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母鸡》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815100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母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四年级《母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四年级《母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四年级《母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四年级《母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母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母鸡》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母鸡教案四年级母鸡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课后生字;与猫进行比较,了解文章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了解母鸡的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母鸡的热爱,体会母爱的伟大。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课时划分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了老舍先生的猫,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在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板书课题 读题)二、初读课文,学

2、习生字词。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同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读完后想想作者眼中的母鸡是怎样的?3、检查生字词。4、作者眼中的母鸡是怎样的?他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三、学习课文。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讨厌母鸡的?哪些自然段是写喜欢母鸡的?2、学习课文13自然段。(1)轻声读,想想作者为什么会讨厌这只母鸡?你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笔划出来,用一个词概括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2)、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深化认识:抓住: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体会母鸡无病呻吟。趁其不备、狠狠,体会母鸡欺软怕硬。运用夸张的手法体现母鸡拼命炫耀自己。3、学习4-10自然段

3、。过渡:作者既然那么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改变了对母鸡的态度,你找到了秘密了吗?(1)快速默读课文,用笔划一划,作者为什么改变了对母鸡的态度?(2)出示第九自然段读。(板书:负责 慈爱 勇敢辛苦 伟大)(3)读48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朗读并想象说话,进一步体会母鸡的勇敢、负责、慈爱、辛苦:母鸡可能会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小鸡躲在妈妈的怀抱里有什么感觉?四、升华主题。看到这令人震撼的一幕幕,作者此时还仅仅是喜欢那么简单吗?(敬佩)难怪作者会这样地赞叹道: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带着对母鸡的敬

4、佩读第九自然段)。五、学习写法。1、作者一开始非常讨厌母鸡,后来却是那么地敬佩母鸡,由一开始的“一向讨厌”到后来的“不敢讨厌”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那作者写猫也是用这种方法吗?他是怎样写猫的?3、小结: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同,所以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六、总结学习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七、作业、练习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板书设计:16* 母鸡讨厌 喜欢四年级母鸡教案2教学目的:1.认识“疙、瘩”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恶”,会写“讨、厌”等15个字,会写“讨厌、理由”等14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描写母鸡的词语中感受

5、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3.找到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变化的句子,说说变化的原因。4.比较母鸡和猫在表达上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母鸡图片。提问:大家都见过母鸡,它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2.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老舍的另一篇文章母鸡。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先读读这些词语,看看你是否已经通过预习认识了它们。出示词语,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齐读。重点指导“疙瘩、侮、撮、啄”的读音和“恶”的多种读音。2.重点指导“毒、孵、警、戒、伏”,在田字格中范写。(“孵”左边“卵”的笔顺:撇、

6、竖提、点、撇、横折钩、竖、点,7笔写成。“伏”字不要漏了点。)3.词语会读了,相信课文也能读好,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老舍笔下的母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学生读书,然后交流感受。(讨厌、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3.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是不一样的,请用横线画出作者直接表达对母鸡态度的句子。4.出示句子: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读句子,抓住“一向”“不敢”体会两种完全不同的情感态度。从开始的“讨厌”母鸡,到后来的“不敢再讨厌”母鸡,作者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着读

7、出情感的变化。5.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章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讨厌母鸡,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不讨厌母鸡。13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410自然段:写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四、课堂小结。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作者对母鸡的尊敬、赞颂)五、布置作业。1.阅读课后“资料袋”,了解作者。2.找一找作者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回顾导入。1.出示生字词语,检查掌握情况。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老舍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呢?让我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品读感悟。(一)学习第13自然段。1.请大家默读第13自然段,想想:老舍为什么讨厌母鸡?画出

8、相关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2.学生交流:(1)母鸡的叫声。母鸡的叫声有什么特点?(没完没了、如怨如诉、发了狂)作者写不同情况下的母鸡的叫声,是为了说明什么?(说明“我”一向讨厌母鸡。)老舍对母鸡的观察多么细致呀!听到母鸡没完没了、如怨如诉、发了狂的叫声,觉得母鸡很讨厌。谁能读出作者厌烦的情绪?(2)母鸡还有哪些方面让人讨厌?你觉着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母鸡?(欺软怕硬、喜欢炫耀)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抓住“不反抗、欺侮、下毒手、狠狠地咬”,体会母鸡的欺软怕硬。抓住“发了狂、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体会写出母鸡的喜欢炫耀所使用的夸张手法。)读出对母鸡的讨厌之情。3.通过刚才的交流,你认为这

