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报告科普类阅读专题专项突破演练10普文章阅读综合模拟训练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798992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报告科普类阅读专题专项突破演练10普文章阅读综合模拟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报告科普类阅读专题专项突破演练10普文章阅读综合模拟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报告科普类阅读专题专项突破演练10普文章阅读综合模拟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报告科普类阅读专题专项突破演练10普文章阅读综合模拟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报告科普类阅读专题专项突破演练10普文章阅读综合模拟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报告科普类阅读专题专项突破演练10普文章阅读综合模拟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报告科普类阅读专题专项突破演练10普文章阅读综合模拟训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专项突破演练10科普文章阅读综合模拟训练一、(2018太原模拟)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2分)高价补硒是否必要?彭婷 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主要包括维生素、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矿物质。在矿物质中,除了钾、钙、钠、镁等这些常量元素外,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同样不可或缺,它们虽然占人体总重量不足万分之一,却是维持健康的必需元素。 近年来,随着“富硒大米”“富硒茶”等一系列富硒农产品和含硒保健品在市场上的畅销,硒元素与人类营养和健康的关系逐渐为大家所关注。 硒是一种非金属。它在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分为两种:无机硒和有机硒。无机硒一般指亚硒酸钠和硒酸钠,有机硒则是硒通过生物转化与氨基酸

2、结合而成,一般以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的形式存在。硒的价值很多,它不仅可作工业原料,更为重要的是在生物医学上的价值,它是各种生物体(包括细菌、植物和动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 生命的存在依赖于氧,各种氧化过程可以帮助生命体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但另一方面,氧也可能对生命体造成氧化损伤。 人体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自由基,自由基能与活性较强的含氧物质结合形成健康和长寿的杀手“活性氧自由基”。目前世界医学界已公认:自由基是使人类衰老的罪魁祸首之一,并同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百余种疾病密切相关。面对如此严重的自由基威胁,机体形成了一整套抗氧化防御体系,而硒就是这个体系中的重要成员。研究发现

3、,硒被人体摄取后,可参与重要脏器的抗氧化硒蛋白的合成,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从而具有抵御自由基对组织和器官损害的潜在作用。 硒是癌细胞的有效杀伤剂,它能阻断癌细胞的重要能量来源,提高癌细胞中环腺苷酸的水平,在体内形成抑制癌细胞分裂和增殖的内环境。 波兰科学家研究发现,癌症的发病率与血中硒含量呈负相关,土壤及食物含硒量低的国家和地区癌症发病率明显高于含硒量高的国家和地区。低硒、缺硒地带居民的前列腺癌、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富硒地带,癌症死亡人群血液中的硒含量明显呈现低水平。 硒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对心脏肌体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人体血液中硒含量降低,

4、会导致身体清除自由基的功能减退,使有害物质沉积增多,血管壁变厚,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升高,血流速度减慢,输送氧功能下降,从而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所以,科学补硒对于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作用。 除了上述潜能,硒还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产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在排毒、解毒、对抗重金属方面,硒也可能是“一把好手”。还可能有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控胰岛素代谢等生理作用。 虽然硒在维系人体健康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人体内不存在长期贮藏硒的器官,因此需要不断从饮食中补充新陈代谢所需的硒。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含硒高的天然食物,比如肉、蛋、

5、鱼、海产品及动物的心、肝、肾等脏器,其中蛋类含硒量多于肉类。蔬菜中如荠菜、芦笋、豌豆、大白菜、南瓜、洋葱、番茄等也含一定量的硒。多吃这些食物可以安全有效地补硒。 值得注意的是,硒虽然重要,但并非补得越多越好。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成年人每人每日硒元素的推荐摄入量为60微克,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为400微克。正常人平时只要不偏食、挑食,注意均衡营养,就可以摄取充足的硒,无须特别补充;而缺硒成年人每日食物外补硒50微克即起到保健作用。 补硒需要精确到微克,人体对硒的需求量距离硒中毒的量只有“一步之遥”,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发不良后果。人体长期处在高硒状态下可能会出现硒中毒,出现皮肤痛觉迟钝、

