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813507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瓜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黄瓜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黄瓜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黄瓜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黄瓜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瓜高产栽培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瓜高产栽培技术(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瓜高产栽培技术第一章:黄瓜的肥水管理(一)黄瓜生长特点黄瓜生长快、结果多、喜肥、根系耐肥力弱,对土壤营养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据测定,每生产1000kg黄瓜果实,需要吸收氮2.8kg、磷0.9kg、钾3.9kg、钙 3.1kg、镁0.8kg,可见黄瓜全生育期对NPK的吸收是:吸钾最多,其次是氮, 再次为磷。(二)黄瓜的需肥规律定植后30天内吸N量呈直线上升趋势,到生长中期吸N最多。进入生殖生 长期,对P的需要剧增,而对N的需要略减。黄瓜全生育期都吸收钾。(三)各器官的吸收比例氮在各器官的吸收比例为定植后的30天内,叶比果实吸收多,而茎最少; 至50天,果实吸收量与叶接近;70至90天,果实吸收

2、量均超过叶部,而茎增 长最慢,吸收量也最少。氮、磷、钾各元素的 50%60%在收获期吸收,叶和果实内三要素的含量差 不多是各半,也就是说,其中一半是随果实被采收。所以说产量越高对养分的吸 收就越多,对地力的消耗就越大,故黄瓜结果期的追肥也是很重要的。黄瓜对养 分的吸收很快,一般夜间比白天吸收多。(四)黄瓜肥水管理浇水温度在15-20 C,般采用膜下暗灌。有条件时采用滴灌、微灌效果 更好。黄瓜是连续采收的蔬菜,越冬茬黄瓜采收期可长达6-7个月。在施足基肥 的基础上,必须按照少吃多餐、肥水同施的原则进行。 轻施苗肥:缓苗后10天左右,冲施嘉美冲施肥510公斤/亩1-2次,同时可 冲施黄腐酸类有机肥

3、和中微量营养元素金利,提高地温和土壤的缓冲性,促进根 系生长,防治缺素病害。 巧施爬蔓肥:黄瓜瓜蔓长到100厘米左右每亩追施冲施肥1520公斤2-3次, 同时叶面喷施1-2次黄腐酸类有机肥和中微量营养元素如嘉美金利,促进瓜蔓的 生长,为后期提高受粉率、保花保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巧施坐瓜肥:开花后追施嘉美冲施肥2025公斤/亩2-3次,同时喷施黄腐 酸及硼、钙等中微量营养元素2-3次,提高黄瓜坐果率, 减少落瓜、畸形瓜和 化瓜的发生。这个时期一般提倡少量、多次浇水,并且要注意排湿。 重施膨瓜肥:这个时期植株需肥水量最大,应每隔10-15天浇1次一水,或每 亩每次追施(结合浇水穴施或条施,施后覆土

4、)嘉美冲施肥2530公斤,同时 喷施硼、钙等中微量营养元素2-3次,嘉美金点加1%白糖液喷施使瓜条直、口 感好。第二章:黄瓜常见生理性病害(一)瓜皮发黄症:1、症状:黄瓜处于结果旺盛期时,叶蔓大,生长快,产量高,但瓜皮发黄。2、发病原因:瓜皮发黄是缺氮和缺铁所致。3、防治措施: 叶面喷施多元素液体肥(含铁、氮),可使瓜皮迅速由黄变绿; 每亩施入硫酸亚铁5公斤和尿素5公斤。(二)缺瓜症1、症状:秧蔓从上至下叶片黑绿厚大,直径达20 厘米,茎粗超过1.2 厘米,但 瓜数很少,隔节一瓜或几节一瓜,产量大减。2、发病原因:前期氮肥施入过多,磷、钾肥不足造成的。3、防治措施: 重施有机肥,不施或少施硝铵

5、、碳铵、尿素等氮素肥料; 是立即喷施磷钾微肥35次或冲施含磷、钾、微肥的有机冲施肥,首次亩施 20公斤,隔45天再施1015公斤,连续三次后就会果实累累。(三)干叶病1、发病原因: 土壤缺镁或土壤墒情差,空隙大,造成根系受损或施肥过多,土壤浓度过大, 致使植株脱水发生干叶症; 热害。棚内温度高达35-40C,秧蔓中部叶片和离棚膜近处的叶片极易干枯; 药害。喷药浓度过大或用药不当可使秧蔓全部萎蔫。 风灾。如气温、风力变化大,在通风口易出现中午叶片萎蔫,三天后褪绿干枯。2、防治措施:不论何种原因造成叶片萎蔫都应立即在叶面上喷洒清水,喷后35 小时再喷施黄腐酸类肥料和微量营养元素肥料如嘉美金点、金利

