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工程必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830746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务工程必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水务工程必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水务工程必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水务工程必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水务工程必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务工程必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务工程必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务工程必看现状:水是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随着全国乃至全球范围的资源性缺 水和水质性缺水地区不断扩大,如何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水资源已成为制约社 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一个新的市场“水务市场”正在形成, 与之伴生的是“水务业”,即由城市原水、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构成的 产业链。国内许多城市,如:深圳、上海、武汉等地,已陆续设立水务工程建设 与管理的专门机构。据有关资料显示,至2005年,我国水务市场将需要 1 万亿 元的资金。仅供水行业,年产值将从目前的 600700 亿元提高到 15002000 亿元。“十五”期间,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的总投资将超过 1000

2、亿元。“水务工程”正是由此应运而生的一个学科专业,专业面涉及城市给水排 水工程、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城市水利工程等诸多学科领域。主要包 括:城市给水工程(水的取用、净化与供水)、城市排水工程(污水的处理及污 水、雨水的排放)、城市节水工程、城市防洪及河道整治工程、水资源利用与水 环境保护工程、城市水务管理、建筑给水排水等专业内容。除研究水量外,更以 水质为中心,将水质工程的研究贯穿于整个水资源问题中,把水处理技术放在解 决水资源问题的整体概念和过程中。基本涵盖了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等水的社会循环全过程。“水务工程”是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在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 水文与

3、水资源工程、管理工程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一个新专业,但不是上述专 业的简单累加,而是着重体现出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和可持续利用这一新的观念。 水务工程专业以水的开采、加工、输送、回收及利用等水的社会循环为主要研究 对象,以满足城市及工业所需的水质水量为目标,从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 用。专业服务范围包括:城市给水工程、城市排水工程、城市节水工程、城市防 洪 本专业培养适应 21 世纪科技生产力发展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 广泛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外语、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基础,掌握水务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创新性及 协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能在

4、水务、水利、市政、环境、交通等部门从事与水务 有关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课程工程制图、测量学、水力学、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水文学、环境概论、城市规划原理、水工建筑物、给水排 水工程、水处理工程、水务规划与管理、城市防洪与减灾。学生继续深造方向可以报考该院的城市水务、水文学及水资源、生态水利学等学科的硕士研 究生或硕博连读研究生,也可以报考其他院校或研究院所的水利水电工程、水工 结构工程、市政工程、环境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文学及水资源、防灾 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水灾害与水安全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学生就业情况可在水务

5、、水利、市政、环境、交通、海洋等有关部门从事规划、设计、 施工、管理等项工作,就业前景看好。工程、城市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工程、 城市水务管理等。 水资源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持 续、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加强水资源管理是实现水资源持续开发和永续利 用的关键。本文认为要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水资源管 理是以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为最终归宿 水资源管理应尽快完成由 供给管理向需求管理的转变 明确水资源经济价值管理和环境价值管理方式的差 异性 水资源管理应尽快上升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 。城市水资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系 统

6、与它所处的环境之间以及各相关利益集团之间都存在密切的联系。 本文阐述了城市水资源的系统特征以及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为 缺乏对水资源系统特征的认识进而缺乏系统的管理,是造成目前管理 低效的重要原因。在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倡导下,本文针对城市水资源 系统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来寻求一条可持续管理的途径,提出了一个可 持续的城市水资源管理框架,并对管理的规划与实施中的各个主要环 节以及管理的途径进行了分析,认为实现可持续的城市水资源管理不 仅应对城市水资源系统各部分的管理进行优化 ,还应以系统的途径 , 在一个更大的流域管理背景下综合考虑一切影响因素。简要介绍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保

7、护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充分 发挥水资源工程的经济效益,在满足用水户对水量和水质要求的前提 下,使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广义的水资源管理,可以包括:(1)法律。立法、司法、水事纠纷的调解处理。(2)行政。机构组织、人事、教育、宣传。(3)经济。筹资、收费。(4)技术。勘测、规划、建设、调度运行4 方面构成一个以水 资源开发(建设)、供水、利用、保护组成的水资源管理系统。这个 管理系统的特点是把自然界存在的有限水资源通过开发、供水系统与 社会、经济、环境的需水要求紧密联系起来的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依赖性增强,对水资源管理要求愈高,各个国 家不同时期的水资源管

8、理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平密切相关;同时,世界各国由于政治、社会、宗教、自然地理条 件和文化素质水平、生产水平以及历史习惯等原因,其水资源管理的 目标、内容和形式也不可能一致。但是,水资源管理目标的确定都与 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目标和生态环境控制目标相适应,不仅要考虑自然 资源条件以及生态环境改善,而且还应充分考虑经济承受能力。 管理内容: 水资源的所有权、开发权和使用权。所有权取决于社会制度, 开发权和 使用权服从于所有权。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中,土地所 有者可以要求获得水权,水资源成为私人专用。在生产资料公有的社 会主义国家中,水资源的所有权和开发权属于全民或集体,使用权则