6、四肢麻木、头昏眼花、面色苍白、头发脱落、指甲变厚、食欲不振、胃肠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补硒虽有必要,但也不能多补!如果不能确定自己是否需要补硒,建议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测来确定。(原文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硒不仅有重要的工业价值,还有更为重要的生物医学价值,它是各种生物体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是人维持健康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之一。B.硒有抗衰老功能,因为硒被人体摄取后,可参与重要脏器的抗氧化硒蛋白的合成,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抵御了自由基对组织和器官的损害,从而抗氧化抗衰老。C.研究发现,癌症的发病率与血中硒含量呈负相关,因为硒能阻断癌细

7、胞的重要能量来源,并使体内形成抑制癌细胞分裂和增殖的内环境,从而具有防癌与抗癌作用。 D.硒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对心脏肌体有保护和修复的作用,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硒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排毒解毒、调控胰岛素代谢等生理作用。【解析】选B。“抵御了自由基对组织和器官的损害,从而抗氧化抗衰老”表述不准确,从原文的第五段可知,硒对“抵御自由基对组织和器官损害”只是有“潜在作用”,而且在抗氧化抗衰老中硒也只是体系内的一个重要参与元素,并不是决定元素。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硒元素与人类营养和健康的关系,是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富硒农产品和含硒保健品在市场上

8、的畅销而逐渐为大家所关注的,人们先前并不了解硒对人体健康的作用。B.硒在自然界分为以亚硒酸钠、硒酸钠存在的无机硒,和一般以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蛋氨酸的形式存在的有机硒,从文章表述看,对人体有用的是有机硒。C.氧对生命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生命的存在依赖于氧,另一方面,一些活性较强的含氧物质也可能与自由基形成“活性氧自由基”而对生命体造成氧化损伤,故有抗氧化作用的硒受到人们重视。D.低硒、缺硒地带居民的前列腺癌、肠癌、肝癌、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富硒地带,应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引导缺硒居民科学合理补硒。E.由于人体内不存在长期贮藏硒的器官,因此需要不断从饮食中补充新陈代谢

9、所需的硒,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只要吃一些含硒高的天然食物,人体就不会缺硒了。【解析】选CD。A项“人们先前并不了解硒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于文无据。B项“对人体有用的是有机硒”分析绝对化。E项“只要缺硒了”表述不准确,原文是说要多吃含硒高的天然食物,就可以安全有效地补硒。3.文章郑重提醒“硒虽然重要,但并非补得越多越好”。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人们热衷吃保健品(含保健食品和保健药品)的社会现象,谈谈你对这一提醒的看法。(4分)答:_【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题目要求,“结合文章内容”提示我们注意这是一篇科普文章,而且作者提出这一观点后,还有权威的科学数据作支撑,这些都是不能忽视的。“热衷吃保健品(含保健食品和

10、保健药品)的社会现象”也必须予以考虑。答案:文章中的提醒很有必要,这是科普文章客观性、科学性和作者社会责任感的必然要求;同时,在提醒后用权威的科学数据说话,有理有据,易为人们接受。人们关注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并没有错误,但吃包括硒在内的任何保健品都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并依照科学指导;滥用保健品对身体反而有害。二、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2分)人的眼睛无与伦比的精密相机当神创论者挑战进化论时,人眼的进化是他们常常瞄准的好靶子,这个足以令高端相机望尘莫及的人体构造,精密得令进化论鼻祖达尔文“直打冷战”。它拥有可自动调节光圈(瞳孔)和自动对焦系统(晶状体),内面(脉络膜)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光线四

