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二采区粉尘灾害防治安全设施设计(修改后)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795168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二采区粉尘灾害防治安全设施设计(修改后)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煤矿二采区粉尘灾害防治安全设施设计(修改后)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煤矿二采区粉尘灾害防治安全设施设计(修改后)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煤矿二采区粉尘灾害防治安全设施设计(修改后)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煤矿二采区粉尘灾害防治安全设施设计(修改后)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二采区粉尘灾害防治安全设施设计(修改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二采区粉尘灾害防治安全设施设计(修改后)(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粉尘灾害防治5.1 粉尘危害及防尘措施5.1.1 粉尘种类和危害程度分析1、粉尘的种类生产性粉尘按其性质一般分为以下几类:1)无机粉尘: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锰、铅、锌等;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2)有机粉尘:动物性粉尘,如毛、丝、骨质等;植物性粉尘,如棉、麻、草、甘蔗、谷物、木、茶等;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农药、有机染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3)混合性粉尘是上述各类粉尘,以二种以上物质混合形成的粉尘,在生产中这种粉尘最多见。由于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故按粉尘能否进入人体肺泡进行分类,粉尘分为以下两种:1)

2、呼吸性粉尘:粉尘能随呼吸进入人体肺泡,粒子直径一般小于10m。其中粒子直径小于5m的粉尘最易浸入肺泡,对人的危害最大。2)非呼吸性粉尘:粉尘粒子被呼吸道阻留,不能随呼吸进入人体肺泡,粒子直径一般大于10m。2、游离二氧化硅含量通过对粉尘致病因素的调查,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则引起尘肺病变的程度越重,病情发展速度越快,所以危害也越大。煤矿安全规程第739条规定: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浓度应符合下列要求。表5-1-1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标准表 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最高允许浓度(mg/m3)总粉尘呼吸性粉尘10103.510-502150-8020.58020.3

3、3、煤尘的爆炸性一采区生产时,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提供的M3、M8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两层煤煤尘均无爆炸性。根据安全规程(2011)第151条规定:新矿井的地质精查报告中,必须有所有煤层的煤尘爆炸性鉴定资料。生产矿井每延深一个新水平,应进行1次煤尘爆炸性试验工作。该矿井目前正在进行一采区生产,还未做二采区各煤层煤尘的爆炸性实验工作,故本设计暂按煤尘有爆炸性进行设计。建议矿方尽快请有资质单位进行煤尘爆炸性鉴定,以便于管理。4、粉(煤)尘的危害性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它能引起职业病,如尘肺(矽肺、煤肺)慢性中毒、皮肤病等,造成矿工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2)煤尘爆炸的危害。它严重威胁矿井安全

4、生产,煤矿井下一旦发生煤尘爆炸,能造成矿井严重的破坏和人员大量的伤亡。3)粉尘对机电设备、仪器仪表的危害。它能加速机械磨损、减少机械、仪器仪表的使用寿命和降低其检测精度。4)粉尘污染环境,破坏井下气候条件,使工作场所的能见度降低,工伤事故增加,工程质量下降。5、煤尘爆炸性指数及可靠性评价委托的煤样检测单位为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是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可的具有检测检验资质的单位。因此资料来源及报告结果数据基本可靠。5.1.2 防尘措施的确定1、煤矿产生粉尘的尘源地点1)采掘工作面;2)采煤工作面的进、回风巷;3)装载点及卸载点;4)主斜井、运输石门、二采区运输下山;5)地面储

5、煤场和排矸场地。6)溜煤眼及煤仓对以上产尘地点应采取喷雾洒水、安装防尘水幕、湿式作业、通风除尘、定期冲洗巷道等综合防尘措施。2、综合防尘措施1)减少粉尘的产生要将空气中的矿尘浓度降到安全标准以下,必须减少粉尘产生,减少粉尘产生的措施有二:一是减少生产过程中粉尘产生量的措施,即从降低吨煤产尘量或单位时间产尘量入手,降低含尘风流中的粉尘浓度。例如选用产尘量小的采掘设备;在可能的条件下减少炮眼数量及炸药用量等。二是预先或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某种抑制浮游粉尘产生措施(简称抑尘措施)。例如煤层注水或采空区灌水预先湿润煤体;湿式打眼;炮眼填塞水炮泥;放炮前后冲洗煤壁、岩邦;爆破喷雾、装岩(煤)洒水等综合防尘措

