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跳仓法施工方案最终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818473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1跳仓法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C1跳仓法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C1跳仓法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C1跳仓法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C1跳仓法施工方案最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1跳仓法施工方案最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1跳仓法施工方案最终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核表鲁 JJ004工程名称青岛李沧万达广场10-1-2地块日期2011.4.15现报上下表中的技术管理文件,请予以审核。类别编制人审核人册数页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王为王钟玉1申报简述:同意申报申报部门(分包单位或项目部):青岛李沧万达广场10-1-2地块项目部 申报人:总承包单位审核意见:同意按此方案施工口有口无附页总承包单位名称: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审核人:审核日期: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意见:审批结论:口同意修改后报重新编制审批部门(单位):北京市驰跃翔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审批人:审批日期: 年 月 日注: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A2

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青岛李沧区万达广场10-1-2地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编制单位:青岛李沧万达广场10-1-2地块工程编制人:王为审批人:王钟玉编制日期:二零一一年四月十五日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青岛市李沧区巨峰路与中崂路交叉路口的东南角,总建筑面积约为21万平方 米;拟建建筑物为9幢2931层住宅楼和连带一层地下车库及配套商业网点,总高度约为 90m,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柱下独立基础或墙下条形基础,局部采用 筏板基础;持力层全部选用第17层中风化花岗岩,抗震等级:非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连梁) 为三级,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连梁)为二级,框支框架为二级,本工程周围无高

3、大密集建筑 群,距其它建筑物较远。本工程东西长度为136m,南北两段的宽度为280m309m,底板标号为C30,厚度为 4001500mm,挡土墙标号为C30,厚度为300500mm。根据结构设计总说明,按照大体积混 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规定要求,本工程采用“跳仓法”施工。二、编制依据青岛李沧万达广场购物中心地下室结构图纸。2.2规范、标准、规程、图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2009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2009范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规

4、程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程GB50108-20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其它本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环境程序文件、企业标准及管理制度建筑施工手册及其它参考文件资料2.3参考文献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王铁梦法”应用实例集工程结构裂缝控制-“抗与放”的设计原则及其在“跳仓法”施工中的应用2.4工程实例“青岛奥帆赛场31号地块商业项目”。三、筏板混凝土跳仓法施工的选择3.1跳仓法原理和优点1、跳仓法的定义:在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将超长的混凝土块

5、体分为若干小块体间隔施工,经 过短期的应力释放,再将若干小块体连成整体,依靠混凝土抗拉强度抵抗下一段的温度收缩 应力的施工方法。2、跳仓法原理根据结构长度与约束应力的非线性关系,即在较短范围内结构长度显著的影响约束应力, 超过一定长度后约束应力随长度的变化趋于恒定,所以跳仓法采用先放后抗,采用较短的分 段调仓以“放”为主以适应施工阶段较高温差和较大收缩,其后再连成整体以抗为主以适应 长期作用的较低温差和较小收缩。调仓间隔时间710天。跳仓法和后浇带的设计原则是一致的,都是“先放后抗”,只是后浇带改变成为了施工缝。 后浇带法没有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偏于安全。3、跳仓法优点(1)仓间施工缝清理简

6、易,混凝土结合有保证。利用仓间混凝土的浇筑时间间隔短、施 工缝处混凝土强度较低,后浇仓的钢筋尚未绑扎完成之前,垃圾杂物较少,易于边施工边清 理,这就有利于仓体间混凝土的结合。(2)可将本工程原设计后浇带分割成的“大块”重新细分为较小的跳仓法“小块”,而“小 块”“停滞” 一定时间可释放本身的大部分早期温升收缩变形、减少约束,即先“放”;经过 一定时间后,再合拢连成整体,剩余的降温及收缩作用将由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来抵抗,即后“抗”,做到“抗放兼施,先放后抗”,最后“以抗为主”的原则控制裂缝。(3)跳仓法施工方法是以“缝”代“带”,其关键是“跳仓”间隔浇筑。底板、楼板及侧 墙钢筋、模板、混凝土均可“

7、小块”分仓流水施工,流水节拍缩短从而可缩短工期。3.4 “跳仓法”在本工程应用可行性分析1、本工程属于超长混凝土结构,地下一层,单层施工面积约40000平方米,有足够的流 水段。2、地下工程在施工中承受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较大,而在地下回填土以后,正常使用阶段, 温湿度变化较小。在这样的施工环境中,施工阶段中发生的温度应力远大于混凝土材料的抗 拉能力,完全靠抗的办法很难抗得住,应当采取“抗放兼施”,“先放后抗”,最后“以抗为主” 的办法。这说明地下工程环境条件最适于“跳仓法”施工。3、采用跳仓法施工,即把整体结构按施工缝分段,隔一段浇一段(跳开一段浇一段)经 过不少于7d时间再填浇成整体。用此方案

8、施工即可避免一部分施工初期的激烈温差及干缩作 用,大量消减施工期间的温度伸缩应力,有效控制裂缝,还能加快施工进度。四、施工方案4.1施工段的划分见附图4.2砼及原材料技术要求1、预拌混凝土技术参数要求预拌混凝土首先要满足设计强度要求,其试验强度值控制在110130%为宜,不宜过高; 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宜少于6小时,终凝时间不宜小于10小时;混凝土到现场塌落度宜控制在 150-180mm之间,混凝中掺加的粉煤灰质量等级不得低于二级,外加剂减水率不应低于8%, 每立方混凝土用水量不超过180kg,水胶比控制在0.40.45之间,混凝土单位胶凝含量控制 在350400kg/ m3之间(C30C35)。

