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地理全程训练:周测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含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798322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地理全程训练:周测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高中地理全程训练:周测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品】高中地理全程训练:周测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品】高中地理全程训练:周测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品】高中地理全程训练:周测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地理全程训练:周测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地理全程训练:周测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辅导资料周测3大气圈与大气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把地面及大气看成一个整体,称为地气系统。对此系统所计算出来的热量收支差额,称为地气系统辐射差额,其中收入部分是地面和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支出部分为发射到宇宙空间去的地面和大气的长波辐射。下图为非洲地区地气系统年辐射差额量单位:Cal/(cm2min)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地气系统中的地面长波辐射的说法正确的是()A其收入主要来自于大气逆辐射B其支出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大气辐射C云层越厚,地面长波辐射越强D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2造成甲乙两地年辐射差额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经度位置 B气候状况C海拔高低

2、D沿岸洋流答案:1.D2.B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地面长波辐射的特征。地面长波辐射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支出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地表反射率。云层越厚,对太阳辐射削弱越多,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少,地面长波辐射越弱;地面温度越高,地面长波辐射越强。第2题,甲位于撒哈拉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较少;乙位于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降水较多,因此造成甲乙两地年辐射差额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状况。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3下列描述中,不符合上图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4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

3、地,最可能出现上图所示浮尘天气的是()答案:3.C4.D解析:第3题,本题考查扬沙和浮尘的形成过程,较易。根据某次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可知,乙地浮尘是由高空尘埃缓慢下沉并笼罩该地形成的,同时浮尘能够笼罩该地,与低空风速小有关,若出现大风天气,会使浮尘快速扩散消失,A描述合理;乙地沙尘来自甲地,被高空气流带到乙地上空并下沉,B描述合理;乙地为下沉气流,C描述不合理,故选择C;甲地沙源最终形成扬沙,被大风扬起,D描述合理。第4题,本题考查浮尘天气的形成条件,较难。根据某次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可知,浮尘天气的形成需满足以下条件:沙源地沙源充足、大风天气、有扬沙、天气晴朗,沙源地近地面形成低压,空

4、气上升运动使甲地沙在高空中被携带至乙地上空,在乙地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弱高压,且风力较小,不利于浮尘的扩散。依据上述的推测,A图乙地弱高压不显著,错误;B图中沙源地的低压不明显,错误;C图中乙地位于低压槽中,因此乙地应为低压,错误;D图中,北部具有低压中心,可形成沙源地,乙地位于高压脊,可形成弱高压,D正确。(2018安徽江南模考)下图为微信开启画面,图中引用的是地球的真实照片。该照片是1972年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航天员在距地球约45 000千米处拍摄的,此年份前后,地球上出现了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读图完成56题。5此日()A适逢我国农历端午节B地球公转速度较慢C昆仑站(802501S,77

5、0658E)看到绮丽壮观的极光景象D长城站(621259S,585752W)看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6此时印度半岛南部()A受西南季风影响,多雨潮湿B受西北季风影响,晴朗干燥C受气旋控制,风雨交加D受反气旋控制,晴朗干燥答案:5.D6.C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季节和日期的推断。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极大陆几乎全部为白昼,赤道辐合带云系主体位于赤道附近偏南的位置,推测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对应的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实际拍摄日期为1972年12月7日)。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我国农历端午节多在5月底6月初;昆仑站出现极昼现象,看不到极光;长城站没有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日出东南,日

6、落西南。第6题,印度半岛南部有明显的螺旋状云系(位于北半球且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为气旋。1972年前后地球上出现了较强的厄尔尼诺现象,印度洋水温异常偏高,当年12月份生成热带气旋属正常情况。(2018广东汕头期中)下面甲图中P地常年受某风带的影响。乙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简图。读甲、乙两图,回答79题。7图中P地气候类型属于()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8关于乙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EFGH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BE处山地雪线低于G处CE、G两处都是多雨区,但降水类型不同DF、H地貌景观不同,主要原因是蒸发量不同9若此时甲图部分地区受乙图中“三圈环流

7、”的F控制,则图中()AN地受西风影响,温暖湿润BN地受西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C海洋上等温线向南凸出D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答案:7.B8.C9.D解析:第7题,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分析材料可知,图中P地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故P地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第8题,乙图中,EFGH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E处纬度低,气温高,山地雪线高于G处;E、G两处都是多雨区,E处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多对流雨,G处受湿润的西风影响,多锋面雨,降水类型不同;F、H地貌景观不同,主要原因是气温、降水不同,即气候类型不同。第9题,根据纬度,乙图中F是副热带高气压带。若此时甲图部分地区受F控制