6、施。并以风、水为主,包括通风防尘、净化风流和个体防护等措施。井下所有巷道断面内的风速经验算均符合安全规程要求,充分减少粉尘飞扬。矿井设计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消防管路系统(包括地面构筑了一个400m3 专用消防洒水水池,池底标高1613,3003地面生活水池(池底标高:1615)消防水池、防尘水池、管路、水幕、喷嘴等),在需要防尘消尘的地点分别安装水幕或喷嘴进行降尘。2)降尘措施降尘措施就是采用喷雾方法将悬浮于风流中的粉尘降下来的措施,目前主要的降尘措施主要有净化通风、放煤口喷雾、湿式打眼、放炮使用水炮泥、放炮洒水、扒装喷雾等,主要应采取的降尘措施有:矿井必须健全防尘系统,配齐防尘设施,并随井下工

7、作面的变化而及时修正。所有采掘工作面必须按规定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在采掘工作面、装载点、转载点、提升运输等井下作业地点,均设自动喷雾洒水装置,且安装必须符合要求。以控制各产尘点的粉尘。水幕净化风流:净化水幕应安设在支护完好,壁面平整,无断裂破碎的巷道段内。一般安设位置:a矿井总入风流净化水幕:距井口20100m巷道内。b采煤回风流净化水幕:距工作面回风口20100m回风巷道内。c掘进回风流净化水幕:距工作面回风口3050m巷道内。d巷道中产尘源净化水幕:尘源下风侧510m巷道内。本矿的洒水降尘装置设置如下:1)喷雾装置设置(1)水幕风流净化水幕设置地点:A、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靠近上下出口50m内

8、;B、掘进工作面距迎头2030米处;C、装煤点下风侧1525m 处;D、胶带输送机巷道、刮板输送机巷及巷道;E、采区回风巷及承担运煤的进风巷;F、回风大巷、承担运煤的进风大巷及斜井。(2)喷雾喷嘴设置地点A、在井下掘进面设喷枪;采面每隔20m设一把喷枪。B、运输系统中的煤仓、溜煤眼、胶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等的转载点上均应设置喷雾防尘装置。2)自动洒水装置在胶带运输机滚筒处设DZS-63型自动洒水装置。3)排尘措施排尘措施是采用通风方法把悬浮于风流中的粉尘排出作业场所,或增大风量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得稀释而降低的措施。例如改善通风方式、方法和采用最佳排尘风速等。通风排尘风速要求如下:通风

9、系统要保证合理,风速要符合规程的规定,即掘进中的岩巷最低风速不得低于0.15m/s,煤巷和半煤岩巷不得低于0.25m/s,采掘工作面的最高容许风速为4.0m/s。及时调整和控制各巷道风速,防止因风速过小而不能及时带出空气中的浮尘和风速过大重新杨起落尘。4)除尘措施除尘措施是利用除尘器把风流中所含的粉尘集下来加以清除,使风流得到净化的措施。例如机掘工作面或锚喷、打眼及转载点等处的湿式或干式除尘器(捕尘器)除尘等,此外:防尘施工人员必须定期冲洗、冲刷巷道及采、掘工作面。即主斜井至运输下山每年至少刷白一次;运输巷及总回风巷至少每月冲刷一次积尘;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及其回风巷每周冲刷积尘二次;采煤工作面、

10、掘进工作面必须班班清扫粉尘。并每半年用石灰水粉刷一次。必要时,采掘工作面配备直读式粉尘测定仪,用以检测井下空气,及时发现粉尘浓度情况,以便采取防止措施。5)净化风流的措施:在采面、掘进工作面的防尘管路中设置洒水橡胶软管用于洒水防尘;在采面、掘进工作面设置水炮泥给水水针,给放炮用的水炮泥注水,作为放炮防尘;主要运输巷、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井底车场、回风联络巷、采煤工作面运输巷与回风巷、掘进巷道等都必须敷设供水管路。在采面运输巷、回风巷和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采面运巷转载点设置防尘支管和闸阀用于冲冼煤帮,在工作面运输巷、工作面回风巷和掘进工作面内每隔50m设置一个防尘支管(DN25)和闸阀,其

