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802905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一)原理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 SCGE)是近年 来经过不断完善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检测单细胞水平DNA损伤的新技术。有核细胞的DNA分子量很大,DNA超螺旋结构附着在核基质中,SCGE分析技 术是先用琼脂糖凝胶将细胞包埋在载玻片上,在细胞裂解液的作用下,细胞膜、 核膜及其它生物膜遭到破坏,使细胞内的RNA、蛋白质及其它成分外泄到凝胶中, 随后扩散到细胞裂解液中,但核DNA仍保持缠绕的环区附着在剩余的核骨架上, 并留在原位。如果细胞未受损伤,电泳时,核DNA因其分子量大停留在核基质中, 荧光染色后呈现圆形的荧光

2、团,无拖尾现象。若细胞受损,在中性电泳液(pH=8.0) 中,核DNA仍保持双螺旋结构,虽偶有单链断裂,但并不影响DNA双螺旋大分子的 连续性。只有当DNA双链断裂时,其断片进入凝胶中,电泳时断片向阳极迁移, 形成荧光拖尾现象,形似彗星。如果在碱性电泳液H13 )中,先是DNA双链解 螺旋且碱变性为单链,单链断裂的碎片分子量小可进入凝胶中,电泳时断链或碎 片离开核DNA向阳性迁移,形成拖尾。细胞DNA受损愈重,产生的断链或碱易变性 断片就愈多,其断链或断片也就愈小,在电场作用下迁移的DNA量也就越多,迁 移的距离越长,表现为尾长的增加和尾部荧光强度的增强。因此,通过测定DNA 迁移部分的光密度

3、或迁移长度可定量地测定单个细胞的DNA损伤程度。(二)仪器1 全磨砂载玻片 21号盖玻片 3微量吸管和吸头 4冰盒 5电泳仪 6荧光显微镜(三)试剂 1正常熔点及低熔点琼脂糖。2细胞裂解液:2.5mol/L NaCl,100mmol/L NaDTA,10mmol/L Tris-HCl,1% 肌氨酸钠,用NaOH调pH值到10。用前加1%Tri ton X-100和10%DMSO。3. 碱性电泳液:lmmol/L Na EDTA, 300mmol/L NaOH 调pH到13。24. 0.4mol/L Tris-HCl 缓冲液(pH=7.5)。5荧光染料:2.5卩g/m l的溴乙锭,也可用8.5卩

4、g/m l的吖啶橙或2.5卩g/m l的碘丙 锭等。(四)方法1. 制备细胞悬液单细胞来自人、动物(小鼠、大鼠、狗、鱼、鸡等)和植物的组织或培养的细 胞系,或从活体组织分离出的原代细胞等。动物体内测试可以根据靶器官适当选 择有针对性的原代细胞进行测试。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缓冲液,分离纯化制成单 细胞悬液,用台盼蓝法测定细胞存活率95%,细胞密度为(15)X105/mL备用。2. 凝胶制片为了加强凝胶对玻片的附着力,在载玻片上先铺一基底层:在磨砂面上滴加 45C水浴后的0.5%1.0%正常熔点琼脂糖50 M。然后再铺胶2层。第1层:取 密度为3X105/ml的细胞悬液,以体积比为1: 9的比例与预

5、热到37C的0.5%低熔 点琼脂糖混匀,取50M加到第1层胶上,铺匀凝固;第2层:以0.5%低熔点琼脂 糖覆盖中层细胞,这样制成细胞“三明治”。3. 细胞裂解将细胞“三明治”载玻片浸入新配制的预冷4C的裂解液中,保持4C 1-2 h。4. DNA解旋细胞裂解后,将载玻片置于水平电泳槽内,用新配制的碱性电泳液盖过胶面 约23mm,加盖避光,置于4C2040min。使DNA充分解旋。碱性条件下(pH13) 可使DNA展开、解旋为单链,碱性易变性区段(ALS)变为单链断片(SSB)。5. 电泳DNA解旋结束后,通电电泳。电泳条件为25V和300mA,电泳1030min。 或按 0.70.9V/cm

6、确定电压。最适条件实验者可自行选择。最好能使阴性对照 有部分细胞出现短拖尾,以保证试验有足够的敏感性并减少实验室间差异。6. 中和与染色电泳后取出载玻片,在0.4mol/L Tris-HCl缓冲液(pH=7.5)中浸没15 min 或漂洗3次,每次5min。每张胶板上滴加20100M荧光染色剂,后用蒸馏水洗涤。 以上各步骤应在黄或红光下操作。中和后的凝胶片应在24h内染色,以免DNA过多 扩散。否则应将之浸入无水乙醇或无水甲醇中脱水5min左右,或在室温中晾干。 对于干燥的凝胶片,使用中性缓冲的甲醛处理数分钟,将有利于长期保存。7. 结果观察结果观察有肉眼观察测量和图像分析两种方式。在荧光显微

