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说课稿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83519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敬畏自然》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敬畏自然》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敬畏自然》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敬畏自然》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敬畏自然》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敬畏自然》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敬畏自然说课稿 平凉四中 杨立鹏一、 说教材内容:敬畏自然一文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课意在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理,从而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学好本课将会为学习本单元其它课文做好铺垫。由于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观察,对事物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思维条理性的训练。同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单元教学要求、本课特征以及八年级学生的状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它们分别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学情分析:学生刚接触议论文,对这种文体还不熟悉。在教学中渗透一些议论文的基础知识,这样更利于学生接受。(一)教学目标:

2、1、知识和能力目标: a识记、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b品味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学习作者通过拟人、比喻、反问等把抽象的道理说 得通俗易懂的写作方法。 c 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目的是提高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乐于讨论问题,勇于回答问题的能力。 学习本文有层次地表述观点的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懂得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目的是使自然界更美好,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美好。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

3、者。总之,这三个目标涉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但并不是割裂存在,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根据教学目标的设计,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二)教学重难点:1、 体会文中富含哲理、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作者的观点。2、 引导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三、说教法和学法:(一)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我运用点拨引导法,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力求让学生和老师在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教学活动。(二)学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

4、展的主体。”所以,我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观点,把握全文。四、说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激趣导入: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地震撼呢?然而,有些不自量力的人类却妄图面对充满了母性关怀和父性智慧的自然说:“我要征服你!”(播放图片)看了这些图片,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持理智的清醒和灵魂的温情吗?带着情感和思考,我们来进行下一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请同学们简单了解本文的作者)。再此,我会向同学们介绍作者以及作者的重要作品,并让学生做好笔记。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文

5、学常识修养。2、问题简介我会给同学们这样介绍: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不同于抒情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性的,在文章中有许多体现作者观点的语句。它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本文的生字词。目的是扫除学生的生字词障碍,提高学习效率。4、老师范读或播放录音,感知意境。并且我会请同学们在听的过程中,展开联想和想象,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要你从文中选出一个短语表述作者的观点,你会用哪一个?”学生很可能会找到标题“敬畏自然”。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说理

6、性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揭示作者的观点,养成从标题入手、准确把握文章的读书习惯。(三)再读课文,品中心语段:1、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如果要你从文中选用一个段落表述作者的观点,你会用哪那一段?”这一步的做法是让学生把视点放在最后一段。齐读课文,理出两个层次。分组朗读课文,一组读“再也不应该”,一组读两个“首先应该”。边读边悟,理解作者先将人类对自然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进行对比,然后总结出自己的观点。2、互动探究。进行四人小组的合作讨论交流对于文章的整体感知,将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可以请同学回答,也可以老师回答,同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理清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第1段:人类“征服自然

7、”的想法是错误的。第2段:大自然窃笑人类。(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第3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第6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第7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硕大的永恒的生命。第9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第10段:在宇宙中处处都是人类的兄弟。第11段:我们应当视其他生物为我们平等的生命,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合作讨论探究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安排时间让学生自

8、主钻研课文,鼓励学生质疑解惑,从而理清文章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的论述结构,完成教学重点:辩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一) 三读课文,品核心句子:1、首先我们要思考的题目是:“如果要你从文中选用几个句子支持作者的观点,你会用哪几句?”首先让学生自读,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进行班级交流。这里运用“提取主句法”,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概括句、总说句、中心句等重要句子,以表现文、段中的关键信息。接下来请同学们用“组合要言发”将文中重要的词句组合起来,加以综合性的表述,比较详细、完整而概括地表现作者的思路。交流后做出以下归纳: “如果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

9、,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因为,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再说,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而且,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们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2、 寻觅美点,合作探究。我由罗素的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引入本文也处处有美得存在。(1) 跳读课文,细读美点,寻找出本文美之所在,并说明理由。(2) 美点可以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个段落;可以从句式角度,也可以

10、从情感角度。这个环节,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而教师要及时给与点拨提示,多加鼓励。根据学生的回答,尽量设计丰富的活动。我想,学生一定能发现很多美点,比如:词语之美,句式之美,修辞之美,情感之美(二) 巧拟标题,拓展延伸:在这个环节,我将在大屏幕上展示一组大自然受破坏的图片,让学生谈感受,并引导学生为每年6月5日的世界环保日拟一条宣传标语。学习拟之前,我做提示,拟标语要简洁明了,生动形象,朗朗上口,感染力强。学生拟好后,交流修改,分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师生互动评价。最后,我出示一些标语示例。这个环节体现学科的渗透意识:让学生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并学以致用;启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态

11、,保护环境。五、小结:就智慧而言,自然是大海,人类是小水滴;就生命而言,宇宙是大生命,人类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人类应该敬畏自然。全文按照“概括具体推论结论”的思路展开,层层推进,告诫人类要敬畏自然,增强环保意识。做这个小结目的依旧是为了提高学生感悟事物的能力,巩固课堂效率。六、作业:以“人自然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感想,课下交流。布置作业这一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人、自然和生命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和理解。下面是我的板书设计部分:本板书的设计指导思想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设计的原则是:简、实、新、精。目的是帮助学生们理清思路,提高学习效率。最后说一下我的教学理念:本课案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案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