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解析:专题10交通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829213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7.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解析:专题10交通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解析:专题10交通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解析:专题10交通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解析:专题10交通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解析:专题10交通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解析:专题10交通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高考地理试题分项解析:专题10交通Word版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高考题】(2017新课标卷)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图7(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8分)(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4分)(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

2、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10分)【答案】(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2)夏季(暖季)。(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3)(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附近,)对桥梁防震要求高;海冰影响强,对桥梁结构要求高;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建筑材料等)运输距离长,基础设施差,运输费用高: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解析】(1)人们徒步难以穿越白令海峡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区域的气候寒冷、暴雪、强风等方面进行分析。(2)根据材料提示,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夏季

3、气温较高,方便通过。(3)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建设成本高的影响因素。据图可知,该地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质构造复杂;夏季浮冰多,对桥墩的建设要求较高;东西跨度大,施工难度大;该地人口稀疏、经济发展水平低,建筑材料缺乏,需远距离运输;该地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多暴风雪,自然条件恶劣,建设难度大,成本较高。考点:区域自然特点及影响跨海大桥修建的因素【点睛】本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是受思维定式的影响,认为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不相连,只有寒冷时结冰,才能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从而误判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要善于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而不能从自己的主观印象出发。材料中提示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该地纬度高,气温

4、低,夏季该地气温较高,白昼时间长,有利于通行。(2017江苏卷)“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多城市市民所接受。图6为“1986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读图回答1112题。1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A2000年B2005年C2007年D2011年1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答案】11D12B【解析】考点:城市交通运输方式。【点睛】绿色出行就是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既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又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

5、,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出行等,只要是能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就是绿色出行、低碳出行。(2017江苏卷)图9为“上海港口迁移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17港口区位迁移形成的拓建模式是A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干流港B深海港门户港干流港支流港C干流港门户港支流港深海港D支流港干流港门户港深海港18洋山港建设对上海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A促进城市内部功能的变迁B加速临港工业的快速发展C提升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D推动产业的全面转型升级【答案】17D 18C【解析】考点: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和变化。【点睛】洋山港区,位于浙江省嵊泗县境内。由大洋山港口区和小洋山港口区组成。可供开发的深水

6、岸线4900米,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深水港区。(2017天津卷)14(15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结合图13所示信息,说明京、津两城市间铁路线较密集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6分)2016年唐山至承德的铁路正式开通,使京津冀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完善。(2)唐山至承德之间铁路修建的工程难度较大。据图13所示信息说明原因。(3分)(3)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对承德市社会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回答两项。(6分)【答案】14(15分)(1)京、津两城市是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过境和中转的客、货列车多);京、津两城市经济发达,人口多,客、货运量大(交通需求量大

7、;交通需求的多样化);京、津两城市资金实力雄厚、技术先进。(2)穿越山地(地表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3)增加收入;扩大就业;完善基础设施;保护旅游资源。【解析】(2)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交通建设的主要因素。从图示来看,从唐山到承德需要穿越山地,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量大。(3)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从题干中可知,京津冀地区铁路网的完善,提升了承德市的旅游服务功能,承德旅游资源丰富,通过旅游服务功能的提升,能够带动该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进而能够扩大区域的就业、促进基础设施的完善,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旅游业的发展也能够提高人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从而减少旅游资源的破

8、坏。考点:影响交通密度的因素、影响交通建设的主要因素、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点睛】本题以京津冀地区铁路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影响交通分布的因素、影响交通建设的因素、交通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求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交通密度大的原因,主要从需求量和建设条件来分析,同时注意对图中有效信息的提取;第(2)题,注意要结合图示信息进行分析;第(3)题,注意审题,该题主要是考查的是区域在交通完善后,旅游服务功能提升后,进而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的前提是旅游服务功能的提升;不要盲

9、目地从交通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方面作答。【2016年高考题】(2016天津卷)12.(1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方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6分)(2)由高速铁路和公路运输、管道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光缆信息传输等组成的新“丝绸之路”,体现出地域联系方式的哪些发展趋势?(6分)【答案】(1)自然环境的恶化;沿线古文明中心的衰落。(2)网络化;综合化(立体化;多样化);高速化;专业化;大型化(规模化)(答出3点即可)【解析】试题