7、镜下,观察单细 胞电泳图像(放大200400倍),每片记数2550个细胞,每个剂量组检查100 个细胞。无DNA损伤的细胞表现为一圆形荧光细胞核。DNA受损的细胞所产生的 DNA断片游动移出细胞核之外,向阳极伸延而形成“慧头”带“慧尾”的慧星现 象。镜下观察时,首先应记录出现拖尾的细胞数,计算拖尾细胞率。同时用目镜 测量拖尾细胞的尾长,统计各试验(剂量)组的平均尾长。尾长是指DNA断片从 其主核向电泳正极迁移的距离,而不同的实验室尾长测定方法有所不同。但并不 妨碍将各剂量组平均尾长与阴性对照组进行比较。图象分析需有相应的设备和专门的分析软件。使用电脑逐个对细胞进行图像 分析。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可

8、得到更多的分析参数。目前主要观察指标有尾长(t ail length)、慧尾DNA的百分含量、尾距(tail moment)、尾块(tail local)和尾惯 量(tail inertia)等。尾长(tail length)即DNA迁移的长度,在低损伤剂量 范围内与DNA损伤呈线性关系;尾矩是尾长与慧尾DNA百分含量之乘积,在高损 伤剂量下与损伤程度呈线性关系;尾块(tail local)即彗星尾部分散的大小不一 的DNA断片组成,与损伤程度有关;尾惯量是与每个尾块的面积、平均荧光强度、 在X轴上与彗核中心距离有关的综合性指标。目前通常选用DNA迁移细胞率、尾 长、尾矩作为检测指标。目前,国

9、外彗星电脑分析软件主要有英国Kinetic Imaging公司的KOMET、 美国LAI公司的LAI Comet Analysis System(LACAS)、德国Zeiss 公司的KS400 分析系统、捷克LIM公司的Lucia彗星图像分析系统等,这些软件能定量测定尾 部长度、尾部面积、尾部力矩、尾部力矩臂、尾部力矩惯性、细胞密集程度、尾 部的DNA百分比、碎片等。但这些软件均需与其相应的仪器设备配套使用,价格 十分昂贵。国内也正在开发一些分析系统。除了昂贵的商业软件外,也有一些免费的彗星分析软件。如 Helma 等所设 计的分析软件(Sicion Image)能测量彗星强度、尾长、头面积、

10、尾面积、尾部 DNA含量、尾矩等多项参数oKonca等在Helma的基础上研制了另一软件(CASP), 该软件可在多种硬件及软件平台上运行,所测量的彗星参数中增加了 Olive 尾 矩,而且用户界面更友好。这 2 个免费软件的一个特点是,它们的源代码是公 开的,人们可以看到每一个彗星参数的运算方法和编写程序。因此,软件使用者 可以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来改变这些参数的运算方法和计算程序,从而建立一个 新的测量遗传损伤的参数。这些源代码文件很简单,可以自行改写,以便使之适 用于分析要求,如计算Ames试验菌落数以及电泳凝胶的分析等。Helma2000年 建立了免费下载系统,其网址为:http:/rs

11、b.info.nih.gov/nih-image/和 htt p:/mailbox.univie.ac.a t/chris to ph.helma/come t。近年来使用较多的国 外免费分析软件见以下网址: http:/ 享的网络空间里,会有更完善更方便的彗星分析软件出现。(五)注意事项虽然SCGE具有简便、快速等特点,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诸多因 素的影响而难以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下面是几点注意事项。1单细胞悬浮液的制备:最好将细胞数目调至约3.0X105个/ml。如果细胞 数目过高,位于凝胶不同层面的细胞可能会发生相互重叠,难以对其结果进行分 析;如果细胞数目过低,则很难对实验结果

12、进行统计学分析。2. 制片:目前制片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三明治”凝胶、双层凝胶和单层凝 胶。制片总的原则是:获得牢固稳定凝胶的同时,避免额外DNA的损伤与修复。3. 电泳条件: SCGE 一般选用低电压和短时间。电压过高、电泳时间过长虽 然能够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但也会使正常的细胞形成拖尾而出现假阳性结果;反 之,电压过低、电泳时间过短,受损细胞不会形成拖尾而出现假阴性结果。4实验条件:整个实验过程需在低温(约4C)和暗光下进行,避免额外DNA 的损伤和修复,防止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产生。5. 与凋亡细胞DNA断片的区分:由于试验剂量过大或细胞保存不当及某些不 适的试验条件的影响,会出现细胞坏死

13、和凋亡,坏死和凋亡细胞会产生大量DNA 断片,也会在电泳以后出现拖尾。由于它们与常见DNA断裂剂诱导的DNA损伤在 形成机制、生物学和毒理学上的意义迥然不同,应对它们进行区分,排除对实验 结果的干扰。在碱性彗星试验中,凋亡细胞与普通DNA链断裂损伤细胞的差异主 要是:在彗星形态上,凋亡细胞的DNA断片彗星头很小,头长不超过5期,仅 由核内不能裂解的与蛋白质框架相连的DNA片段组成,亮度高,慧尾近似椭圆形, 纵径与横径的比值小,彗星头与慧尾之间往往有一分离带。而普通DNA链断裂, 彗星头直径一般都大于10期,尾纵径明显大于横径,同时彗星头与慧尾之间没 有明显界限,因为一部分慧尾是由单个链断端的延伸形成,它的另一端仍与主核 相连。无论在低剂量组还是在高剂量组,凋亡细胞的DNA断片形态基本一致, 尾长也基本相同,其剂量-反应关系表现为凋亡指数增加,而不是尾长增加。而 DNA链断裂损伤的剂量-反应关系表现为彗星尾长的增加。(沈孝兵,浦跃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