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装裱与修复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81080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书画装裱与修复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书画装裱与修复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书画装裱与修复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书画装裱与修复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书画装裱与修复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书画装裱与修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画装裱与修复(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画装裱与修复随笔河南博物院甘岚书画装裱是一门传统技术,艺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本人从事装裱己有几十年,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技术方法,现介绍如下:一、现代书画的几种托芯方法托芯是指书画装裱的一道很重要的工序,也是书画装裱最基础的一步。托芯,即在书画的背面覆加一层适当的宣纸,托出的画芯要厚薄均匀、平整干净。托画芯有湿托和干托,一般的书画可采用这两种方法。然而遇到掉墨脱色严重的书画时,就需要采用特殊方法处理后再进行托芯,即采用高温固墨法来解决。有的花鸟画和青绿山水画因颜色鲜艳,色层较厚(附着在宣纸上的颜料较多),容易脱色掉粉,如不经特别处理会影响画的感观效果。遇到这情况时,采

2、用在托芯下面局部垫一层安徽宣纸(徽宣绵软,吸水性好),这样能保护颜色少受损害,保持画面本来面目。湿托:把书画芯面朝卞放于工作台上,直接用浆水排刷均匀后覆上一层宣纸,然后用棕刷排实即可。干托:也叫搭托或非托。把画芯面朝下放于工作台上,用喷雾器在书画背面喷上一层雾水,使画芯平展。取备用覆背纸一张,将浆水刷于覆背纸上并排刷均匀,再取一张吸水纸垫于覆背纸下以吸附水分,待覆纸水分稍干,再将覆纸浆面覆盖于画芯背后,再用棕刷从中间向四周翘刷平展后,最后将其排实。二、镶料与画芯的配色书画作品在装裱时,要突出书画的风格,选择镶料和配色非常重要。书画界有人这样说:一幅书画的创作是书画家与装裱师共同完成的。有人说“

3、七分画,三分裱”。也有人说“三分画,七分裱”。无论怎样讲,都是说装裱与书画的内在关系,可见书画装裱的重要性。要做到书画与装裱相协调,装裱者要具备较高的审美意识,使选配的镶料既不喧宾夺主,又与书画内容相得益彰。我认为,无论山水、人物还是花鸟画,要找画中的柔色,也就是比中间色略浅的色调作为镶料配色,也可选用象牙白色(又称为万能色),这样能起到画与配料的有机结合,既协调又美观。三、上覆背工序应注意的问题上覆背这道工序是在镶好的裱件背后加覆双层单宣纸,以使裱件挺扌舌、平整。覆背纸可选用夹宣纸,也可选用单宣加工合二为一,或选用特制的专用覆背纸,只要适合覆背的厚度即可。但是现有的宣纸尺寸较小,对于有些人幅

4、书画需要连接起来使用,这时需要注意接纸部位应避开书画画芯部位,避免接缝透过画面而影响画面。特别是人物画和动物画的面部,如果有覆纸接缝于此部位,将会影响整幅画面,观感很不舒服。覆背时的排刷也很有讲究,排刷时方向要一致,用力要均匀。排实后,再用硬棕刷衬垫一层吸水纸顺镶缝和覆背接缝捶打一遍,这个细节操作很有必要,其一,可将镶缝打实牢固:其二,可以把镶缝和背纸接缝处吸水屋人的地方利用衬垫的吸水宣纸把水分吸走;其三,经过捶打,镶缝和接缝更加牢固平整。四、安装天地轴杆应注意的环节我们观赏书画作品时,往往会发现在书画天、地杆的加11纸处有撕裂断开的情况,特别是经常舒卷、张挂的书画更是如此,从而影响整幅画件的

5、美感。针对此问题,我采用绫条加固法,上杆时在夹11纸分11线处,也就是容易撕裂的地方稍做处理就可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具体做法是:在装地轴杆前,裁边角料0.5厘米x3厘米绫条两对,上稠浆竖贴于分II处加固后,再安装天、地杆并三边上浆包卷天、地杆。这样安装的天、地杆牢固不易裂II,效果很好。五、古旧书画芯污染的清理古旧书画因年代久远,再加上保存条件所限等,往往画芯受到污染。如:蝇粪、虫屎、颜色、圆珠笔油、钢笔水等的污染,针对这些问题,介绍几种处理方法:1蝇粪、虫屎的清理。传统的方法是用小刀轻慢剔,尽管这样,但我发现用刀硬刮往往会使画芯质地被破坏,留下小小的洞,特别是绢本质地,本已老化的绫绢若再用小

