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795416 上传时间:2022-09-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摘要: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设置在道路旁的空地或绿化带用地上, 包括雨水口、弃流槽、下凹式绿地、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溢流井、雨水池、 雨水利用结构和排水井;雨水口内设有格栅、其内部具有供雨水短时间停留及作 沉砂池的容积空间,雨水口通过雨水管连通弃流槽;在弃流槽的顶部设有溢流口, 弃流槽通过弃流管连通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下凹式绿地低于路面,在下凹式 绿地下方设有透水回填层;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包括初期雨水储存池和处理湿 地,初期雨水储存池和处理湿地之间设有带布水孔的隔墙。本系统起到雨水减排、 缓排功能,减小城市雨洪径流量,降低城市雨洪灾害发生的概率,同时可以有

2、效 控制下游排水系统的建设规模,具有明显的生态环保效果,为解决城市缺水提供 新的途径。关键词:生态道路;雨水利用系统一、背景技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越來越频繁,极端降雨有偏多偏强的趋势,强 降雨形成的雨洪径流给城市带來极大的考验和环境冲击,给城市的正常生产生活 形成很大威胁。而雨水乂是宝贵的淡水资源,雨水受污染程度较轻,可以用于补 充地下水,经过简单的处理后还可以作为杂用水源。同时,降雨初期,由于雨水对地面的冲刷作用,会把地面积淀的污染物质携 带进入排水管网。因此,初期雨水的污染物浓度较高,所携带的污染物对排放水 体的污染也不容忽视,道路初期雨水对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因此,研究如何将 初

3、期雨水进行截留处理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目前,城市的道路两旁一般都设有绿化带,但这些绿化带目前主要是作为绿 化及景观作用,其地下空间还未被利用。如何利用好绿化带及其地下空间,是本 系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建设包括路面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和雨水综合利用等设施,既可以治理污染、 减小雨水径流补充地下水,乂可以开辟新水源等作用,具有鲜明的生态环保特征。 通过其职能控制结构,能进一步有效发挥其环保功能和实现雨水利用智能化控制。二、技术方案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该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用系统能把道路初 期雨水截留处理,并且降低雨水径流,削减洪峰,有效利用雨水,具有明显的生 态环保特征。生态道路抗冲击雨水利

4、用系统:设置在道路旁的空地或绿化带用地上,包括 雨水口、弃流槽、下凹式绿地、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溢流井、雨水池、雨水 利用结构和排水井;雨水口内设有格栅、其内部具有供雨水短时间停留及作沉砂 池的容积空间,雨水口通过雨水管连通弃流槽;在弃流槽的顶部设有溢流口,弃 流槽2通过弃流管连通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下凹式绿地低于路面,在下凹式 绿地下方设有透水回填层;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包括初期雨水储存池和处理湿 地,初期雨水储存池和处理湿地之间设有带布水孔的隔墙;初期雨水储存池连接 弃流管,处理湿地的出水通过穿孔管、湿地排水管和排水井连通市政雨水管;下 凹式绿地内设置若干个溢流井,溢流井的顶部设有进水

5、孔、该进水孔的高程高于 下凹式绿地而低于弃流槽的溢流口;溢流井通过进水管连通雨水池,雨水池连通 雨水利用结构;雨水利用结构包括供水泵、水阀和给水栓,供水泵设置在雨水池 内,给水栓设置在地面上、形成取水口;排水井设在下凹式绿地内或边缘,其顶 部设有进水孔,该进水孔高程高于溢流井的进水孔而低于弃流槽的溢流口,排水 井的出水口连通市政雨水管。进一步地,技术方案达到:1、在雨水利用结构中可以设有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可以设在地面上;在 雨水池内可以设置液位计,PLC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液位计的信号输出端,PLC 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供水泵的控制输入端、水阀的控制输入端,构成雨水回用的 智能控制结构。2

6、、在雨水利用结构中可以设有自动洒水喷头和控制阀,在绿地系统中埋设土 壤湿度感应器,土壤湿度感应器的输出端连接PLC控制器的一个输入端,PLC控 制器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控制阀的控制输入端。3、在初期雨水储存池的上方可以设有清掏口、以定期清掏池内的沉泥,在处 理湿地内设有填料层和湿地植被,填料层和湿地植被具备去除初期雨水中所含的 各种污染物质并满足排放水质要求的结构。三、附图说明图1系统的功能框图图2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四、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具有渗透功能的下凹式绿地、雨水池, 起到雨水减排、缓排功能,减小城市雨洪径流量,降低城市雨洪灾害发生的概率, 同时可以有效控制下游排水系统的

7、建设规模。2、与道路景观工程相适应,设置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初期雨水就地处理, 解决初期雨水的污染问题,大幅度减轻由于初雨径流造成的环境水体污染。而且 处理设施小型化,分散灵活布置,无控制设备,利用两场降雨间的长时间吸收处 理雨水,大幅度降低处理和维护成本。其初期雨水储存池和处理湿地的总有效容 积经过计算确定,在设计降雨强度之内,均能使每场降雨的初期污染物截留处理 达到要求后排放,超过设计降雨强度的降雨中也能截留处理绝大部分污染物,达 到用较省的投资取得较大的环境效益。3、设置具有渗透功能的下凹式绿地和初期雨水储存处理湿地,通过雨水下渗、 绿地吸附过滤和初期雨水处理,可以将道路上产生的污染物

8、截留,就地处理,达 到道路污染物质的极低排放,具有明显的生态环保效果。4、通过收集雨水,用于绿化、道路冲洗等杂用水,充分利用天然降雨作为水 源,为解决城市缺水提供新的途径。雨水的利用可以实现智能化自动控制,运行 安全可靠。五、结语由于水话源紧张局面越來越严重,雨水也是宝贵的受污染程度较轻的淡水资 源,经过简单的处理便可作为人们的杂用水,雨水利用不仅可以开辟新水源,节 约城市水资源,还能减小雨水地面径流量,降低发生雨洪灾害的危险,把洪水变 为造福人类的用水水源,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初 期雨水的污染物浓度较高,所携带的污染物对排放水体的污染也不容忽视,道路 初期雨水对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将初期雨水进行截留处理具有重要的生态环保 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