10、分析:(2)根据题干所提供的地域联系方式看,类型在多样化,空间分布在立体化,有信息传输、高速公路等发展。回答问题时,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即可。考点:区域地理环境变化,地理联系方式。【名师点睛】该题热点问题“丝绸之路”为背景材料,考查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自然环境变化、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和城市发展。试题难度不大。(2016北京卷)36.(36分)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12图(3)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0分)【答案】(3)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距离,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解析】试题分析:第(3)题,影

11、响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主要原因从地形、河流和气候等角度分析;公路发展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加强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增加就业等角度。考点:交通运输发展条件及意义。(2016北京卷)41.(26分)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法国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对马赛进行了刻画。图13为马赛的地理位置及港区旧貌。马赛三面被石灰岩山丘环抱,气候宜人,拥有法国最大的海港。读图,回答第(1)题。图13(1)简述马赛成为法国天然良港的条件。(10分)【答案】(1)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基岩海岸,港阔水深;海湾风浪小,潮差

12、小;靠近罗讷河河口;腹地广阔。【解析】考点:港口形成条件分析。【名师点睛】从题干中读取“三面被石灰岩山丘环抱,气候宜人”的信息;从图中读取地理位置、河流入海口附近及海湾分布等信息,结合港口形成条件的地理原理知识,全面回答阐述即可。(2016江苏卷)2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 分)材料一 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苏北振兴步伐,2016 年5 月,江苏省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北振兴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若干政策意见。材料二 随着江苏省沿海高铁()、连淮扬镇高铁()、徐宿淮盐高铁() 等开工建设,各省辖市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图17 为江苏已有铁路与规划在建铁路的空间分布示意图。(1)与

13、规划建成后的铁路网相比,江苏省现有铁路网存在的明显不足是、,这种不足对江苏省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是。(4 分)(2)规划在建铁路中部分路段沿京杭大运河延伸的有 (填序号)。淮安-盐城段和淮安-扬州段高铁工程建设需要克服的有、。(3 分)(3)规划在建的高速铁路网建成之后,淮安交通区位和经济区位发生的变化分别是、。(2 分)(4)新的铁路网对苏北振兴有哪些积极意义?。(4 分)【答案】(1)部分铁路标准低 布局不合理 制约江苏经济的协调和均衡发展 (2) 地势低洼 河网密布 路基地质条件较差 (3)多条铁路交汇,将成为江苏中部新的交通枢纽 密切了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 (4)促进苏北基础设施建设发展

14、 提高苏北产业发展水平 促进苏北与苏中、苏南生产要素的交流促进南北产业转移 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解析】试题分析: 注意读图,从图中的信息分析。铁路线影响要结合当地情况进行回答。淮平原,这一地区地势低洼,河网密布,不利于铁路的路基建设。(3)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多条铁路在淮安交汇,将成为江苏中部新的交通枢纽,交通条件改善,密切了与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 (4) 新的铁路网对苏北振兴有哪些积极意义主要是交通改善,有利于人员的流动,文化的交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有利于经济联系。考点:交通运输【名师点睛】回答交通运输意义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回答。缓解交通运输紧张状况,加快物资流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

15、商业繁荣和对外开放,有利于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相互交流,缩小地区经济差距,促进科技创新和进步,政治保持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促进区域繁荣。但是,要注意不能不分清楚,随意回答,比如,没有通过少数民族地区时就不要回答加强民族团结。回答影响线路建设的因素时,首先要考虑经济因素,在特别地区要具有分析,比如青藏铁路主要考虑有利于民族团结;自然方面要主要考虑地势起伏大小,地质条件(如喀斯特地貌发育、泥石流、滑坡等),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度。生态环境问题: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2015年高考题】(2015新课标I卷)甘德国际机场(图2)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 导致甘德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繁忙机场的主要因素是()A. 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