9、是一只怎样的母鸡?请用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出示:这是一只()的母鸡。(叫声讨厌、欺软怕硬、喜欢炫耀)(二)学习第410自然段。1.因为母鸡叫声讨厌、欺软怕硬、爱炫耀自己,所以作者讨厌母鸡。后来,作者为什么不敢再讨厌它了呢?文中有一个自然段明确地告诉我们原因,你找到了吗?出示句子: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齐读第9自然段。2.老舍说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伟大,哪些句子写出了母鸡的这些特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10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在旁边做批注。3.学生交流。师小结: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它确实是一位伟大的母亲。4.带

10、着对鸡妈妈的敬佩和喜爱,再读句子。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5.你对这三句话有了哪些新的体会?(这三句话既是在赞颂母鸡,也是对天下所有母亲的赞颂。)6.因为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和伟大,所以作者“不敢再讨厌母鸡了”。试着说说你的体会。(作者用“不敢”来表明自己对母鸡情感的变化。他此时已不是简单的喜欢,而是对母爱的一种尊敬、赞颂,是情感的升华。)三、拓展延伸。老舍认为“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你是如何理解母爱的?四、比较猫和母鸡的异同。1.猫和母鸡都是老舍的作品,而且都是写小动物的,它们在表达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11、2.学生交流。3.相同之处:文章结构清晰。猫用过渡句将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两部分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母鸡用过渡段将母鸡孵小鸡前后的不同联系在一起,使文章浑然一体。善用“总分”结构。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具体写古怪的表现。母鸡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母鸡令人讨厌的三个方面。都列举具体事例来表现动物的特点。例如,猫列举了猫遇到蛇也敢斗一斗的具体事例,来表现猫的勇猛;母鸡列举了母鸡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的具体事例,来表现母鸡的不辞辛苦。语言生活化、口语化。猫全文就像“拉家常”一样,如“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母鸡全文也很

12、口语化,带有浓郁的“京味儿”,如“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咬下一撮儿毛来”。不同之处:写作手法不同。猫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猫当作孩子来写。母鸡主要运用了对比、夸张的手法。表达的情感不同。猫通篇都在写猫的可爱,无论是猫的古怪,还是猫的淘气,从始至终都是一种喜爱之情。母鸡写了对母鸡由“讨厌”到“不敢再讨厌”的态度变化,通过前后的强烈对比,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五、布置作业。1.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2.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爱你的?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写下来吧。母鸡讨厌不敢再讨厌四年级母鸡教案3【教学目标】1、能随文认识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

13、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3、体会本文与猫相比,不同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检查预习1、回顾课文猫,导入新课。2、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3、检查预习,正音:如怨如诉、反抗、欺侮、成绩、凄惨、慈爱、辛苦、可恶、一撮儿毛(回忆旧知,为感知写作手法的差异埋下伏笔。)二、理清脉络,尝试分段1、找一找: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把课文分成两段。2、评议。(从作者的情感主线入手,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结构,感知写作线索。)三、研读文本第一部分,培养概括能力1、13段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母鸡令人讨厌?找到重点词、句划下来,想想原因

14、。能干的孩子每段试用12个词概括原因。第一段:抓“没完没了”、“没有什么理由”等词,帮助学生提升概括:无病呻吟。(学生能总结出“吵闹”、“烦躁”即可。)第二段:抓 “忠厚”、“趁其不备”等词,概括:欺软怕硬、暗箭伤人第三段:抓“发狂”、“恨不能让全世界知道”等词,概括:自大、爱炫耀。(在研读中培养语感与概括能力;教师即时反馈提升学生的语言,加深理解。分层要求,兼顾差异。)随机理解句子:“母鸡下蛋的时候可爱叫了,就是聋(lng)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体会画线部分夸张的写法,照样子说一说:这道题太简单了,_去少年宫的路我太熟了,_(了解写作方法,感受夸张手法的生动幽默。仿照句子说话,进行迁移创造。)四、自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