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818273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六下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六下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六下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六下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下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时:比例的意义 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难点: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预习导学】(一)轻松热身。1、说说什么是比。2、回忆比各部分的名称。 3 : 2 或 ( )( )( ) ( ) 3、回忆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 )的数,( )除外,比值不变。4、将比值相等的比用线连起来。 10 :12 2.5 :30 : 9 1 : 12 5 : 6 2 : 275、 求比值:6、 0.9

2、:3.6 : 9 :27(二)自主学习。1、自学教科书32-33的内容。求出学校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操场上国旗的比值: 2.4:1.6=教室里国旗的比值: 60:40=根据所求出的比值,可以发现这两个比的比值( )。所以我们可以将这两个比用“=”连接,写成一个等式,即2.4:1.6=( ):40 或=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 ( )。2、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和 8:6 16:4和72:18 【合作交流】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2、讨论:书上32页四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并写出两组以上的比例。 3、1、2、3、6可组成多少个比例?4、小

3、结: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要看它们的比值是不是( )。若比值相等,则能组成( );若比值不相等,则不能组成( )。【当堂检测】1、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1)6:10和9:15 (2)20:5和1:42、用3、6、2、9四个数组成不同比例。第二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1、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难点: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

4、比能否组成比例。(一)轻松热身。1、说说什么叫比例 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74和53 802和2005 (二)自主学习。1、自学教科书34-35的内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 )。例如: 2.4 : 1.6 = 60 :40 (标出内项和外项)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 =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 =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有什么关系? = 2.4 40 1.6 60我发现:两个外项的积( )两个内项的积。(填大于或等于)2、归纳总结: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

5、积,这叫做( )。【合作交流】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2、用2、4、8和16组成不同的比例。 (有多少写多少) 3、小结: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要看两个外项的积是否( )两个内项的积,如果相等,则能组成( );如果不相等,则不能组成( )。【当堂检测】1、填空。(1)12:9 比值是( ), :的比值是( ),把这两个比写成比例为( )(2)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则两个外项的积是( )(3)根据1.24=0.68,可以写成比例 = (4)a =b ,则b : a =( ) : ( )2、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1)0.9:1.2

6、和8:6 (2): 和6 : 53、一个比例的各项都是整数,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0.6,且第一项比第二项小10,第四项是第二项的,写出这个比例。第三课时:解比例 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重点、难点】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预习导学】(一)轻松热身。1、解下列方程 =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610和915 51和623、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

7、中的未知项,叫( )。 (二)自主学习。、自学第35页例2。 (1)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可知“模型的高度:原塔高度1:10”,已知原塔的高度为320,如果设模型的高米,则可列出比例式为():320 1:10(2)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与10相乘的积()两内项320与的积。(填等或不等)。(3)列式解答解:设【合作交流】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2、合作交流完成。解比例 = * = 3、将4、5、6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 )或( )。 【当堂检测】1、判断题。(1)含有未知项的比例也是方程. ( )(2)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3)比例的两个内项

8、的积减去两个外项的积,差是0。()2、解比例 0.8 :x = : 0.25 = : = : x = 2 : 53、根据4 15 = 5 12 填一填。 = = = = 第四课时:成正比例的量 班级: 姓名: 时间: 【学习目标】1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2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图像。3、渗透函数思想,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正比例的图像。【预习导学】(一)轻松热身。1、根据要求写出下面各数量之间的关系(1)已知路程和

9、时间,怎样求速度?(2)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单价?(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4)已知圆周长和直径,怎样求圆周长?小结:我知道像路程和时间、路程和时间、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等,这样两种有关系的量称作()。(二)自主学习。1、自学例1。(1)观察主题图完成表格高度cm体积cm3底面积cm2 (2)我发现:= = =25 ( 比值一定 )也就是体积与高度的( )一定。(3)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另一种量也随着(),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成()关系。正比例关系表示为 =底面积(一定)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

10、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为: =k ( ) (4)想想,生活中还有那些成正比例的量?【合作交流】1、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2、合作交流完成例2(1)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2)不计算,根据图像判断,如果杯中水的高度是7cm,那么水的体积是( ); 2253水有( )。 思考: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当堂检测】、判断()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成正比。() ()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如果X,那么与成正比例。()()一个加数不变,和与另一个加数成正比例。()、想一想,填一填,并回答问题。一种花布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数量总价元()分别写出各组总价和相对应的数量的比,并求出比值。()说出这个比值所表示的意义。()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吗?为什么?()在下图中描出表示数量和对应总价的表格的点,然后把它们连起来,说说图像的特点。总价元 数量()利用图像回答,买2.5花布要多少元?68元能卖多少米花布? 第五课时:成反比例的量 班级: 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