11、它巷道每100m设置一个的防尘支管(DN25)和闸阀,用于冲冼煤帮积尘。水幕设置方法: 设计在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靠近上下出口30m内、装煤点下风方侧1525m处、胶带运输机巷道、刮板输送机巷及巷道、采区回风巷、承担运煤的进风巷、回风大巷、承担运煤的进风大巷、斜井等处设置防尘净化水幕,水幕由DN573.5的无缝钢管(在水幕管上设置防尘喷雾器形成水幕)从其附近的防尘支管上接出;掘进面2030米处设置,局部通风机前20-30m的位置设置;另外,在各装载点、转载点下风侧20-30m的地点也应增设水幕。消防、防尘水池的储水量不得小于200m3。在生产用水池溢水标高下方200m3处安装水位自动报警断电装置

12、。当生产用水池水位高于溢水标高下方200m3时,水位自动报警断电装置报警及断电,水泵停止运行。当生产用水池水位低于生产用水池200m3水位标高时,水位自动报警断电装置动作,水泵起动运行正常供水。6)转载及运输防尘主要措施:在工作面刮板运输机转载点应喷雾洒水,中间每50m设一个防尘洒水闸阀。及时对井下的采、掘工作面进、回风巷、主、副井和回风井等巷道进行清洗。冲洗巷道由顶棚、两帮、巷道底部顺次进行,两帮冲洗还包括背板等处落尘在内,耗水量按巷道表面积2L/m2计算。在运输系统中的煤仓、溜煤眼、胶带输送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等的所有转载点上均应设置喷雾防尘装置。 在工作面运输巷、掘进巷的洒水管路中每隔

13、50m设洒水三通和阀门以便接管冲洗巷道,其余巷道每隔100m设一个三通和阀门。7)沉淀在巷道中的煤尘所采取的防尘措施:委派专人定期对沉淀在巷道中的煤尘进行清扫。定期对沉淀在巷道中的粉尘进行冲洗。8)降尘要求:采煤工作面采取粉尘综合防尘措施,落煤时产尘点下风测1015m处总粉尘降尘率应大于或等于85%;支护时产尘点下风测1015m处总粉尘降尘率应大于或等于75%;放顶时产尘点下风测1015m处总粉尘降尘率应大于或等于75%;回风巷距工作面1015m处总粉尘降尘率应大于或等于75%;掘进工作面采取粉尘综合防尘措施,钻眼工作地点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

14、,放炮15分钟后工作地点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95%,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0%。锚喷作业人员地点采取粉尘综合防尘措施,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煤仓,即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转载及运输环节应采取粉尘综合防尘措施总粉尘降尘效率应大于或等于85%。井下所使用的防、降尘装置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并有专人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9)个体防护措施个体防护是综合防尘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的一个重要方面,个体防尘措施是利用个人防尘用具把呼吸空气中的粉尘过滤下来,使工人吸入净化了的空气,或者采取由作业场所外部输送的清洁压风方式供工人呼吸。个体防护的防尘用具主要包括:

15、配带防尘风罩、防尘口罩、防尘面罩、防尘帽或压风呼吸器等,其目的是使佩戴者能呼吸净化后的清洁空气、又不影响正常工作。该煤矿可采用经济实用的防尘口罩作为其个体防护的措施,对长时间工作在采掘工作面等产尘大的地方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煤矿企业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对接触粉尘、毒物及有害物理因素等的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检查出的职业病患者,煤矿企业必须按国家规定及时给以治疗、疗养和调离有害作业岗位,并做好健康监护及职业病报告工作。体检时间间隔必须符合下列要求:1)对在岗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岩石掘进工种每2-3年拍片检查1次;混合工种每3-4年拍片检查1次;纯采煤工种每4-5年拍片检查1次。2)对离岗工人必须进行离岗的职业性健康检查。3)对接触毒物、放射线的人员每年检查1次。职业性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职业病治疗应由取得相应资格的职业卫生机构承担。4)期尘肺患者每年复查1次。疑似尘肺患者(0+):岩石掘进工种每年拍片复查1次、混合工种每2年拍片复查1次、纯采煤工种每3年拍片复查1次。有下列病症之一的,不得从事接尘作业:1)活动性肺结核病及肺外结核病。2)严重的上呼吸道或支气管疾病。3)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