6、以利于恢复叶 片功能。(四)芽焦边顶枯1、发病病因: 土壤或植株缺乏钙、硼元素;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盐量浓度过大; 化学药剂造成的叶缘性药害; 排湿放风等农事操作造成急剧失水;2、防治措施: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缓冲性能和保水保肥性,降低土壤盐渍危害; 叶面喷施含钙、硼元素的肥料2 3次,能有效避免该症状的发生; 施药时严格控制用药浓度; 排湿放风逐渐开大风口,避免植株急剧失水。五)畸形瓜曲形瓜、尖嘴瓜、大肚瓜、蜂腰瓜)1、发病原因: 黄瓜因营养不良尤其缺乏钾、钙、硼等营养元素。 生长环境条件发生剧烈变化如遇连续阴天突然放晴,持续高温、低温或水分、 养分供应不足。 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溶液浓度过

7、高,抑制了根系对养分的吸收。 黄瓜雌花或幼果被机械、枝条、卷须阻挡会形成畸形果。 整枝、疏果不良如摘叶过多、结果过多等原因会使叶的同化作用减弱或结果过 多养分争夺引起曲形瓜。畸形瓜防治措施: 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及钾、钙、硼肥,生长实践表明,在有机肥大量施用 的基础上配合钾、钙、硼肥,不但可以使黄瓜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还能明显减 少甚至杜绝畸形瓜的出现。 环境调控:进入结果期要做好温度、湿度、水分和养分管理工作,要避免温度、 湿度过高或过低,要小水勤浇,同时要掌握少量多次、营养均衡的施肥原则。 在生育中后期微量元素叶面肥鼎效正能量34次,能有效防止植株早衰,并 使后期采摘的黄瓜仍然又长又直。

8、植株调整:及时整枝、疏花疏果,结瓜期随时绑蔓,及时摘除卷须、老叶,发 现畸形瓜及早摘除,减少养分消耗。 及早及时防治病虫害。(六)苦味瓜:1、发病原因: 品种原因:苦味物质具有遗传性。 偏施氮肥,特别是氮肥施用突然过量,瓜条极易形成苦味瓜。 结果期施用氮肥过量,磷钾肥不足影响碳水化合物的运输或钙、镁等微量元素 不足引起生理障碍会产生苦味瓜。 土壤干旱。土壤干旱会造成植株“生理干旱”产生更多的苦味物质进入果实。 植株过密,光照不良,光合作用减弱,干物质累积少会导致苦味瓜。 温度原因。地温在12C以下时,根毛生长弱影响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吸收和运 输,阻碍瓜叶中碳水化合物的形成,苦味瓜就会较多;温度过

9、高,达到30C以 上且持续时间过长,或夜温过高,碳水化合物消耗过多都会产生苦味瓜。 整枝过重或叶片损伤过重或较长时间高湿低温、日照较短较弱影响光合作用或 土壤浓度过高影响水分的吸收或二氧化碳浓度过低等影响光合作用等原因都会 引起苦味瓜。2、防治措施: 选择无苦味或苦味极微的优良品种。 及时摘除畸形瓜。 控制温度。一般温度低于12C或者高于30C,都能使黄瓜增加苦味。应尽量 人工调节好温度,避开苦味增加的温度界限。 合理密植。黄瓜提倡大小垄行种植。 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的用量,增施有机肥,适当增加磷、钾、微肥的用量,并 配合根外追施黄腐酸类及微量元素肥料。 合理浇水。要求耕作层内水分要充足,灌水要

10、做到少量多次的原则。 根外追糖氮液:在黄瓜盛果期,对叶面喷一定浓度的糖氮液,不仅能使产量增 加,还能改善黄瓜品质,尤其是甜脆度明显提高。常用配置浓度是:尿素 100 克、红糖200克、米醋150克兑水30斤喷雾。(七)黄瓜花打顶1、发病原因: 发育失调型。前期夜间温度过低,或植株因营养生长受到抑制而生殖生长过快, 很容易出现花打顶。 伤根型。棚内高温,土壤干旱,有机质含量低,水分不足、土壤浓度大,缓冲 性小而导致伤根,或者土壤过湿,地温偏低,造成沤根形成花打顶。 生理性缺肥型。土壤条件不适,根系活动弱,吸肥困难或养分供应不足导致生 理性缺肥出现花打顶。2、防治措施: 合理调控棚内温度,防止温度

