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10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792854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10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10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10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10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10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10(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十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拿到这份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试卷的时候,忙碌而又充满希冀的期中考试已悄然而至了。1你现在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00分,你要在120分钟内完成所有答题。2正如你所见,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3考试结束时,你只需交上 “答题卷” 。相信你会在试卷上留下美丽的字迹!祝你成功!题 号一二三总分(一)(二)(三)分 数得分评卷人一、积累及运用(35分)1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汉字或拼音。(6分)tun 急 m 然 茅s 顿开 肇 祸 跻 身 擂 鼓2下面的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填入表中,并

2、加以改正。(4分) 潜移默化 威言耸听 摇摇欲坠 走头无路眼花潦乱 群星荟萃 陈词烂调 无动于衷错别字改 正3名句点击(8分)(1)梅须逊雪三分白, 。(2)东风不与周郎便, 。(3)_?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4)今夜月明人尽望,_?(5)_,江春入旧年。(6)苏轼水调歌头中表达天下离人美好心愿的诗句是: ,_。(7)对联俗称对子。它是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请你写出下面这副对联的下联。上联: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下联: 4阅读幼时记趣一文选段,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

3、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拟:_ 强:_ 徐:_ 唳:_ 5综合实践(4分)“十一”长假期间,老师布置同学们办一份以“亲近文学”为主题的小报。七年级(3)班的张东决定到你家与你合作完成,他妈妈以他贪玩为由,不让他去。张东请你打电话给他妈妈解释一下,你会对他妈妈说什么?(语言要求简明、连贯、得体。)(1)你对张东的妈妈说:_(2分)(2)事后,你们在一起办报,你和张东会设置哪几个栏目?请写出其中的两个栏目名。A_ B_(2分)6.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4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为了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收到“小康看健康,健康护小康

4、”的目标,无锡市滨湖区滨湖街道积极倡导“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生活方式。主要解决人们膳食不平衡和运动不足,从而遏制目前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1)文中有一处词语搭配不当,这个词语是:_,应改为:_。(2)文中有一个句子成分残缺,这个句子是:_,应改为_。7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下列问题。(5分)当刚才那只“大密苏里号”在阳光下干活,累得大汗淋漓的时候,这位离了职的艺术家却在附近的阴凉下,坐在一只木桶上,跷着二郎腿,一边大口大口地吃着苹果,一边暗暗盘算如何再宰更多的傻瓜。这样的小傻瓜会有许多。(1)在这个片断中,“大密苏里号”指_,“离了职的艺术家”指_ (横线上填人名)。(

5、2)这个片段出自小说_,请用简要的语言概述与这段文字相关的故事情节:_(不少于40字。)得分评卷人二、阅读理解(35分)(一)截竿入城(10分)鲁有执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释鲁:鲁国,现在的山东省南部一带。执:拿着,握着。 计无所出:想不出办法来。俄:一会儿老父(f):古代称年老的男子。 但:只,只是。遂:于是,就。8试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初竖执之 之:_何不以锯中截而入何:_ 以:_吾非圣人非:_9翻译下面这句话。(2分)何不以锯中截而入?_ 10文中的老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试

6、结合人物语言分析。(2分)_(二)忽略(15分)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在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沐浴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的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会长出瓜苗来。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地说:“妈妈,看,花盆

7、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结小西瓜给我吃的。”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不要过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眼睛,“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它们的。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身后是孩子表现出的坚定和信心。一天下午,孩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向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炫耀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的一声哭了。之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小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紫

8、罗兰的生长,那些个小东西,别管了。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终究没拔。这也是个生命呀,孩子想。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中有一枝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上街,给你买冰淇淋。”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孩子呆呆地望着花

9、,觉得心里空空的。11母亲和孩子对小瓜苗的态度有什么不同?(2分) 12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忽略”?(2分) 13揣摩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或短语,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 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着眼睛 14老师为什么给孩子满分?母亲又是怎样看待孩子的满分的?她们的区别在哪里?(3分) 15文章最后一句话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情?(2分) 16联系全文的内容说说标题“忽略”有什么含义?(2分) (三)话说重阳(10分)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关于重阳节的名称,据魏文帝曹丕说,我国古代以“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以前陶渊明就说是“举俗爱其名”的佳节。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zhy),以求长寿。重阳节民间还有登高的风俗,所以又叫“登高节”,相传始于东汉。重阳节之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