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学必考要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809576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导学必考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领导学必考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领导学必考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领导学必考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领导学必考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领导学必考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学必考要点(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2007年领导学基础考试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领导:是以实践为中心展开的,由具体社会系统中的领导主体根据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系统的目标和任务,并通过示范、说服、命令、竞争和合作等途径获取动用各种资源,引导和规范领导客体,实现既定目标,完成共同事业的强效社会工具和行为互动过程。2、领导客体:是领导活动的执行者与作用对象。主要包括领导者的部属和领导的部分对象。3、行政领导:是指国家行政管理系统,国家行政机关及其领导者依法行使国家权力,为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发挥领导职能的行为过程。4、内隐领导理论:有关领导概念的想法,既含有领导者是什么

2、,又含有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既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要求,也表明了人们对领导者的期望。心理学家将这种探明人们“内心”领导概念结构的理论称之为内隐领导理论。5、领导权力:就是领导者(权力所有人),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在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中,对被领导者(权力相对人)做出一定行为与施行一定影响的能力。6、领导授权:就是在组织系统内部,领导者将组织和人民赋予自己的部分职务权力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职能机构,以便下级机关能够在上级的监督下自主地行动和处理行政事务,从而为被授权者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客观条件。7、充分授权:也叫一般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在下达任务时,允许下属自己进行决策,并

3、能进行创造性工作。充分授权又可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柔性授权;其二是模糊授权;三是惰性授权。8、不充分授权:也称之为特定授权或刚性授权,是指上级行政主体对于下属的工作范围、内容、应达成的目标和完成工作的具体途径都有详细规定,下级行政主体必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在这种形式中,被授权者的职务、责任和权力等均有明确的规定。9、弹性授权:又称动态授权,是指在完成任务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授权形式。10、权力腐败:特指权力的蜕变。即权力主体滥用权力或者偏离公共职责,借职务之便获取个人的特殊利益,从而使国家政治生活发生病态变化的过程。11、权力制约: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对权力的限制与约束。具体地说,就是享有制约权

4、力的个人或者组织与群体,运用民主、法制与新闻舆论等多种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权力所有人与行使者所形成的特定的限制与约束关系。12、领导层次:指领导体制中纵向组织结构的等级层次,有多少等级层次,就有多少领导层次。13、直线式组织结构:又称层次制、分级制、金字塔式或传统式组织结构。它将一个领导系统或单位,在纵向上垂直划分为若干层次(从最高的指挥中心到最低的基层单位),形成一个逐级扩散、层次分明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14、矩阵式组织结构:是一种在混合式领导组织结构的基础上,按照数学上矩形方阵原理建立起来的领导体制,又称“规划目标”结构形式。15、一长制:又称为首长负责制或独任制,是指在一个系统或

5、者组织的领导机关内部,其法定的最高决策权力完全集中在一位行政首长的领导体制。16、职位权力:是指与领导主体的职位相联系的正式职权以及领导主体从其上层和整个组织、群体各方面所取得的支持的程度。17、文化生态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环境及其关系的学科。其主要观点是:强调物质环境的作用是不同文化的风俗、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一个有力的决定因素。18、领导者: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选举、任命、聘用或由群众推举出来的,能够知道和协调组织成员向着既定目标努力的、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19、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指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

6、,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20、道德素质:是指一定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心灵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领导精神素质。21、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22、战略: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长期性、规律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其目标是指向组织的长期运作。23、领导决策:是指领导者为了达到某种领导目的,而选择一种最佳途径或方案的行为过程。24、鱼缸法:是一种通过领导者宏观职能

7、结构效应的发挥来进行决策的方法。运用这个方法时,所有决策人员围成一个圆圈,然后通过某个中心人物同其他成员之间的互动来进行决策。因其形似鱼缸,故得名“鱼缸法”。25、有限理性决策模型:是美国赫伯特西蒙创建的。他认为,每一项决策的制定,都要受到决策者的主观认识、信息处理能力和特定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经常处于变动状态并且表现出冲突特征。26、渐进决策模型:是由美国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教授在批判传统理性决策模型缺陷的基础上提出的一套极有特色的政策制定模型。其主要特点有:一是渐进主义;二是积小变大;三是稳中求变。林德布洛姆认为,渐进决策步伐虽小,却既可以保证决策过程的稳定性,又能达到求变的目的。他认为,剧烈

8、的变革会危及社会的稳定,容易引起人们心理与行为上的抵制。27、人力资源:从广义上说,“人力资源”就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全部劳动人口的总和;从狭义的角度讲,“人力资源”也就是一个经济组织内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的劳动力总量。28、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组织成员的工作动机,使其潜在的工作动机可能充分发挥和维持,从而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9、首因效应:指对人的看法过多地依赖于第一印象,因此往往形成错误的心理定势。30、近因效应:指过多地依赖最近的表现对人做出评价,而不考虑他的全部历史和一贯表现的一种现象。31、马太效应:是指对已有相当知名度的