9、是由管理机构发给用户使用证。 水资源的政策。为了管好用好水资源,对于如何确定水资源的 开发规模、程序和时机,如何进行流域的全面规划和综合开发,如何 实行水源保护和水体污染防治,如何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征收水费 等问题,都要根据国民经济的需要与可能,制定出相应的方针政策。 水量的分配和调度。在一个流域或一个供水系统内,有许多水 利工程和用水单位,往往会发生供需矛盾和水利纠纷,因此要按照上 下游兼顾和综合利用的原则,制定水量分配计划和调度方案,作为正 常管理运用的依据。遇到水源不足的干旱年,还要采取应急的调度方 案,限制一部分用水, 保证重要用户的供水。 防洪问题。洪水灾害给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10、,甚至会扰乱 整个国民经济的部署。因此研究防洪决策,对于可能发生的大洪水事 先做好防御准备,也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管理方面, 除了维护水库和堤防的安全以外,还要防止行洪、分洪、滞洪、蓄洪 的河滩、洼地、湖泊被侵占破坏,并实施相应的经济损失赔偿政策, 试办防洪保险事业。 水情预报。由于河流的多目标开发,水资源工程越来越多,相应 的管理单位也不断增加,日益显示出水情预报对搞好管理的重要性。 为此必须加强水文观测,做好水情预报,才能保证工程安全运行和提 高经济效益管理体制;分为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两大类型。集中型是由国家设立专门机 构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或者由国家指定某一机构对水资源进

11、行归 口管理,协调各部门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散型是由国家有关各部门 按分工职责对水资源进行分别管理,或者将水资源管理权交给地方政 府, 国家只制定法令和政策。美国从 1930年开始强调水资源工程的多 目标开发和统一管理,并在1933年成立了全流域统一开发管理的典 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TVA),1965 年成立了直属总统领导、内政 部长为首的水利资源委员会,向全国统一管理的方向发展;20 世纪 80 年代初又开始加强各州政府对水资源的管理权,撤销了水利资源 委员会而代之以国家水政策局,趋向于分散型管理体制。英国从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设立水资源局,70 年代进一 步实

12、行集中管理,把英格兰和威尔士的29个河流水务局合并为10个, 并设立了国家水理事会,在各河流水务局管辖范围内实行对地表水和 地下水、供水和排水、水质和水量的统一管理;1982 年撤销了国家 水理事会,加强各河流水务局的独立工作权限,但水务局均由政府环 境部直接领导,仍属集中型管理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水资源管理 涉及水利电力部、地质矿产部、农牧渔业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交通部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都设有相应的机构,基本上属于 分散型管理体制。80 年代以后,中国北方水资源供需关系出现紧张 情况,有的省市成立了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统管本地区的地表水和地 下水;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13、院指定由水利电力部归口管理全 国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立法、调配和科研,并负责协调各用水部门的 矛盾,开始向集中管理 的方向发展。管理原则现代的水资源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效益最优。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规划、设计、运用), 都要拟定最优化准则,以最小投资取得最大效益(见水资源规划)。 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规划,联合调度。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水资 源的两个组成部分,存在互相补给、互相转化的关系,开发利用任一 部分都会引起水资源量的时空再分配。充分利用水的流动性质和储存 条件,联合调度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开发与保护并重。在开发水资源的同时,要重视森林保护、草 原保护、水土保持

14、、河道湖泊整治、污染防治等工作,以取得涵养水 源、保护水质的效应。 水量和水质统一管理。由于水源的污染日趋严重,可用水量逐渐减少,因此在制定供水规划和用水计划时,水量和水质应统一考虑,规定污水排放标准和制定切实的水源保护措施方法手段 取水许可制度是在法律保证下进行水资源管理的行政手段。 经济措施是调节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有效手段,利用经济杠杆管理好水资源。要完善有偿使用的制度,建立良性运行的管理机制。 水资源管理依靠行政组织,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 政手段发挥在管理中的作用。 系统分析的方法是实施水资源调配和管理的一个基本方法。 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接收、传递和处理各类水资源管理信息,使

15、管理者能及时实现水资源管理环节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实现科 学管理。技术措施加强水资源基本资料的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国内卓有成效的管 理经验,学习采用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此外,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 和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选择最优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运用方案,乃是水资源管理的发展方向。宣传教育措施。利用报刊、广播、电影、电视、展览会、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向公众介绍水资源的科普知识,讲解节约用水和保护水源的重要意义,宣传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使 广大群众认识到水是有限的宝贵资源,自觉地用好并保护好水资源。 涉及国际水域或河流 的水资源问题,要建立双边或多边的国际协定 或公约。法律法规1 基础性法律、法规中华人民

16、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 修订), 2002 年 10 月 1日起施行。中 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 11日通过, 1996年5月 15日修正,2008 年2月 28日修订), 2008年6月 1日起施行。 中 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 2000年3月 20日起施行。2 规划、土地、环境评价法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 200764 号),2007 年 11 月 1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1988年9月 27日发布), 2006年12月31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6月 25日通过, 1998年8 月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