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中班级6个学期的发展历程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801997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初中班级6个学期的发展历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个初中班级6个学期的发展历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个初中班级6个学期的发展历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个初中班级6个学期的发展历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初中班级6个学期的发展历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初中班级6个学期的发展历程(1)2012-02-13 06:57:33|分类: 6 发展案例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订阅 注:这是上海市曹杨二中附属学校参与“班级建设”课题研究的成员缪红老师负责的一个实验班级3年中的发展经历。目前,这些内容已构成该校成果建设民主集体 共创阳光人生的一部分(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参阅)。请各位读者注意:如果引用,一定注明出处,以体现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此外,浙江舟山的骨干班主任研修班学员对此案例也有一些评论,可参阅。第五章 用高尚的班级文化引领学生的阳光人生建设民主集体的典型个案在开始本课题研究之时,选择实验班的唯一标准是:班主任愿意投入本项研究

2、的积极程度。据此,我们选择了7个班级开展研究。一年后,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集中更多精力研究初中阶段的班级建设,确定3个班级作为重点研究的实验班;其中,就有由缪红老师任班主任的,先后被冠以七(1)班、八(1)班、九(1)班的这个班级。当初,如果把整个年级7个班的学生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的话,(1)班显然处于明显的弱势。当时,整个年级7个班大致可分为3个层次,而七(1)班与其他两个班级可以说是居于最低层次的平行班。不过,课题组的所有成员,尤其是班主任缪红老师,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努力,相反,我们感到,如果能让这样一个班级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那么,本课题的主张一定可以得到更好的检验,并能

3、产生更多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在课题结题时,许多专家、领导对该班发生的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促使我们决定将该班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典型个案进行总结。在展开具体内容之前,我们想作如下说明。1、在回顾和反思这三年的发展历程时,我们主要有这样的思路:(1)将该班的发展情况按学期进行整理,突出每学期发展的重要特征。(2)将班主任的工作思路与班级发展情况结合起来整理,以突出缪老师在工作中的创造性探索和学生对主动发展的追求。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反映出班级发展的具体情形,尤其是师生的共同创造;相应地,也能更好地具体呈现本课题的系统主张。2、从总体上看,该班这6年的发展情形可以大致概述如下。2004年9月,缪老师

4、担任了七(1)班的班主任,当时的七(1)班是由成绩排名靠后的学生所组建的班级,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学生总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体验不到成功的愉悦。长期受挫的心理和萎靡不振的情绪使他们丧失学习的热情和动力。面对这样一群受过挫折又极不自信的学生,缪老师并没有放弃他们,而是从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让他们重拾自信,鼓励他们用阳光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在刚开始的半年里,尽管缪老师在班级建设上做了很多工作,班级状况有了一些改观,但是班级发展的成效并不明显。2005年初,缪老师加入了“建设民主集体,共创阳光人生”课题,七(1)班成为这项研究的实验班。此后的两年半,缪老师得到了课题组全体成员系统的指导和帮助,她和自

5、己的班级一起努力、一起摸索、共同成长,整个班级也逐渐呈现出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初中毕业时,同学们的成绩已在同层次班级中脱颖而出,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成绩的提升,还有难忘的成长经历和丰富的人生意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与缪老师的辛勤耕耘、理性求索密不可分,也凝聚着全班同学主动追求更高发展的种种努力。参与研究的过程,让缪老师收获了学生的爱戴,也收获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是,看到这个班级的学生获得了超出最初预期的良好发展,缪老师切实地感受到了作为班主任“原来可以如此享受”,因为这种享受凝聚着专业智慧、体现着专业尊严。3、具体来看,自2004年8月至2007年6月,该班6个学期的发展

6、特征可以依次表述为:(1)培养自信,建立规范,试图走出迷茫;(2)民主管理,开展活动,关注精神生活;(3)内化规范,激发动力,关注精神品位;(4)主动交往,小组合作,拓展发展空间;(5)教师合作,聚焦学习,提高学科成绩;(6)调整心态,完善方法,提升发展境界。该班这6个学期的发展情形,也可以反映我们建设民主集体的整体设想和实践成效。需要说明的是:第1学期时,本课题尚未启动,因此,这里对第1学期情形的描述,反映的是班主任缪老师自发进行的主动探索和该班的初始状态。第6学期,课题已经结题,但是该班的班级建设并未停止,而是向着圆满的毕业生活继续前进;所以,这里也一起呈现,以便形成3年发展的整体感。4、