11、处散射,不仅如此,它的底片(视网膜)灵敏度超高,不论在白天还是夜晚都能捕捉影像,无须临时更改感光度,也不用外加滤镜;它还自带Photoshop功能(神经网络),成像之后迅速增强图像反差、调整颜色奇特的是,不论视网膜还是角膜,单独看来都没有任何作用,达尔文理论中那碰运气似的突变和自然选择是如何将这些七零八碎的部件同时拼凑在一起的?今天的这套人眼精密仪器同万年前相比又做了哪些微调呢?地球上生命痕迹刚出现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不见天光的日子。后来单个感光细胞在生物体表面出现了,于是世界变明亮了。有的科学家说,这件事大约发生在五亿四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在进化路上,生物相当随遇而安,不需最好,只要够用。这

12、种知足的性格使得眼睛若干中间产物得以作为不同生物的终点保留下来。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将各种生物的眼睛从简单到复杂排成一列,便大致推测出眼睛进化的历程。例如,某些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些可以感受光的蛋白,它们见到光就心满意足;有的生物只有一洼小小的眼窝,然而你已经能从这个简单的聚光工具看出高级眼睛的端倪,这些生物只要不撞上前进路上的障碍物就能高兴地活着;高等生物的生存却容不得它们将猎物与敌手看混,于是各自进化出一系列结构,来将世界看清楚,鹦鹉螺和人眼便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策略。前者将眼睛的开口缩小,使它变成一架“针孔照相机”,从而让光准确到达感光细胞,眼前的物体就能边界清晰,在它们这个群体内,估计该是“眼小

13、为美”;但是人类并不甘心采取这种舍弃强光获取清晰度的措施,另走了一条迂回之道,我们这一进化分支的祖先在眼窝前塞进一个透镜晶状体,它同样能把光线汇聚到视网膜,却赋予了我们一个比鹦鹉螺明亮许多的世界。这样,大自然中不同眼睛的集合就如同一个活化石库,我们可以将这些化石理解为人眼进化之路上留下的一串脚印。于是,那个令达尔文困惑了一下的问题至少是有解的。十几年前,两位瑞典科学家甚至将这一过程量化,他们将鱼眼进化拆分为近2 000个步骤,并用计算机模拟了整个过程,经保守计算,他们结论说,这一过程的实现理论上只需36万年。现在许多科学家都相信,从一个感光细胞到我们的眼睛,最关键的变化就发生在最初几百万年之内

14、。值得一提的是,人眼已如此适应陆地生活,要将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不光需要可变焦透镜(晶状体)的作用,空气与角膜之间的界面也至关重要。角膜表面覆盖了一层薄薄的泪膜,光线接触人眼之后,只有1/3的折射依赖后边的晶状体,2/3的折射都在空气及这层泪膜之间发生,这里相当于一个固定焦距的透镜。这便是为什么当你潜入水中视线就变得模糊,那个时候这层泪膜和周围的水环境混为一体,在空气中可以发生的折射便不会发生,于是光线就不会恰到好处地投射到视网膜上了。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眼在陆地上感知周围的世界,需要晶状体、空气和角膜,而在水里感知世界,就只需要晶状体和角膜。B.

15、空气与角膜之间的界面对人眼将光线汇聚到视网膜上也至关重要,当人潜入水中视线就变得模糊就是证明。C.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认为,约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出现了单个感光细胞的生物体。D.瑞典科学家通过将眼睛进化的过程量化,并用计算机进行模拟测试,得出眼睛的进化理论上只用了36万年时间的结论。【解析】选B。A项,“在水里感知世界,就只需要晶状体和角膜”错,原文认为在水里因为缺少空气,“光线就不会恰到好处地投射到视网膜上”,属于曲解文意;C项,“达尔文出现了单个感光细胞的生物体”错,原文说“单个感光细胞在生物体表面出现了有的科学家说,这件事大约发生在五亿四千万年前的寒武纪”,属于张冠李戴和混淆概念;D项,原文“经保守计算,他们结论说,这一过程的实现理论上只需36万年” ,选项漏掉了“经保守计算”这一前提。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人眼功能强大,令高端相机也望尘莫及,是人眼拥有瞳孔和晶状体、脉络膜、视网膜的主要原因。B.人眼的进化经历了由感光蛋白到出现眼窝、出现能将猎物与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