11、过低或过高。重施有机肥,提高地温,以促进根 系发育。 合理运用肥水。施肥要少量、多次、施匀,防止因施肥不当而伤根;适时适量 浇水,用温水浇灌,避免大水漫灌而影响地温造成沤根。 及时补救。出现花打顶的植株,适量摘除雌花,并用嘉美金利或磷酸二氢钾喷 施;出现伤根型花打顶时,及时随温水施入嘉美金利使土壤水肥及缓冲性增加, 空气相对湿度达到 65%,适时中耕松土,不久即可恢复正常。(八)黄瓜化瓜1、化瓜原因: 有机底肥施入量少造成脱肥或营养不良,秧蔓长势不够旺盛化瓜; 温室高温干旱或低温高湿或土壤浓度大或土壤干旱导致根系受损或沤根造成 化瓜; 植株对硼、镁、钼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受阻,使体内营养分配紊乱失

12、衡造成化瓜; 温度过高或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失调或黄瓜采摘不及时,营养不能重新分配造成 化瓜; 低温和高温导致受精不良造成化瓜; 植株染病尤其是结果期感染灰霉病也会产生化瓜。2、防治措施: 重施有机底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吸水吸肥的能力。开花结果期结合膜下浇 水追施嘉美冲施肥,科学合理根外追施含硼、镁、钼等营养元素的肥料如嘉美金 品、金点 2-3 次。 严格控制温湿度,加强光照,适时适量浇水,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 时整枝、疏瓜,适宜采收以免消耗掉大量养分。第三章:黄瓜常见细菌和真菌病害(一)黄瓜霜霉病症状 生长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上初现浅绿色水浸斑,扩 大后受叶脉限制,

13、呈多角形,黄绿色转淡褐色,后期病斑汇合成片,全叶干枯, 由叶缘向上卷缩,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生出灰黑色霉层,严重时全株叶片枯死。(二)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也能危害茎蔓、叶柄和卷须。叶片上初生针头 大小水浸状斑点,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黄褐色,湿 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上产生乳白色黏液,即菌脓,于后成一层白色膜,或白色粉 末状物,病斑后期质脆,易穿孔。茎、叶柄及幼瓜条上病斑水浸状,近圆形至椭圆形,后呈淡灰色,病斑常开裂, 潮湿时瓜条上病部溢出菌脓,病斑向瓜条内部扩展,沿维管束的果肉变色,一直 延伸到种子,引起种子带菌。病瓜后期腐烂,有臭味,幼瓜被害后常腐烂、早落。细菌性角斑

14、病常与霜霉病相混淆,识别时可注意区分: 潮湿时叶背面病斑上产生白色菌脓,干燥后为白色膜状或粉末状,而霜霉病为紫黑色霉层; 角斑病叶部病斑后期穿孔; 角斑病为害瓜条,腐烂有臭味。细菌性角斑病为害后黄瓜病部溢出乳白色菌脓,黑星病病部生出琥珀色胶状 物;细菌性角斑病病瓜病部湿腐,有白色菌脓,黑星病病瓜病部凹陷,龟裂, 不湿腐,潮湿时生灰黑色霉层。细菌性角斑病,注意,这是一种细菌性病害,而霜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用药当然各不相同。防治黄瓜霜霉病:代森锰锌或烯酰吗啉 细菌性角斑病:可杀得铜制剂(三)黄瓜灰霉病 嘧霉胺病原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 黄瓜灰霉病俗称化瓜,是保护地黄瓜生产中的主

15、要病害之一,随着棚室栽培的 迅速发展,危害日趋严重。本病除危害黄瓜外,茄子、辣椒、番茄、甘蓝、菜豆、 莴苣等多种蔬菜受害亦重。光照不足、高湿、较低温(20C左右),相对湿度95%以上是灰霉病蔓延的重要 条件。气温高于30C或低于4C,相对湿度94%以下病害停止蔓延萎蔫的花瓣和较老叶片的尖端坏死部分。防治黄瓜灰霉病:嘧霉胺(四)黄瓜靶斑病黄瓜靶斑病又称“黄点子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约 1毫米左右。 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 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 毫米,病斑中央有一明显 的眼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呈环状。黄瓜靶斑病与细菌性角斑病的区别:靶斑病病斑,叶两面色泽相近,湿度 大时上生灰黑色霉状物;而细菌性角斑病,叶背面有白色菌脓形成的白痕,清晰 可辨,两面均无霉层。黄瓜靶斑病与霜霉病的区别:靶斑病病斑枯死,病健交界处明显,并且病 斑粗糙不平;而霜霉病病斑叶片正面褪绿、发黄,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