9、水泥采用P.O42.5R水泥。砂采用中粗砂,不得采用细砂, 砂含泥量不得大于2%,砂率宜控制在3840%之间。粗骨料采用吸水率较低的石灰岩,531.5mm 连续级配,针片状含量小于3%,粗骨料含泥量不得大于1%,每立方米粗骨料用量不少于1000kg。本工程地下室混凝土除满足坍落度、强度和抗渗性能以外,其膨胀率要满足以下要求: 底板0.015%0.025% (带抗浮锚杆部位为0.020%0.030%),侧墙0.030%0.035%,后浇带或 膨胀带0.035%0.045%。本工程基础底板、地下室顶板及侧墙混凝土采用内掺6%SY-K膨胀纤 维抗裂防水剂,最终掺量根据产品说明书、膨胀率以及最终的混凝

10、土配合比来最终确定。2、膨胀率测定方法用100mmX100mmX300mm试件,中间预埋入10mm (圆钢)限制钢筋骨架,当混凝土强 度达到35MPa时脱模,用专用仪器测定初始长度,然后放入水中测定其7d、14d伸长率。4.3 “跳仓法”施工缝的留置和构造1施工缝留置原则及部位施工缝的位置应尽量避开集水井、电梯坑等结构变化较大部位,且设置在结构受力较小 部位。具体留设位置要求:底板施工缝应留在所在板跨的1/41/3处,外墙水平施工缝留置在 底板(楼板)以上500mm处,竖向施工缝留置在所在跨的1 /41/3处;梁、楼板施工缝留置在所在跨的1/41/3处。为保证业主销售节点,8#9#楼区域及6#

11、7#楼区域,拟同时进行浇筑,不设施工缝,在两 塔楼间留置后浇式的2m宽膨胀加强带(隔3-5天后进行浇筑),塔楼内留置同时浇筑式2m宽 膨胀加强带。根据设计院针对此施工方法,提出的底板限制膨胀率为万分之一点五,膨胀带 限制膨胀率为万分之二点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配置。2施工缝的做法地下室底板与墙体交接处做法(见下图):咐图二坨下室顶底极与旖体交接处做法底板混凝土施工缝位置做法(见下图):,钢姓网封闭户丝问粉闭1,,.- ZL :t.11 云1:,/1i同时浇笨2米宽置胀加强带,址高于底板溜践土一个标号刊丝网封闭.钢埋闽打闭-i 匕水钢板i_. j -.=1七:- j巨_17米宪拶隙加强带音1面囹

12、,红色区 璋魂瓮亢底后浇况止相瞧(1)止水钢板安装用中8短钢筋间距30cm将止水钢板与上下层钢筋电焊在一起。止水钢板的接长采用搭接焊方式,搭接长度5cm。(2)安装钢丝网隔离带用中10钢筋焊制H/2高(H为基础底板厚度)钢丝网隔离带的钢筋骨架,短钢筋间距15cm。将密目钢丝网绑扎在钢筋骨架上作为后浇带、施工缝混凝土隔离带。梁混凝土施工缝做法(见下图):施工缝处采用洞眼较小的钢丝网加止水钢板的做法。钢丝网在浇注混凝土后,接口处形 成粗糙表面,为下一次浇注混凝土提供非常理想的接合面,不需要人工凿毛、清洗,即可进 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使新旧混凝土结合成牢固的整体,大大地提高了接缝质量,提高了接 缝处

13、的抗渗漏性能。3施工缝的处理措施在施工缝施工时,在己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浇筑完成至少24小时后),用錾子清除水 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的混凝土层,并加以凿毛。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前一天用水冲洗 干净并充分湿润,并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从施工缝处开始浇 筑时,应避免直接靠近缝边下料。机械振捣前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01000mm处 停止振捣,但应加强对施工缝接缝的捣实工作。4、墙体膨胀加强带做法由于墙体约束较大,为弥补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在后浇段墙体两端设置膨胀加强带,膨 胀加强带宽度为2m,膨胀加强带内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比两侧混凝土高0.010.02%。在带的 两

14、侧用密孔铁丝网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混凝土分开。本工程采用间歇式后浇带做法,见下图:2来竟瓣席扣描常外墙浇筑顺序示意图: 1 一 2b 2a 2b4.4防止开裂的构造措施1、地下室外墙模板采用保温性能和保湿性较好的18厚胶合板模,模板应拼缝严实,加 固可靠、定位准确,混凝土浇灌前浇水润湿。2、地下室外墙拆模后,待混凝土强度上到设计值75%后,进行外墙防水与回填工作。3、混凝土采用“一个坡度、分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浇灌工艺,分层厚度不 超过500。对于部分落差大的外墙采取溜槽、串桶及于墙中开设浇灌孔等措施以防止混凝土 离析。4、在墙体高度的水平中线部位上下500mm范围内,水平筋的间距不宜大于100mm,水平 筋放置在墙体竖向筋的外侧。将原设计中16200改为12100。5、由于外墙设计有附加防水卷材,将外墙迎水面混凝土保护层由50mm厚改为40cm。外 墙钢筋绑扎时间距1m放置水平定位筋,以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4.5防止底板开裂措施1、采用二次压光技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4h后进行二次压光技术。有效消除表面早期 塑性裂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