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班主任兵法之攻心为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811473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班主任兵法之攻心为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班主任兵法之攻心为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班主任兵法之攻心为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班主任兵法之攻心为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班主任兵法之攻心为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班主任兵法之攻心为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班主任兵法之攻心为上 孙子兵法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一条至高无上的标准。也是一切兵法的关键思想,鄙人认为,这也是一切学生工作的关键思想。那么,何谓攻城,何谓攻心呢?攻城,乃是以武力去征服之,比如:我们碰到学生做错了事,抓到办公室里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假如学生不服气,接着骂,必须让其服帖为止;我们要让学生学习,以强力胁迫之,对于不认真学习或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施以高压政策,必须让其瓦解;老师以自己的了解去要求学生,要求学生必需要做的事情,全然不顾学生年纪特点和心理特点,对于不一样意见,千方百计打压之,必须时祭出校纪校规或请家长来校等法宝,定要让学生就范。因为老师是强者,

2、学生是弱者,攻城之术乃是以强击弱,老师很轻易就取得胜利,所以,广大人民老师甚好之。可是,攻城是有副作用的,而且副作用极大。首先,学生总是要反抗,有些是表面反抗,更多的是默默地反抗。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相当严重,老师若采取强攻的措施,学生即使最终就范了,心里必不服气,由此会造成学生的心灵扭曲,从长远看,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健康发展不利。其次,攻城的过程中,老师也会有损伤。因为是硬攻,老师难免发怒,怒火伤身,急火攻心,加之学生再有反抗,急切之下,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于是,身不由己,口不择言,一片爱生之心付之东流。老师一旦控制不住自己,有了不妥言行,最终反而伤及自己。攻心就不一样了,对于学生中出

3、现的问题,老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思索学生的动机,站在学生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方法。使用的措施通常全部比较缓解,不过恰好击中学生要害,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仅乖乖认错而且心服口服,老师的任务通常也能很好地落实下去。学生的行为表现完全出自自愿,并非老师强迫,但却是老师的目标。所以,我们主张,学生工作,只可智取,不能硬攻。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攻心,首先要能控制自己的心灵。有部分老师,自己情绪失去控制,当众和学生发生冲突。为师者决不可如此,不然必败无疑。老师要提升自己的修养,使自己的心灵象天空一样开阔。攻心,还得了解学生心理。不了解学生心理,你怎样去攻呢?因此老师要研究学生,要知道学

4、生的真实想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切忌想当然,和之心,度人之腹,目标不明,方向不清,就开火进攻,到头来,一无所获还是好的,学生离心离德害莫大焉。攻心,一定要善于随机应变。学生的心理是千变万化的,在部分详细场景中,常会有突发情况发生,当学生的心剪发生改变时,老师一定要随机应变,立即调整策略,方可牢牢锁定目标。青少年的心灵是敏感而脆弱的,同时,也十分地多变。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在不一样的年纪阶段有不一样的心理特点。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原因也有很多。老师不是圣人,也不一定能够洞悉一切,计划没有改变快,依据实际情况立即做出调整就愈加显得主要了。要知道,我们老师所试图改变的,不是学生的身体,而是学生的心灵

5、。因此,攻心乃是第一要务,不但是手段,也是目标。有些老师,利用了错误的方法,比如说体罚。有些体罚,确实有震撼学生心灵之功效,不过更多的体罚,只能使学生情绪愈加对抗,心理愈加逆反,这和我们的攻心的标准是背道而驰的。体罚就如同攻城通常,学生即使被征服,老师也会付出一定代价。本着保护自己的的标准,我们反对使用体罚,对人对己全部没有好处。那么,对于部分尤其顽劣的学生,莫非真的就没有措施了吗?非也。错误是得专心灵去认识的,有效的处罚也一定是触及心灵的。所以,若是真的要处罚学生,心罚才是最厉害的处罚!譬如说老师的表彰和批评,就是一个很好的心罚的工具。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不公正的表彰和批评是很大的心罚,她会

6、不了解:为何老师表彰他人却不表彰我?为何老师对我的进步视而不见?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事情?老师为何不批评我?老师的不公正的态度会在学生心中激起巨大反响,久久不能平静。这是一个心罚。譬如说老师对学生的有意冷落。有些人说老师对学生的冷落是对学生最残酷的处罚。此言不虚。人人全部有被肯定被重视的需要,学生尤甚,假如显著受到老师的冷落,肯定心中极为痛苦,此种处罚,老师若能巧妙用之,效果和体罚不可同日而语。这还不算,还有最大的心罚。曾有一人在报上登载寻人启事,寻求文革中教她的老师,原来文革之中她造老师的反,强迫老师跪在地上并把粪浇在老师头上。多年以后她事业有成但每想到此事却悔恨不已,不找到老师当面道歉便寝食

7、难安。老师最终找到,已是白发苍苍。老人轻轻一笑,我不怪你,那时你还是个学生,不懂事。一番话,说得此人痛哭不已,羞恨难当,老师骂她一顿她反而会好受得多。可是就这么轻轻一句话,反而让人心灵受到更大的处罚。因此最大之心罚乃是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她所犯的错误,等到她幡然悔悟的那一天,惭愧难当之时,只怕地上假如有一条缝,她也会立马钻进去,而老师的宽容更会使她的心灵备受煎熬。需要说明的是,心罚杀伤力极大,既是一个处罚,老师要慎用之。若是使用不妥,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填补的心灵伤害。对一般学生最好不要采取,对犯错学生也要偶一为之,而且,使用时最好在教授指导之下或是自己成了教授以后,以防误用。一名老师,和其说她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她担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是她自己体验、自己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我们稍微使一点点力,就能够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加足马力,驶向光明美好的前方。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以此为准则,则我们的工作必将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