6、刀刮剔,极易造成绢丝断开而受损。为减少人为的破坏,我采用热气恿喷法,使蝇虫粪结石遇热气稍有软化后,再用小刀轻巧剔刮,这样不仅粪结石容易清除掉,而且在放人镜卜观察书画质地不易受人为再次损伤。热气熏喷可用家用蒸汽熨斗或面容喷雾器,注意调控适中温度喷雾2污染颜色的清理。凡是书画被钢笔水和圆珠笔油污染,可用毛笔隧家用84消毒液涂于污染处,可清除污染色,效果很好。3全补颜色的调配。全补颜色也称全色,是将书、画芯上残缺或补洞缺失的颜色补填完整,使填补过的颜色和整体画面完全一致,所以调配补色非常关键。凡占旧书画,有破损或洞II的地方,经修补后还需要全色。在调配颜色时,通常情况下使用国画颜料加墨汁调配就可解决

7、。但往往有一些古旧书画由于年代久远,画面上会出现一种包浆,它是自然形成的,泛有亮光,仅用国画颜料加墨全补,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缺点是光亮度不够,与整个画面不协调。经过实践,我用胶水提亮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调色时加入几滴明胶水,可使颜色提亮,使全色有光感,与整个画面包浆亮感形成一致,效果不错。全色时还要注意毛笔的运用,分层次全补并要看纸的纹路,运用横笔、竖笔和坏笔等方法,要精心慢补,不可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从而导致全色呆板、失真,或者出现黑眼圈现象(补口边沿出现一圈暗色俗称黑眼圈)。4垫条要点。占旧书画,一般都会出现卷折、断裂的问题,修复中需要在画芯背面垫条为之加固,因断裂处的强度要比其他部

8、位的强度差,容易再次损坏,所以在修复占旧书画时,这道工序不可缺少。垫条纸可选用安徽单宣纸,裁切成0.5厘米x3厘米长条,注意要裁切横帘纹的纸条(断裂纹与所裁纸条不要形成顺纹,应为十字纹,这样垫条力度人)。刷上稍稠的襁糊,按照折痕或裂纹竖向贴补,然后垫宣纸用棕刷轻打使之牢固。如呆断裂纹看不太清楚,可将画芯置于拷贝桌上,用铅笔在裂缝处轻轻画线,然后,按照所画线的位置补贴垫条,这样容易对准裂纹,起到加固作用。书画装裱既是一门技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勤于动脑,总结一些小窍门,使原本烦琐复杂的工作变得既简单又高效。同时,书画装裱又是一门艺术,应提高装裱人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使书画装裱与书

9、画作品互为映衬,提升书画装裱的层次。古字画的揭裱修复,又是对书画文物的一种保护手段,在古字画修复过程中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窍门,可使书画文物既增加观赏性又得到有效保护。宣纸五性1964年秋,郭沫若先生曾为径具宣纸厂题词:“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与绘画离开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宣纸以其薄、密、光、细、绵、韧、轻、软、洁、白等特色,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书画、书画装裱、仿古碑帖、水印篆刻、册页、扇面、拓片、信笺,成为最重要的文房四宝之一。素有“纸中之王”的美誉。谈到宣纸的特点,我们可以用“宣纸五性”来概拾之。即宣纸的润墨性、宣纸的稳定性、宣纸的耐久性、宣纸的抗虫性、宣纸的

10、多样性。宣纸的润墨性。“墨润万变”是宣纸的最人特点。纸的润墨性,是指用水、墨作书画作品时,墨迹扩散的周边要匀称,着墨的渗透力与吸附力要强,墨色要浓淡分明、层次清晰、立体感强。在宣纸的众多特色中,尤以润墨性最为突出,这也是中国书画对于书画纸张所要求的最主要的质量指标之一。笔墨作用于宣纸,能产生焦、浓、枯、淡、湿的效果,墨分五彩,随意变化。宣纸的润墨性主要原因:宣纸的主要原料青檀皮纤维壁薄、柔软适度、匀整性好,尤其是经自然干燥以后,韧皮纤维细胞壁上分布有许多与纤维长轴平行的皱纹,所以是制造宣纸的理想原料,也是润墨性好的重要条件。宣纸润墨性取决于青檀韧皮纤维细胞壁上皱纹间积留有碳酸钙。在传统宣纸制造

11、工艺中,由于氢氧化钙的加人,空气中二氧化碳和碳酸钠盐参与反应,钙可能以碳酸钙盐类形式存在于草浆中,它既是一种提高吸收油墨能力使纸张紧密柔软的填料,又是碱土金属化合物,是防止纤维氧化降解的保护剂。宣纸润墨效果主要表现在纸面吸墨后扩散的层次性。宣纸表面涂布技术的应用。这种技术是将白色矿物细粉用胶粘剂均匀涂刷在纸面,再以石研光。这样既增加了纸表的白度、平度,又减少透光性,使纸表紧密,吸墨性好。涂布剂主要有白色矿物性中药,如:石膏、白至土、滑石粉、石灰、高岭土等。宣纸的稳定性。一般纸张着墨后,会出现起毛、起拱、发翘等现象。而宣纸最不易变形,稳定性最好。其主要原因,首先是青檀皮纤维的规整度高,纤维与纤维

