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上课教案稿范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82856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上课教案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上课教案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上课教案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上课教案稿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上课教案稿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上课教案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上课教案稿范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上课教案稿范文(一)酶的特性说课稿1总体设计指导思想本节课以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的探究过程作为教学主线。2教材分析(说教材)2.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酶的作用和本质”的基础上,结合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进一步理解酶的特性,特别是酶反应条件的温和性,为以后学习“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以及理解复杂的实验设计步骤奠定基础。2.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说出酶的概念、酶的本质,并且通过探究,总结出酶的特性及影响因素;领悟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出要探究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讨论合作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并得

2、出正确的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态度。2.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说明酶的特性,特别是酶反应条件的温和性。教学难点: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预测结果得出结论。3学情分析(说学生)对酶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以及进行探究活动的一般方法;具有搜集、处理及表达、展示信息的能力。4教法设计(说教法)采取“启发引导探究”的方法。5学法设计(说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6教学设计思路(_课时)实施教学导入新课收集有关酶的发现历程资料;有关酶研究的最新发展成果和应用;了解酶在日常生活

3、中的应用。酶的特性通过回顾前节内容、举实例和比喻的方法,理解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物展示,发现并提出问题物品展示及介绍,如加酶洗衣粉、生物酶牙膏、大宝SOD蜜、多酶片、嫩肉粉等。通过物品展示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酶有了感性认识。然后安排学生阅读、分析加酶洗衣粉、多酶片的注意事项,并提供胃、肠液的pH值,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教师提问相结合,用好实物。如“为什么加酶洗衣粉包装袋上要注明适用的温度范围?多酶片中的胃蛋白酶进入肠液还能发挥作用吗?”分析讨论,提出假设通过讨论确定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酶的活性是否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分析、分组讨论,并分组

4、做出假设: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即在不同的温度下,酶的活性不同。在不同的PH值下,酶的活性不同。设计实验方案,讨论逐步完善实验方案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或 “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逐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如何设置自变量?怎样观察或检测因变量?。对照组实验需要怎样设置? 是否需要重复实验?。如何排除无关变量(温度、pH值和其他因素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你将设定哪几个温度?怎样排pH值和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在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你将设定哪几个pH数值?怎样排除温度和其他因素

5、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以及pH值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方案见课件)分组讨论、设计完成实验方案,展示某小组实验方案,通过学生讨论互评、教师指导,指出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并逐步完善实验方案。根据假设,预测实验结果学生根据作出的假设,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你预期会有怎样的实验结果?实施实验,观察现象,记录结果(提前准备好实验视频)更正假设,得出结论交流实验结果,判断假设是否正确并予以修正,得出相应的结论。结论: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即在不同的温度下,酶的活性不同。对实验进行延伸,进一步完善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能力的培养延伸一: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以上是对酶活性的定性分析,接下来引导学生进一步对

6、酶活性进行定量研究:即通过设置一系列的温度梯度,定量测出某种酶在各种温度或pH条件下的活性,将酶活性最强时的温度确定下来。(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实验方案见课件)在这一阶段,可再找两位同学对原有实验加以改进,帮助完成“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实验。通过描点连线的方法绘出酶活性受pH值和温度的影响示意图,并对图像加以分析:结论:在最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延伸二:低温、高温下的酶恢复到正常温度,酶的活性是否能够恢复?引导学生比较温度与酶活性的曲线,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有没有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将问题写在纸上,然后大家一起来交流,并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设计加以改进,完成对“低温、

7、高温下的酶恢复到正常温度,酶的活性是否能够恢复?”结论:低温抑制酶的活性,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去活性。总结: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最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即“酶的作用条件温度比较温和”。联系实际,推广应用因此,在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应该用温水浸泡而不应该在冷水中或沸水中使用。接着可以提出新问题:“嫩肉粉应如何使用?是先将嫩肉粉与肉片拌匀放置一段时间再下锅还是直接将其放入到热锅内烹饪?”,学生自然会给出合适的答案。课堂小结依据以上实验,总结:酶的作用条件温度比较温和。7课后练习安排学生课后分组讨论、设计并相互修正“探究PH值对酶活性的

