合作方法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也不乏一些合作意识很强的幼儿。他们在小组的活动中表现很突 出,能很快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并且还能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幼儿进行游戏。但在这个过程 中经常会由于不恰当的言语或者行为而引起争执。这就是幼儿缺乏合作交往的能力,不会协 商,不会分工与交流的表现。这类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与争执时,经常以攻击性行为 或者告状来解决。遇到问题只会向老师求助而不会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二、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1. 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合作的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幼儿对合作的兴趣就是要让幼儿知道与人合作的乐趣,激发幼 儿与人合作的欲望,帮助幼

4、儿大胆地与人交往。在不同类型的区域活动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 式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1)让幼儿产生情感的共鸣在阅读区内,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对幼儿进行合作意识 的教育。例如,选择一些包含合作行为和具有合作意识的故事、儿歌等。教师可以通过对教 材内容的具体分析,让幼儿从内心情感上自发地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还可以通过让幼儿扮 演作品中的角色,让幼儿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感受、体验和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意义。(2)给幼儿树立合作的榜样中班是整个幼儿时期思维特点表现最为典型的时期,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最为突出。 由于幼儿的行为受到具体形象思维的限制,因此,很多行为的习得都是靠模仿成人。

5、不仅家 长和教师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同时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和模仿的重要角色。在活动中教师对有 合作行为的幼儿进行的鼓励和表扬,往往会很有效地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 在进行区域游戏时,有些幼儿会有意识地通过观察来模仿其他幼儿的合作行为。(3)给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经常一起拼图、搭积木、画画、看图书、玩娃娃家等。教师要想办 法为幼儿创造和提供与同伴合作游戏和学习的机会,让幼儿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学会合作。 在美工区,教师可以引导或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创作,也可以全班一起作画。在这个过程中, 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相互配合,分工合作,这样才能在图画的内容、色彩方面达到协调 一致,

6、共同创造出美丽的图画。而在建构游戏和角色游戏中,幼儿更需要共同协商,友好合 作。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情境,让幼儿切身体验合作的重要性。2. 教给幼儿合作方法,享受合作的乐趣 幼儿在游戏时,有可能会在不需要合作的情景中表现出合作行为,或许不知道用什么方 法去合作,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教给幼儿正确的方法,指导幼儿怎样进行合作。(1)引导幼儿寻找合作伙伴,体会合作方法 由于有些游戏中规定幼儿必须与其他幼儿合作进行游戏,从而促使平时和别人一起玩或 很少和别人一起游戏的幼儿要学会自己寻找伙伴进行游戏,还要在玩的过程中与他人进行协 商合作。因此,经常开展具有合作性质的游戏有利于幼儿掌握正确的合作方法。如

7、果幼儿在 合作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没有必要立即出面解决,可以慢慢地引导幼儿自己去处理矛盾 和冲突。实际上,一定的冲突可以让幼儿学会坚持己见和采纳别人的意见,从而达到合作的 目的。(2)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掌握合作方法 玩积木或玩角色游戏前,应大家一起商量,分工合作;当游戏材料不够用时,应当相互谦 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可以 主动找其他的小朋友帮忙等等。通过这些实际生活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学会合作的方 法和策略,在合作中学会合作。(3)善于鼓励幼儿的合作行为,体验合作的乐趣 当幼儿做出了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教师

8、要及时地给予肯 定、鼓励,如:“你们能够商量着、合作着搭,真好!”“你们俩配合得真棒!”老师赞许幼儿 的行为,语言上对幼儿的肯定,以及对幼儿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都能给幼儿极大的 鼓励,从而进一步强化幼儿合作的动机,愿意自觉地做出更多的合作行为。3. 创设平等合作的氛围,自主进行合作 幼儿的合作意识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对于培养幼儿 的合作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1)注重积极的情感交流 有了良好的情绪才有合作的可能。在幼儿园里老师、同伴的情绪体验都会影响着幼儿的 情绪情感。尤其是教师是幼儿注视的焦点,老师生气、高兴、温柔或严厉等行为,幼儿很快 能体验到,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2)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 教师要以民主的态度对待幼儿,既不能纵容幼儿,也不要求幼儿对教师言听计从,要细 心观察幼儿的行为。要让幼儿觉得,老师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中的一员。幼儿发生矛盾时, 教师不能一昧地批评,要善于了解事情的原因,以调试员的身份解决矛盾。通过激发幼儿合作的兴趣,教给幼儿正确的合作方法,以及教师的积极引导和肯定鼓励, 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发展。但是,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是一项长远的工 作,所以,教师更应当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有效地培养 幼儿的合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