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工程部质检岗位安全说明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821711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工程部质检岗位安全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19工程部质检岗位安全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工程部质检岗位安全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工程部质检岗位安全说明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权属单位工程部质检岗位安全说明书编制日期:2014年3月1日第1版序号岗位安全风险因素风险防范控制措施应急处置措施1职责风险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上级有关安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熟悉安全生产技术措施;2、严格落实安全责任,落实一岗双责,每年与部门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3、协助部门经理做好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发现质量隐患,制订防范措施,责成限期或停工整改,情节严重的,及时向领导汇报;4、协助督促抓好工程建设三同时制度,监督做好工程项目技术交底、技能培训工作;5、按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参加安全培训,达到规定学时;6、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培训、应急预案演练各项安全活动

2、;7、发现本部门存在安全隐患时,主动告知或提示他人,并立即进行整改,情况严重不能自行整改的,及时向部门经理报告;8、完成部门经理交办的其它工作,落实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1、严格遵守集团公司及本单位相关安全管理规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2、发现违章操作立即制止,停止不当的违法、违纪、违规行为。2交通事故1、上下班途中乘坐班车、公务车或出差时,提醒司机遵守交通法规,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告知驾驶人员;2、乘坐符合要求的交通工具,监督驾驶人员不违章行车;3、乘车时要按规定系安全带;4、自驾车时,遵守交通法规。1、轻微刮擦事故,立即协商处理;2、人员伤亡事故,立即拨打报警和急救电话。3火灾事故1

3、、配备使用合格的电器产品;2、办公场所内不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3、长时间离开办公室时,关闭饮水机、空调等电器设备及电源;4、办公场所内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烟头不准乱扔乱弃;5、配置相应消防器材,完善落实防火措施;6、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消防安全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1、初起火灾发生后,迅速利用现场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并通知附近人员,组织灭火;2、在扑救火灾同时,拔打119报警,报告火灾信息;3、参照执行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内容。4触电事故1、不私自拆装电源开关、插座等电器元件;2、不私自更换电气线路,发现线路老化、破损等异常现象,通知专业人员进行维修;3、电器设备出现故障,不私自进行拆装,通知专业人员

4、进行维修;4、到项目检查或交流时,不乱动作业现场用电设施设备,按规定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1、立即关闭开关或拔下插头,切断电源。如无法断电,迅速用干燥木板、硬塑料管等绝缘物品使触电者脱离电源;2、迅速通知附近相关人员,并拔打急救电话;3、参照执行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内容。5电梯事故1、进入电梯时,注意观察电梯轿厢是否在该楼层,避免踏空;2、电梯门开启时,不要将手放在门板上,防止门板缩回时挤伤手指。电梯门关闭时,不要将手搭在门的边缘,以免影响关门动作甚至挤伤手指;3、电梯超载时不使用;4、不在电梯内乱按按钮;5、严禁整个身体站在电梯门交界处停留,挡着电梯门;6、遇火灾、地震,不准使用电梯。1、发

5、生坠落事故时,采取背部紧贴电梯内壁,膝盖弯曲,脚尖踮起保护动作;2、被困电梯内,如果没有报警电话,可拍门叫喊或用鞋子敲门;3、如果长时间被困,保持镇定,保存体力,等待救援;4、参照执行电梯事故应急预案内容。6职业危害1、避免长时间在持续伏案工作,注意工问休息,注意防止脊椎、腰椎受损;2、电脑采取防辐射措施,减少电磁辐射伤害;3、加强体育锻炼。1、定期进行体检;2、听取医生建议,采取治疗措施。7其他伤害1、防止高处坠物(书柜顶上的杂物、墙上的附挂物、安装在房顶上的物体等)伤害;2、上下楼梯时注意扶手防滑倒、防碰撞;3、窗户出现破损、脱落、扶手出现损坏等现象,及时通知维修人员;4、在办公楼露天阳台及楼顶,不靠近危险边缘;5、到项目部检查或交流时,按规定佩戴使用好劳动防护用品,不盲目进入现场危险区域。1、立即拨打120,与医院取得联系。医护人员没有到来之前,视情况开展自救;2、对骨折的伤员,应利用木板、竹片和绳布等捆绑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固定骨折部位;3、如出血,应立即止血包扎;4、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可采取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使其恢复正常;5、参照执行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坍塌等现场处置方案内容。签发人:审核人:编制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