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829356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目 录一、单亲家庭学生的现实体现1、内向自卑。、抑郁冷漠。3、布满憎恨。4、暴躁易怒。、嫉妒敌对。二、导致单亲子女教育难的因素1、家庭管理跟不上。2、学校教育不够进一步。三、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对策。(一)单亲子女的家庭教育、避免父(母)爱变宠爱。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3、培养自信,消除自卑。4、严而有度,减轻压力。5、以集体的力量感染单亲孩子,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四、问题与反思 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内容摘要:近年来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有效地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种现实问题。一、单亲家庭学生的现实体

2、现1、内向自卑。2、抑郁冷漠。、布满憎恨。、暴躁易怒。5、嫉妒敌对。二、导致单亲子女教育难的因素.家庭管理跟不上。学校教育不够进一步。三、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管理对策。(一)单亲子女的家庭教育、避免父(母)爱变宠爱。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培养自信,消除自卑。4、严而有度,减轻压力。5、以集体的力量感染单亲孩子,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核心词:单亲家庭 学生教育管理 我当班主任的时候,班上有位同窗的父妈妈离异了,她们都为了各自己的幸福都不要孩子,从此,这个孩子变得少言寡语,不乐意和同窗交往,看别的同窗都是从眼缝里投射出一种仇恨的目光,还常常由于一点小事和同窗大打出手,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教师

3、找她谈心,她置若罔闻。 因种种因素,近年来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有效地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种现实问题。一、单亲家庭学生的现实体现 1、内向自卑。处在一种没有爸爸或妈妈的家庭里,孩子缺少依托,再加上单亲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离异父母对子女的互相推诿,家庭中的长期冷战或争执都是导致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因素。 、抑郁冷漠。有的孩子对失去爸爸或妈妈十分痛苦,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于是体现出常常闷闷不乐,容易悲哀,情绪低沉。在学校,她们不敢谈论自己的父母,自我封闭,我行我素,对周边的人和事漠不关怀,最严重的导致与集体不合。 3、布满憎恨。有的孩子对父母的

4、离异布满憎恨,她们讨厌父母争执,憎恨父母不顾自己的成长和感情。这种憎恨久而久之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进而扩展到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爱好,甚至对她人、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4、暴躁易怒。有些单亲家庭孩子,由于家庭的缺陷,使自己郁闷的心情无处渲泄,于是体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好斗,因此会浮现打架、斗殴等行为。 、嫉妒敌对。由于家庭的不完整,她们嫉妒同窗谈自己的父母,谈自己温暖的家。嫉妒使她们产生了一种羞于启齿而又十分强烈的憎恨心态。 二、导致单亲子女教育难的因素 1、家庭管理跟不上。从家庭管理来看,有两种状况。一是由父母一方抚养。作为单亲子女的爸爸或妈妈对孩子大多只注重物质上的关怀。但

5、在情感上投入不够,更谈不上思想上的交流。另一种状况是直接把子女交给长辈看守,老年人往往对孩子过于宠爱,再加上条件和精力有限,抚养都成问题,教育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2、学校教育不够进一步。有的教师干了一年多的班主任工作,却不懂得学生中哪几种是单亲家庭,更谈不上对个别学生思想、性格的理解,因此教育工作就缺少针对性。发现一种问题解决一种问题,解决问题也仅是就事论事,主线挖掘不到学生的思想本源,触及不到学生的灵魂。由于第一印象作崇,常常错怪学生。尚有的教师工作措施简朴,主线做不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她们不信任,失去了信心,有时甚至屈打成招。导致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以至于屡教不改。三、单亲家庭学生教育

6、管理对策。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觉得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起盟教师,首长要从家庭教育抓起,同样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要怀着一颗慈母之心关爱她们,要努力协助她们树立起自信心,引导她们健康成长。 (一)单亲子女的家庭教育、避免父(母)爱变宠爱。 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神圣、最崇高的爱,她们常常把这份爱无私的奉献给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单亲家庭的父母。她们离婚后,觉得自己亏欠孩子的太多而予以的太少,于是倾其所有,在物质生活上的照顾优越有加,而对孩子的精神规定严格局限性,常常对孩子的规定是有求必应,生怕自己的孩子受点苦,吃点亏。 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作为单亲家庭要像婴儿断奶同样,对孩子要“狠心”

7、,少扶多放,鼓励孩子在困难和问题面前,多想措施,大胆面对,这样既培养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坚强果敢的意念,又解除了事事想靠的依赖心,让孩子可以独立地融入社会之中。 3、培养自信,消除自卑。作为家长应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多给孩子温暖,淡化父母不全的缺憾,对的地引导孩子走出封闭小圈,把自己融入集体与社会之中,学会关怀她人,放松自己,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4、严而有度,减轻压力 单亲家庭在较之正常家庭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上更加急切,但凡事都要掌握一定的度,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该放松时坚决放松,家庭要洋溢着民主氛围。给她以充足的自主权,让她们干自己感爱好的事情。但原则问题决不宽松。炼钢