7、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班主任缪红老师的创造性最为让人佩服。她不仅主动地研究学生、与课题组指导专家沟通,而且,尤为宝贵的是:课题组研讨时产生的一条临时性的建议,往往在一周之内被她和全班同学创造性地转化为一套行动方案,在一个月之内就产生了明显的行动效果。所以,指导专家说:与其说是我指导你们,不如说是我们相互合作,因为,你们的主动创造,往往检验着我的思考、推进性我的研究。这样的主动创造,一方面不断推进着班级发展,另一方面也在不断推进着本课题的研究。第1学期:培养自信,建立规范,试图走出迷茫在第一学期,本课题尚未启动。此时的缪老师,主要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凭着对事业的执着、对学生的热爱,对班主任工作进

8、行了自发的、却很主动的探索。1、初始状态在2004年下学期开始时,即该班组建为七(1)班时的初期,整个班级的精神状态比较散漫,缺少团结向上的集体凝聚力。同学们很清楚自己在学校所处的位置,大多数同学觉得自己进了这个班级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自卑心理比较严重。许多同学对自身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这种心理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作业不做,不遵守课堂纪律,对班级事务不管不问。有一些同学表面上对什么都不在乎,但是自尊心特别强,他们往往用消极对抗的方式表现自我、发泄内心的不满。2、提出明确的口号面对这种情况,缪老师认为首要的事情就是树立同学们的自信。最初,缪老师将带班的重点定为:面对新的流动和

9、分班,能正确认识自己,树立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及行为规范,提出做“最好的自己”。根据以前的工作经验,缪老师认为班级只有处于比较规范的状态,其他方面才能得到保证和发展。带着这样的想法,缪老师根据班级状况提出“热情、健康、自信、好学”八字口号,并将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围绕着这八个字开展,使得班级工作有了重心和方向。3、取得初步成效在八字口号的引领下,班级面貌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改观,班级的各项事物也得以理顺。七年级第一学期结束时,班级先后获得了“行为规范优秀班”、“行为规范班”、“广播操比赛第二名”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如同“雪中送碳”,给同学们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同学们意识到,虽然自己的学科成绩暂时

10、落后,但自己在其他方面可以做到最好。逐渐地,全班同学由一盘散沙、无助迷茫走向一个初具凝聚力的整体。这让缪老师倍感欣慰,因为一个学期的真心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报。4、产生新的困惑在看到希望的同时,缪老师也被一些问题困扰着:为什么班级的问题还是一直不断?为什么刚刚处理好的问题出现反复?为什么?这样一位善于反思和探索的教师,并没有将视野局限于暂时的、局部的成绩而沾沾自喜,尽管这些成绩往往成为许多老师衡量学生发展的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缪老师开展主动寻找问题、思索前进的方向。经过仔细分析,缪老师看到:这个班级虽然在行为规范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整个班级的工作思路还处于“强加”状态,班级呈现的状态也只

11、是表面的安静;在许多事务的处理上还是班主任自己亲历亲为,班级管理也只是停留在班主任的要求上,同学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没有形成。她隐约地感到,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为班级以后的发展带来阻碍和困难。虽然班级有了自己的目标、自己的口号,具体怎么去做,缪老师还很迷茫。实际上,缪老师试图走出的这种迷茫,也反映着同学们的状态,即在有所进步的同时、对发展方向仍感到迷茫。在开始本课题研究时的2005年2月,课题组安排了一次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班当时的状态主要是:(1)学习的自主意识初步具备,但尚存在诸多模糊之处。(2)在各项活动中初具独立自主性,但在参与程度上尚待提高。(3)学生在学期兴趣、学习收获、学习方法等方面有了初步的进展,尚待进一步整理和提升。(4)学生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的自主能力和主体意识,但还需要进一步开拓参与渠道,提高班级管理与活动的水平。(5)学生的课余生活内容较为丰富,但还缺乏主动的思考和整理。(详见第四章第二节“第三个实验班的发展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