12、之间的孔隙均匀。其次是宣纸中半纤维素含量较小,尽管制造宣纸中掺人沙田稻草,而稻草中含半纤维素较多,但宣纸在制作过程中对稻草采用水浸、灰腌等技术,已把半纤维素减少到最低程度。再次是宣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纸药,如黄蜀葵梗叶、杨桃藤、模叶、野葡萄、仙人掌等。使用这些纸药,可在纤维与纤维之间起了分隔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宣纸着墨后收缩时纤维结合力的变化。可以说,自宋代以来,宣纸质量的提高与广泛使用纸药有关。宣纸的耐久性。宣纸有“纸寿T年”之说。与其它书画纸相比,宣纸最具耐久性。据报道,宣纸的耐久性最好,它的寿命(模拟人工老化时间)可达1050年以上。研究表明,宣纸耐久性好的主要原因是与纸的pH值有密切关系,

13、同时与青檀皮纤维本身的优异,睦能分不开的,它能耐久而不易损坏。因此要提高纸的耐久性,延长其纸张寿命,应考虑犬力研究发展碱性造纸工艺,多生产碱性纸。宣纸从明、清流传卜来造纸采用口光漂白,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这种漂白方法的原理,主要是空气中的“臭氧”通过光照,产生新生态的氧,对纸浆的自然氧化作用所致。口光漂白,并非是口光晒白,它是一种弱慢氧解,纸料经摊露晒滩,空气中的气氛作用于纸料,口久使纸料变白。经口光自然漂白后的纸浆生产的宣纸,外观洁白、质地细腻柔软、不易发黄、变脆,长期存放耐久性好。据考,敦煌发现的唐代文字经卷,至今还完整如新。实为“纸寿千年”之实证。宣纸的抗虫性。宣纸具有很强的抗虫性。所

14、谓抗虫性,是指宣纸对害虫抵抗能力很强,受虫害程度较之其它纸张要轻得多。实际上,宣纸之所以能够抵抗抗虫害与妥善地保管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宣纸及其书画作品不能妥善地保管,也会遭到照皮蠢和花斑皮喬等害虫的蛀蚀的。可用中药芸香草、樟脑等辟喬。宣纸的多样性。宣纸的品种是异彩纷呈的。经过加工后的宣纸,具有特殊的妙味。如在生宣纸上上一层胶矶水,但成了“熟宣”,其特别薄的又称“蝉翼笺”,其特点为不易吸水,适宜于作工笔重彩画的用纸。经过加人一些中药如云母、朱砂、泥金等便成了“云母笺”、“朱笺”和“绘金笺”等品种。此外,用一些药用植物如槐花、秦皮、桅子、黄孽等还可对宣纸进行染色加工,形成绚烂多彩的“色宣”。这些名目

15、繁多,特点各异的宣纸,满足了诸多书画、装裱、碑帖拓印及占籍装帧的不同艺术创作需求。论色彩在书画装裱技术中的合理使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人类较早把色彩与艺术溶为一体的国家之一。这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彩陶上足以得到证实。在这一时期中,我们的祖先已能用红、黑、白等几种颜料在陶器上描绘出很多种象形纹饰,其中有动物纹和植物纹图案,还有人面纹和几何纹图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比仰韶文化稍晚的马家窑文化墓葬中出土的彩陶盆,上面生动形彖地直接描绘出五人一组、间以竖线纹和叶纹、共有三组的舞蹈纹图案。此彩陶盆上的舞蹈纹构图布局极佳,用笔线条流畅,人物的舞蹈动作整齐划一,舞姿娴熟优美。舞蹈纹

16、彩陶盆不仅反映了我国新石器时代先民的生活情况,也说明了早在五T年前左右,我国的先民已能较好地使用色彩,创造出丰富的,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原始绘画艺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色彩在众多艺术领域当中的运用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重视,但在艺术的再表现再创作的书画装裱中却很少有人问津,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一、色彩、书画作品与装裱的关系中国的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经过几千年来的继承与发展,姿态万千,名家辈出。这两种传统艺术至今已形成在内容及表现形式上既不同,又相通的各具特色的艺术门类,取得了杰岀的成就。在书法、绘画艺术得到继承发展的同时,书画装硕艺术也随着逐步得到发展。绘画艺术离不开色彩,五颜六色的颜料通过艺术家辛勤的劳动,开放出智慧的花朵,描绘出姿百态的图画,创造出各种风格的绘画艺术品书法艺术和水墨画离不开墨色,虽然黑色给人一种神秘的、深不可测的甚至恐怖的感觉,但黑重单调的墨色经过艺术家淋漓尽致的挥洒,在宣纸等绘画材料上呈现出“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