8、,则N地受副高影响,炎热干燥,A、B错;此时气压带风带南移,南半球是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C错,D对。(2018福建莆田联考)华北地区7、8月份降水量与同时期副热带高压脊线的纬度呈正相关。下表为连续4年7、8月份影响我国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及面积(单位:S10经度5纬度)统计表。读表,完成1011题。年份高压中心经度面积西界副热带高压脊线北界甲140E10S124E28N乙143E8S123E30N丙147E4S140E28N丁150E5S136E30N10.甲年份副高位置及面积如表所示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A寒潮 B梅雨C飓风 D伏旱11据材料可知,华北地区(

9、)A甲、乙年份降水量较多B甲、丙年份降水量较多C乙、丁年份降水量较多D丙、丁年份降水量较少答案:10.D11.C解析:第10题,本题考查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我国的锋面雨带始终在副热带高压以北,并且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相差510个纬度,甲年份时,副热带高压北界位于28N,所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会出现伏旱,D对。7、8月份北半球是夏季,长江流域没有寒潮,因此A错。当雨带移动到华北地区时,梅雨期已过,B错。飓风活动与副热带高压无关,C错。第11题,本题考查雨带与副热带高压的关系。副热带高压脊纬度高,偏北时,说明副热带高压的势力强,雨带到达北方早,在北方停留时间长,华北地区降水多,所以乙、丁年份降水量较多,

10、甲、丙年份降水量较少,C对,A、B、D错。二、综合题(共46分)12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22分)(1)请在虚线上用锋面符号绘出该地区的天气系统。(2)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_,在该系统的控制下,甲处的天气特点是_。(3)图中处的风向为_。处与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处,原因是_。(4)过若干小时,将受_(天气系统)影响,若此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_等天气现象。(选择填空)A天气晴朗 B大风C气温下降 D气温升高(5)图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中的_点。(6)图中、处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_处。答案:(1)如图(2)反气旋(或高压)晴朗少

11、雨(3)西北风地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4)冷锋B、C(5)(6)解析:第(1)题,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图中气旋东部偏南风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北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位于、之间),如图。第(2)题,据图可知:根据气压值知甲处为高压(反气旋),在高压控制下晴朗少雨。第(3)题,据图可知:图乙为低压,根据风向从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处吹西北风。处等压线稀疏,处等压线密集,所以处与处相比,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较大。第(4)题,根据处冷暖锋运动状况,处应受冷锋影响。冬季受冷锋影响易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所以B、C正确。第(5)题,北半球锋

12、面气旋是一个由西向东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旋涡,位于冷锋前,位于暖锋后,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区;位于冷锋后,位于暖锋前,属于冷气团控制地区。第(6)题,位于暖锋前属暖锋雨区,多连续性降水。13下图为2017年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4分)(1)图中丙地气压值的范围可能是_。(2)说出甲、乙两地此时的风向,比较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3)在图中A、B、C、D四条虚线处,可能形成锋面的是_和_,分别说明这两个锋面的性质和雨区的位置。(4)假如虚线C处代表的天气系统以50千米/时的速度向郑州方向移动,试描述郑州未来24小时的天气变化。(5)图示时

13、间最有可能是_(填“1月”或“7月”),此时全球大陆等温线弯曲情况如何?答案:(1)1 0001 005 hPa或1 0101 015 hPa(2)甲地为东北风,乙地为西南风;乙地风力大于甲地,因为乙地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3)CDC是冷锋,雨区在锋后(或在西北一侧);D是暖锋,雨区在锋前(或北侧)。(4)阴天,雨雪,风力加大,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之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5)1月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解析:本题主要依据等压线的数值进行风向、天气系统以及产生影响进行判断。第(1)题,丙外侧等值线的取值可能为1 005或1 010 hPa,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即可得

14、出结论。第(2)题,综合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即可得出风向,风力的大小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图上表现为等压线的疏密。第(3)题,锋面形成于低压槽,北半球符合“左冷右暖”规律。第(4)题,C为冷锋,描述天气变化时从气温、气压、大气运动和天气状况方面进行。第(5)题,陆地形成高压,依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为冬季,等温线向南弯曲。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河南月考)太阳散射辐射指经过大气分子、水蒸气、灰尘等质点的反射,改变了方向的太阳辐射。下图为阴晴天气下散射辐射的日变化。读图完成12题。1结合上图可知,一天中()A散射辐射越强,气温越高B散射辐射越强,温差越大C散射辐射越强,大气逆辐射越弱D散射辐射越强,大气能见度越差2导致图中阴天、晴天散射辐射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