8、要讲究火候,教育要讲究尺度。因而,单亲家庭教育要做到严而有度,让孩子轻松、快乐地度过小朋友时代。 (二)单亲子女的学校教育 、精心扮演三种角色,用爱心安慰创伤。单亲家庭的学生最缺少的是父母之爱,教师要到处关怀她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一是扮演“慈母”的角色。二是扮演“严父”的角色。三是扮演“朋友”的角色。 2、以情动人,使单亲孩子向教师敞开心扉。 要教育好学生,只有先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才干从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一是要理解学生,核心要进一步到学生中去,细致地观测每一种学生的动向,让学生感到与教师拉近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

9、使学生敢于倾诉,视教师为知己。二是要善于协助学生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让学生能以便地向教师诉说,也使教师有机会及时解决问题。我的做法一般是:一、运用自己上语文课之便,规定学生常常写日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不拘一格,只要是真心话,皆可入文;二、少开大而空的集会,多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谈学习,谈生活,推心置腹,无所不谈。在学生的日记本上,她们敢于写下秘密;在与教师单独交流时,容易产生信任感,从而敢讲真话。从这两个渠道,我得到了许多学生内心深处的东西,她们乐意跟教师谈心里话,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一历来教师诉说,使我及时有效地解决了单亲孩子的许多问题。 3、摆正态度,对单亲孩子不厌恶,也但是分同情。单亲

10、家庭孩子心灵受到过伤害,比其她学生更敏感、更脆弱,教师在对单亲家庭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循序渐进地协助她们改正缺陷获得进步,切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可在没有在预想效果时迁怒学生、厌恶学生。过度同情会导致单亲家庭孩子更多注意自己的不幸,整日陷入自我怜悯之中,产生一种“我是弱者,我很可怜,要别人同情”的心理则是有害的。因此,教师在与单亲家庭孩子接触时,应当适度隐藏自己的怜悯之情,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尽量使她们克服自卑心理,正视困难,积极进取,健康成长,成为生活的强者。 4、以理服人,让单亲父母更关注子女的成长。 家庭、学校、社会,构成德育工作“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加强学校与家

11、庭的联系,是德育工作的一种重要环节。作为班主任,我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有家访、电话联系、家长会方式。看待单亲家庭,我一般采用家访形式,这样更便于我与家长坦诚地交流有关家庭教育的多种问题,并且只有进行单独交流时,单亲家长才会不回避与孩子有关的家庭问题,利于我们教师更多的理解孩子,更针对性地解决问题。5、以集体的力量感染单亲孩子,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和健康的心理。 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性格孤僻,在集体中也少有自己的朋友,我们要善于运用集体的力量来感染单亲家庭的孩子,除了要鼓励全班同窗与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多接触,特别是班干部关怀、团结、协助她们之外,还可以用“结对子”的措施,组织某些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同

12、窗协助单亲孩子,使班内同窗都能意识到自己协助她们的责任,向她们伸出友谊之手。同步,也鼓励单亲家庭的孩子大胆地交朋友,参与各类活动,如夏令营、读书活动、义务劳动、社区活动等;鼓励她们大胆地与同伴、教师交往,为她们的交往提供条件和以便,使她们得到人们予以的协助,获得来自父母以外的爱的补偿。单亲孩子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从而逐渐产生对集体的爱,对同窗、教师的爱,对父母的爱。 四、问题与反思 离异是大人的选择,但是这个选择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遗憾的是,随着现代社会物质与文化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规定也越来越高,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稳定性却日趋下降,一种人们不肯接受的现实正摆在我们面前,中国

13、人的离婚率正逐年升高,每个班级,几乎都会有单亲家庭的子女,有时候还不只一种、两个。由于家庭破裂,导致家庭教育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少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指引,同步由于家庭破裂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正可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作为教师,尽管已竭尽全力,但收效仍不够抱负,在此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将继续为她们撑起一片温馨的天空,由于这些“娇嫩花朵”更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 参照文献:、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502页。、刘鸿雁. 单亲家庭研究综述. 人口研究,98 年。3、王世军. 单亲家庭及其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学海, 年。4、邓伟志、徐榕著: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罗尚荣、李晓红: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及对策载社科纵横,第1期。6、张开荆:单亲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成因分析及对策载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7、常艳春:离异单亲家庭对子女成长的不利影响载家庭与家教,第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