8、影响”的实验设计方案,尝试提出类似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延伸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画出相应曲线。8板书设计(2)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预测结果得出结论9教学反思9.1教学设计需要全组教师的共同策划。由于实验课学生的活动及所需的时间非常难以控制,为了有效控制学生的活动和准确控制活动的时间,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求极高,要能充分预计到学生活动的各种可能方面,而仅凭上课教师一人的经验,往往是不能全面的,需要集全组教师的集体经验,方能周全。9.2课前对所有学生实验要亲自做一边。学生实验过程,可能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期的有所不同,而针对这些不同的结果

9、,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方可在课堂上随机应变,要做到这一点,上课教师课前一定要对所要探究的实验一一亲自做一遍,甚至做几遍,对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思考出应对措施。_周密设计教学程序以有效调控教学过程。这一点,对于完成实验课教学任务至关重要。为此,我们集全组教师的智慧,从导课的选择,至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教学设计中都作了极为详细的思考。如,本课的难点之一是实验方案的设计,通过课前设计好的许多小问题,极为有效地引导了学生的这一活动。9.4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由于学生的操作技能没有达到熟练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探究的进程。所以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需要努力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

10、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高中生物上课教案稿范文(二)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文是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一节。从模块角度来分析,学生在学习了个体、种群、群落这几个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稳态调节后学习本章,是对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更高层次的稳态调节的学习。从章节的角度来分析,本章是围绕着生态系统概念的实质展开的,本节课是本章的统领,并为后面各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的教学要为学生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二、学情分析由于初中已学过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高二的学生对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生态系统的判别依据还不太清晰,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

11、学习新的知识,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接受。三、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标准为“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属经历水平,即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从某一渠道获得与生态系统有关的信息,结合同学之间的讨论,建立感性认识。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首先应当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其次,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讨论得出自己熟悉的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由此,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能力目标: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情感目标:认同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四、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1.重点: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2.难点:

12、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五、教法设计本节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充分运用CAI课件,比较、归纳与分析各种生态系统的共性,用系统论的观点诠释生态系统的结构。六、学法指导学法上采用讨论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积极引导组织学生探讨问题,协助学生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使教材中抽象的理论内容变得形象且容易理解的知识。七、媒体选择CAI课件、学生制作的小生态瓶等八、教学过程设计程序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前准备 在课前一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用具(鱼缸、金鱼、水蚤、水草、河泥、池水等)设计制作一个能自行运转的微型生态系统。并以此为载体,引导学生思考:(1)设计过程中选用每一

13、项材料的理由?(2)要使鱼缸生态系统能维持一定时间的自行运转,对鱼缸摆放的环境条件有什么要求? 1、学生课下制作小生态瓶2、利用视频展台展示自己的成果3、撰写有关的科技论文 这样的设计出乎学生意料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组内成员兴趣浓郁、跃跃欲试,制作出各种各样别致典雅的“生态系统”,借助视频展示台的展评与交流,汇聚了学生的智慧火花,并能够初步总结出生态系统必须具备的成分。导入新课 通过“知识回顾”的问题串导入新课并引导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1、什么叫做种群?2、什么叫做群落?3、在裸岩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中,为什么苔藓不能早于地衣出现?4、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总结“生物群落与无机环

14、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回顾旧知识:1、同种生物个体种群。2、全部种群群落。3、无机环境能影响生物群落。4、生物群落能改变无机环境。从中领悟这几个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新的概念。 学生通过回顾旧知识,从中领悟种群、群落、环境之间的联系,顺理成章的推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同时也使学生把握各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理解新的概念。讲授新课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围 1、通过导入的问题总结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2、按照生态系统的范围大小引导学生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类型。3、以课前制作小生态瓶中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概念中的关键词和判断生态系统的依据

15、。 1、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理解推出生态系统的概念。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举出生态系统的实例,并认识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3、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从而掌握生态系统概念中的关键词“相互作用”、“统一整体”。 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分析概念,从而更深入的理解概念,并为讲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做铺垫。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通过设问(如果把鱼缸生态系统换成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展示图片),它应该有哪些成分?这些生物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承上启下自然地引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学习。2、设计问题串逐层深入引导学生发掘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这个生态系统有哪些生物?各种生物有什么作用?按照不同种类生物的营养方式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何将这些生物进行归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还有哪些成分?它们对于该生态系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吗? 1、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逐步揭示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推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概念。高中生物上课教案稿范文(三)如何体现神经调节教学中的有效性一、教学设计思想神经调节一节是人教版高二生物第四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