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829262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真挚、扎实、有效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反思马桥小学 王娟娟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饱含着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饱含着台湾与大陆同胞之间难以割舍的骨肉亲情。能通过这一样一篇课文的教学,让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人间真爱,感受到两岸亲情,在他们心中埋下善的种子,植入爱的根苗,应该是语文课的骄傲,是语文教师的骄傲!然而,语文课毕竟不同于思想品德课,语文课也不是单纯的思想品德课。在语文课堂上,要通过听、说、读、写等一系列属于语文的学习活动,让孩子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获得语文知识、技能的训练与提升,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这才是语文工具性的

2、体现。那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怎样把这两者统一起来,把三个维度的目标都落到实处呢?这个问题是我语文课教学一直以来的追求。 课堂上,我力求以诚挚的语言,扎实的教学,真切的情感,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有效学习的桥梁。在课堂上如果我们以发展学生的语言为出发点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那么,三维目标就自在其中。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每一个语言符号都表现着一种思维,承载着一种思想,蕴含着一种情感:对语言的理解,就是对思维的训练;对语言的积累,就是对思想的传承;对语言的运用,就是情感的传递。比如,在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理解“辗转”这个词语的过程,既是对学生想象思维的训练,又引导学生经历了理解、积累语言的过程

3、,学习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同时还使学生感悟到寻找适合移植的骨髓有多么艰难,就这样理解“辗转”水到渠成。“凋零、含苞、绽放”这三个词语的理解,首先了解它们指描写花儿的时候 是什么意思,然后放到课文中看看还是写花儿吗?学生通过朗读,知道这三个词语在课文中特指18岁年轻人的含义,学生的理解也是顺势引导,自自然然。为阅读理解时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台湾青年的博大爱心埋下了伏笔。再比如,我引导学生体会台湾青年的爱心,运用的是把一个自然段的几个句子跟上一个自然段联系起来朗读体会的方法,联系当时捐献骨髓时的危险环境,在这种瞻前顾后地阅读与朗读实践中,对台湾青年博大爱心,不顾个人安危的感悟,不言而喻。 基于

4、以上的认识,我在这40分钟的教学中,设计了两个层面的阅读实践:第一个层面是初读整体感知。这个层面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真正让学生把课文读通,把内容说明白。我设计了这样2个实践环节:第一,自主提醒词语,给足空间与方法理解词语,读通长句子;第二,分工合作,把听读检查读书效果和组织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给足机会让每个孩子参与实践。这样的几个可以说是很常规的学习活动过后,第一个层面阅读目标就基本落实了。第二个层面是品读理解内容、感悟精神。根据四年级上学期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实际水平,我在这个层面的引导中采用了以读代讲、代说的策略。引导学生通过以下2个实践感悟到台湾青年的博大爱心和李博士的高

5、尚精神。第一环节,默读画出令自己最感动的语句简单标注感受;第二环节,交流感受。在第一个环节开始和交流感受的过程中,我试图充分的发挥教师指导、引导和组织的作用,让学生学得更有实效。比如联系捐献骨髓时的自然环境,想象台湾青年的内心不平静的想法,为孩子搭建发挥想象,积极思维的平台,寻找情感与读写的最佳结合点,表达自己的情感。当学生读到“自己的家人是否平安,目前他还不知道”时,我引导学生:不清楚并不等于不关心,不牵挂,不担心,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床上,但他的内心一定是不平静的,让我们贴近他的心,想象他可能会想到哪些亲人,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让学生把想象写下来。这个细节的处理又是对 “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

6、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这个主题的浓缩和升华。这个导写的多向性指向,达到了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为孩子搭建发挥想象,积极思维的平台,寻找情感与读写的最佳结合点,表达自己的情感。把台湾青年定位在普通的人这个真实的层面,由于他的普通和平常,更凸显了他的可贵,让学生更加感到青年的亲切和真实。还有教师范读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小钱同情和担心的情感,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台湾青年内心世界的想象中,通过运用恰当的词语练习说话表达出来,台湾青年想,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怎么样;以及通过补充材料引导学生自主理解“奔波、连夜”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等等。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教师情感,语言的基

7、调铺垫感染,学生在认读词语,读通难句子后指名朗读时,学生读得通顺,流利,比较有感情。(指名读书的学生都是平时读书水平中等及以下的学生)说明学生己经进入了课文感人的情境中。课堂上的几个亮点,一是学生想象台湾青年的内心世界。“台湾青年静静地躺在床上,但他的内心一定是不平静的,让我们贴近他的心,想象他可能会想到哪些亲人,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学生真正地做到了透过人物的做法,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感动的不仅是课本上“家人、不知道、海峡另一边、期待、希望”这些词语表面的意思,而是透过这些词语,学生想象到了台湾青年虽然很牵挂自己的父母,但是更牵挂的是另一个年轻的生命的希望与期待。“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还

8、好吗?你们受伤了吗?我平安无事,你们不要担心,我正在给一个大陆青年捐献骨髓,我相信如果你们知道了一定也会支持我的。你们不是也教育我人人献出一份爱,人间永远是春天吗?”“爸爸妈妈,你们一定很平安吧?我很牵挂你们,其实我很想去找你们,和你们在一起,但是我不能走开,我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我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我要把骨髓捐给一个即将凋零的生命,看,你们的儿子很棒吧!”“请原谅孩儿不孝,等我捐完骨髓,我会去找你们的。”青年在余震中进行抽取骨髓手术的危险性,两岸同胞的拳拳爱心就跃然纸上了。在写话训练中体现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感受台湾青年的无私奉献精神。学生在用“台湾青年想,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怎么样”练习说

9、话时,学生交流:“台湾青年想,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苍白的脸变得红润起来”,“台湾青年想,自己的骨髓会让小钱含苞的生命之花继续绽放。”更让学生初步感受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对理解课题中“生命桥”的含义就水到渠成了,那是用骨髓、亲情、爱心架起的生命桥。所以在最后的环节中,学生有了“涓涓流出”的不仅仅是骨髓,是爱,是希望,是关心,是爱心,是兄弟情深,是生命之光,是生命之桥的感动。这时候虽然我们没有解答开课时关于课题的疑问,但学生己经用自己的理解回答了,而这种回答是学生自己最自然,最真情,最感动的话语。说实在话,当时我也被学生的回答震惊了。这也是这节课的亮点之二。可是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课上完了,我思考,当时学生想象得那样好,学生的情感己被调动,学生己经走进了青年的内心世界,那不正是学生读悟有机结合的最佳时机吗?可是我己经错过了,相机地朗读“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我相信学生一定能把自己的感动融入到字里行间。这也说明作为一名优质课教师,我还有许多值得思考学习的地方。总之,理念决定设计,设计决定呈现,呈现决定效果。通过语文教学钻研与体会,我体验到了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快乐,体验到了扎扎实实为学生的充实。因为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耕耘中,对教材,对我的学生,对我的课堂,我始终保持着一颗真挚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