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让幼儿健康成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795922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游戏,让幼儿健康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游戏,让幼儿健康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游戏,让幼儿健康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游戏,让幼儿健康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戏,让幼儿健康成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戏,让幼儿健康成长摘 要:教育太过于注重知识的技能的传授,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于是留给孩子玩的时间就少之又少,殊不知,过多的占用孩子玩的时间,其结果未必如老师家长所愿. 如何教育孩子已成为普遍的问题 . 其实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里就给我们很好的启示,郭橐驼种树就是顺应树之天性,来实现自身之习性. 对于人的教育何偿又不是呢?也应该顺其天性,孩子爱玩是其天性,游戏正是玩的表现,科学研究表明游戏能帮助孩子在获取知识时事半功倍,又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关键词:游戏; 幼儿 ; 健康成长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

2、因此我们要坚持游戏的原则,让幼儿在自由、愉快、活泼、充满情趣和幻想的活动中得到完满的发展,让幼儿在游戏中健康成长。一、注意游戏前的引发首先要从环境入手,为幼儿创设开放的、自主的环境,并注重环境的暗示性。如,所有的工具:剪刀、服装等都贴上标签,摆放在架子上。有利于幼儿自己取用 ; 提供适当的场地。其次,注意材料提供上的层次和创造性,尽可能提供充足、丰富、可塑性强、多功能性的材料鼓励孩子自己选择,让每个孩子都享有自己选择的权利,让幼儿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的教育功能。幼儿的游戏主要还是依据他们的现实生活,只要有“典型情景”,幼儿就会进入游戏的世界。如看到一只布娃娃,幼儿精神世界的妈

3、妈角色就激活了,特别是女孩儿就会产生佯装成人照顾孩子的愿望; 有白大褂和听诊器就自然联想到医生。因此,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图片观察、让幼儿与父母交谈、或者貌身体验成人的工作等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二、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在幼儿的游戏中还包含着丰富的认知成份,主要包括观察、想像、记忆、思维等,这些认知成份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言语和操作贯穿于整个过程,游戏活动中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不仅构成了游戏的前提条件,而且贯穿于游戏的整个过程,如在建构游戏中,幼儿会先对所提供的材料的颜色、形状、大小等进行观察,并思索“把它们做成什么?”然后边观察边操作,最后做成心目中想做的物品,可见,游

4、戏构成了发展儿童观察力的有效手段。在游戏中,幼儿的想像、思维也能得到充分拓展。三、利用多种游戏形式,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游戏有利于幼儿在自觉或不自觉中进行各种尝试,从而积累经验。我们成人要为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创造一定的条件,如为儿童提供充足的、丰富的、可塑性强的材料,保证足够的时间、创设宽敞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有情绪的参与。游戏的形式多种多样,作为教师应在组织幼儿进行各种游戏,使他们感受到快乐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不失时机地为幼儿创造想象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促进他们的发展。1. 幼儿在模仿和参与中获得满足。幼儿在努力探索“是什么”、“为什么”的同时,还力求将自己从生活中所获得的印象和体验再现出来,于是

5、模仿类游戏应运而生,此外模仿类游戏还为孩子提供了再造生活现象的机会。如幼儿喜欢玩建构游戏,他们利用积塑、积木、泥沙等材料将自己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建筑物、运动器具或动植物等物品再现出来。幼儿搭砌城堡、建造楼房、公路、花园等,在游戏中幼儿充满了想象力。偶尔教师的一个暗示或是主动的参与又会让幼儿将游戏情节自然扩展。每次玩都会有新的建构,也会尝试到新的快乐,获得新的满足。2. 幼儿在动手和操作中成长。在游戏中,幼儿的品德得到了培养。比如组织幼儿和家长一起参加亲子环保大赛。鼓励大家利用生活中废旧物品像易拉罐、果冻盒、各种小瓶盖、吸管、纸盒、环保袋等,通过想象制作各种物体。有的幼儿用长方形纸盒做大炮的身

6、体,用小瓶盖做轮子,用吸管做炮筒,这样一门大炮就做成了 ; 有的幼儿利用环保袋自制环保时装,穿上自己的杰作走在幼儿眼中的 T 型台上还真是让大家眼睛一亮。有时幼儿的作品也许在成人眼中几乎无法想象,看着也并不是很像,但即使不成形的作品在孩子的展示中也会津津乐道,因为操作的过程是愉悦的、令人振奋的,可见游戏中孩子们拥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游戏中孩子们在不断地成长着。四、教师,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作为一名好教师,不但是幼儿的老师,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去成为幼儿的朋友、游戏的伙伴。这不仅会使幼儿信任教师,愿意与教师亲近,把自己的想法、开心或不开心的事告诉老师,更有利于教师根据幼儿的个性、性格及所提供的信息来确

7、定适合本班幼儿的游戏内容,以最终达到教学目的。要善于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使幼儿的大脑皮层处于受刺激、兴奋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自身的心理、语言、形体等各方面首先进入角色,将游离在角色之外的幼儿吸引进来。游戏是美丽的梦想,是可以让每一个孩子兴味盎然的活动,没有功利,没有强加的任务,有的是孩子全身心的放松与参与。在幼儿结伴玩的游戏中,主要以观察为主,尊重个体在游戏能力上表现出的差异,尊重并认可幼儿的发现,尽可能多的鼓励、肯定幼儿的活动,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适时的以角色的身份引导幼儿参与游戏,以角色的身份、启发性的语言、有目的地提出建议,进行间接指导,在合作进行的小组游戏中,以组织者或评判者的身份进

8、行与教学要求有关的指导,并组织幼儿议论、交流,寻找在不同形式的游戏中,我分别以不同的角色身份进行指导,在幼儿个别玩的游戏中,一般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游戏,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提供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福禄倍尔认为游戏是一种能形成非常强大的力量的心灵沐浴,儿童时期的游戏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叶,对于儿童的未来成长具有雏形、模拟、预演的作用。游戏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孩子钟情于一项有成就感的“事业”,而不管这“事业”是大是小 ; 致力于一种有满足感的“生活”,而不论这“生活”是富有还是清贫,这“事业”、这“生活”便是游戏。崇尚自然、崇尚天性,让幼儿在游戏的世界中茁壮成长,这将是最佳的教育手段

9、和教育方法。参考文献1 井卫英,陈会昌 . 关于游戏与孩子发展的思考 J. 学前教育, 2002 , 4.2 郭立平,许冰泉,李琳. 游戏对于促进孩子发展的作用 J. 心理科学, 2001.3 闫守轩 . 游戏:本质、意义及其教学论启示, 2002, 5.4 熊英,赵永伟 . 游戏对智力开发的作用 J. 孝感学院学报, 2007 , 3.5 刘晓燕 . 游戏与孩子关于游戏的思考 J. 学前教育研究, 2001 , 5.作者简介王建清( 1975.06 ),女,籍贯: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 学历:大专;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现有职称: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学前教育。感谢 您的 阅读 ,祝您生活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