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八年级生物上册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833363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八年级生物上册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山东省八年级生物上册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山东省八年级生物上册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八年级生物上册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八年级生物上册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学案导学1.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3.辩证的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 二、先学后教 结合教材61-62页的资料分析,完成下列题目:1.写出资料1中的食物网 。剿灭麻雀会使 增多,造成 减产。2.写出资料2中的食物网 。野兔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的数量减少,失去了天敌。3.资料3的实验数据显示: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比没有蚂蚁生活的金合欢幼苗的存活率要 。说明:蚂蚁“寝食”金合欢,对金合欢的生长 。4.通过资料可知,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

2、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 、 的关系。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 、 和 总是维持在 的状态。阅读教材62-63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植物利用 和 为原材料制造有机物,也可以通过 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 和 。2、 动物作为消费者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 和 ,将摄取的 转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动物摄取的有机物,有的参与构成动物的身体,有的在动物体内经过 ,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 、 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 、 等物质。可见动物能 。结合教材63页图片,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动物在植物繁殖和分布方面的作用是:帮助植

3、物 ,使这些植物顺利繁殖后代;帮助植物传播 ,有利于扩大植物的 。2.当某些动物数量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 。3.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动物与植物形成了 和 的关系。三、小组合作 描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 四、当堂达标 1.下列对动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物 B.绝大部分动物能自由运动。 C动物体内的有机物直接来自绿色植物 D.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动物可以占据多个环节2.关于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才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资循环 C.对人类有害的动物不能让其生存 D.动物是生态系统中

4、的消费者和分解者3.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 A.吃与被吃的关系B.传粉关系 C.依赖关系D.相互适应和相互依存的关系4. 使用杀虫剂防治农林害虫时,不能实现的是:( ) A.环境保护 B.杀死害虫的天敌 C.杀灭害虫 D.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5.人们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把一片草地用网子全罩起来,结果导致食草昆虫大量繁殖,草叶几乎被吃光,这是因为破坏了()A物质循环B生存环境C生态系统D食物链6.右图65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黑尾鲁群动态曲线图。为了发展也生路群,1907年人们开始捕杀一黑尾鹿为食的狼,结果黑尾鹿种群的变化如图所示:这个草原原有的

5、食物链是。大肆捕杀狼之后,鹿群的变化是先后,而牧草的变化是 。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图65捕杀狼之前,鹿生活的草原是一个系统,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的状态下。其中,数量最多的是,数量最少的是。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图我们还可以看出,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能够维持生态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能力。7.在欧美国家时兴一种水晶球样的生态球作为家庭摆设。该球密封,内装有水、2或3条小鱼(或虾),底部有珊瑚、沙子,并生长着一些水藻,妙在小鱼、水藻是活的。请回答:鱼是,它以为食,同时分解体内有机物产生 和等物质可以被利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这个生态系统应放在的地方。小鱼和水藻能生存的原因是 。此球能较长时间保持生态平衡是因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