9、人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尚未出名的人则往往忽视他们的成绩,或不承认或贬低起价值这样一种常见的不合理现象。32、思维方式:就是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形式认识和把握对象本质的某种手段、途径和思路,并以较为固定的、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33、思维方法:是人们通过思维活动为了实现特定思维目的所凭借的途径、手段或办法,也就是思维过程中所运用的工具和手段。34、思维品质:就是人与人之间在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的个性差异。35、思维创新:是指通过思维主体大脑的活动,运用各种思维的技能、技巧,对知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改变思维活动的模式或过程,获得新的思路、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理论。36、自然性

10、影响力:也称非权力性影响力,源于个人自身的特点,通过潜移默化的自然过程,转化为某种动机的形式而发生作用。37、领导协调:是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使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以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38、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主体,由于在目标、认知与情感方面产生差异,所以在特定问题上采取相互排斥、对抗、否定等行为或情绪而形成的一种状态。39、领导方法:是指领导者为达到一定的领导目的,按照领导活动的规律而采取的各种方法、方法、手段、措施、步骤等的总和。40、领导行为方式:是一种具有权威性与结果性的组织行为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是领导主体以其特定的作风、习惯、性格、态度、倾

11、向、思想和教育素质在特定的领导环境制约下形成的、对领导客体作出反应并施加影响的基本行为方式。41、重人式领导方式:是以人为中心进行领导活动,领导者关心的是如何建立和发展人际间的关系,以建立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42、领导效能:是领导者在实施领导活动的过程中,实现领导活动目标的能力与所获得的领导效率、领导效果、领导收益以及所引起的组织状态、组织环境与组织关系的有效变化的系统综合。43、领导效能测评:即特定的测评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遵循一定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一定的方法,对领导者实施领导活动的能力与效果进行综合测试与评价的过程。44、民意测验法:是现代民主社会日益广泛使用的一种测评方法

12、,即通过投票法、对话法与问卷法等方式对被测评的领导者进行评议,以获得其某一方面或总体情况。45、模拟测评法:是一种比较直观的测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让被测评的领导者进入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要求他按照既定的条件进行模拟操作,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观察他的行为方式、心理素质、反映能力等,并根据这些观察的结果来评价他的领导效能。46、领导发展:指领导者对自身领导力的发展,即领导者根据时代和环境的需要,为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所进行的有计划的训练活动。47、虚拟政府:即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二、简答题1、简述领导的属性及其关系。70领导的属性主要包括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在领导的双重

13、属性中,社会属性占据着主导地位,决定甚至改变自然属性,使其发生某种形式上的变化。2、按照领导的历史发展进程,领导可以划分为哪几种类型?70(1)自然式领导(2)专制式领导(3)民主式领导(4)专家式领导(5)专家集团式领导3、简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思想与领导实践方面的主要贡献。70(1)在宏观全局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2)在具体的领导思想与实践方面,主要有以下贡献:一是决策与执行分工的领导观念;二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三是注重领导作风与素质的领导思想。4、简述西方领导理论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两个研究方向。70(1)一条基本线索:由价值中立理论向非价值中立理

14、论发展。(2)两个研究方向。西方领导理论,尤其是美国领导理论的两个研究方向:一是从研究领导者(leader)入手来研究领导理论;二是从研究领导活动(lead)入手来研究领导理论。5、简述西方领导理论主要涉及的三个研究领域。71政治与行政领导领域,这主要体现为对政府首脑或领袖素质与行为的研究;企业领导领域;军事领导领域,主要体现在对战争中的领导艺术的研究。6、简述领导权力的发展过程。73(1)传统社会时期的领导权力:人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人的权威大于组织的权威,人的作用大于制度规则的作用。(2)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表现为职位权力大于个人权力,法律的权威高是一种规则性的权力。(3

15、)社会转型期的领导权力在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国家里,传统社会时期的领导权力的特征依然部分地存在,而现代社会的领导权力的特征也已大量出现,但却尚未完全具备。于是,在转型期社会,行政领导权力的现代性特征与传统性特征就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这种转变中社会的领导权力可称为转型期的领导权力。7、简述领导权力的特点。73(1)无形性;(2)依附性;(3)可塑性;(4)对象性;(5)强制性;(6)交换性;(7)垄断性;(8)诱惑性。8、领导权力和权威是截然不同的。73权力与权威的共同性在于能够指导、影响他人的意识和行动。在权力与权威的指示与感召之下,人们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而按照权力与权威占有者的意志行事。权力不等同于权威,二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这主要表现为:(1)权力与权威的来源不同。在一个现代组织中,领导权力一般来源于法律、法规或组织规章条例的规定,具有外在的、法定的性质。而领导权威则主要来源于个人影响力。(2)权力与权威的表现形式不同。领导权力主要以职权形式出现,其所发挥的指引与影响作用是以强制性做后盾。而领导权威则主要表现为领导者自身的良好素质,从而通过一种非强制性的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