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792423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静脉输液和输血技术一、考试重点1静脉输液和输血是利用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将大量无菌溶液、药液或血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2静脉输液法常用于补充血容量、补充水和电解质、供给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能量、解毒、控制感染、利尿消肿等。3常用的输液溶液有晶体溶液、胶体溶液和静脉高价营养液等。晶体溶液常用来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衡,胶体溶液常用来增加血容量、提高血压。常用的晶体溶液有葡萄糖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甘露醇等。常用的胶体溶液有右旋糖苷、羟乙基淀粉(706代血浆)、5%白蛋白和血浆蛋白等。常用的静脉高价营养液有氨基酸、脂肪乳等。4静脉输液的方法包括周围

2、静脉输液法、头皮静脉输液法和颈外静脉输液法。周围静脉输液法包括密闭式输液法(常用)和开放式输液法(不常用)。5选择静脉的原则是:选择粗直、光滑的周围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长期输液者,要注意保护和合理选用静脉,一般从远端小静脉开始。6三松包括:松止血带、松调节器、松拳(嘱病人)。7滴速调节的原则:一般成人约4060滴/min,小儿2040滴/min。但亦需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及药物性质调节,对患有心、肺、肾疾病的病人,老年患者,幼儿及输入高渗盐水、含钾或升压药的病人,务必谨慎,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可适当加快。8输液速度计算方法:滴速/min=输入液量每毫升相当系数(常用1m

3、l=15滴)输液时间(min);输液时间(min)=输入液量每ml相当系数(常用1ml=15滴)滴速/min。9头皮静脉输液常选择颞浅静脉、额静脉、耳后静脉、枕静脉。10颈外静脉输液法适用于需长期输液而周围静脉不易穿刺者;周围静脉衰竭需测量中心静脉压的危重病人;静脉高价营养输液者。颈外静脉的穿刺点即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联线上1/3处,颈外静脉外侧缘为进针点。11常见的输液故障有溶液不滴、滴管内液面过高、滴管内液面过低、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引起药液不滴的原因有针头滑出血管外、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针头堵塞、压力过低、静脉痉挛。12输液反应包括: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静脉炎、空气栓塞。发

4、热反应是最常见的输液反应。空气栓塞是最严重的输液反应。掌握四种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预防措施。13静脉输血法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是急救和疾病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常用于补充血容量,增加心排出量,提高血压,促进血液循环,如用于失血、失液引起的血容量减少或休克的病人;增加血红蛋白,促进携氧功能,如纠正贫血;供给各种凝血因子,有助于止血,如治疗凝血功能障碍;增加白蛋白,如纠正低蛋白血症,维持胶体渗透压,减轻组织渗出和水肿。14成分输血:将血液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加工,分别制成高浓度、高纯度、高效能的血液制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治疗需要输入相应的成分,称为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是输

5、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15血液制品可分为全血和成分血。常用的血液成分制品有:红细胞制剂(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浓缩血小板悬液,浓缩白细胞悬液,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血浆)和其他血液制品(5%白蛋白液、纤维蛋白原等)。16输血的方法有2种:间接输血法、直接输血法(不常用)。17“三查八对”:“三查”即查血制品的有效期、血制品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即病人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和剂量。18输血时应注意:根据输血申请单采集血标本,一次只为一位病人采集。禁止同时采集两位病人血标本,以避免差错。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操作程序,输血前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

6、输入。认真检查血制品质量。输入血液内不得随意加入其他药品,以防血液变质。加强输血过程中的观察,特别是输血开始后1015min内。19输血反应包括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和大量输血后反应。大量输血后反应包括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掌握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预防措施。 20大量输血:一般指在24h内紧急输血量大于或相当于病人体内的总体血容量。常见有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出血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等。枸橼酸钠中毒反应常与大量输血后血钙下降有关,由于大量输血随之输入大量枸橼酸钠,如肝功能不全者,枸橼酸钠尚未氧化时即和血中游离钙结合

7、而使血钙下降,以致凝血功能障碍,毛细血管张力减低,血管收缩不良和心肌收缩无力等。表现为手足抽搐、出血倾向、血压下降、心率缓慢、甚至心跳骤停。二、练习题(一)概念题1静脉输液和输血 2成分输血 3溶血反应 4大量输血 5“三查八对”(二)填空题1静脉输液和输血是利用的物理原理将大量无菌溶液、药液或血液直接输入的方法。2分子量小,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短,可纠正体内电解质失衡的一类溶液是 。3分子量大,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长,对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有显著效果的一类溶液是 。4输液时,一般成人的滴速是 ,小儿 。5头皮静脉输液,穿刺时沿静脉 方向。6临床上,常用的小儿头皮静脉有 、额静脉、 、枕静脉。7颈外

8、静脉穿刺时,取下颌角与 中点联线上1/3处,颈外静脉外侧缘为进针点。8输液时,“三松”包括松 、 嘱病人松拳。9发生空气栓塞时,应置病人于 和 位。10输液过程中出现发热反应,常因为输入了 。11发生静脉炎时,输液部位沿静脉走向出现 。12在输液过程中,发生了肺水肿,此时,应置病人于 位。13静脉输液的溶液根据分子大小可分为 和 两大类。14取血时的“三查”指的是查 、血制品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指的是对病人的床号、姓名、住院号、 、血型、 、血制品种类和剂量。15输血前须经 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16正常血液分两层,上层血浆呈 ,下层红细胞呈红色,两者之间界限清楚,无凝块。17输血

9、开始15min内,滴速调节应为 滴/min。18输入两袋以上血液时,两袋血之间需输入少量 。19 是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也是输血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常见的大量输血后反应有循环负荷过重(肺水肿)、 、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等。21考虑需输血时,对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较多者,可采用 法。22 考虑需输血时,对体质好的病人,估计手术范围大、失血量多,可采用 法。23输血反应包括发热反应、 、 和大量输血后反应。24取血后,不剧烈震荡血液,以免 被大量破坏造成 。25根据输血申请单采集血标本,一次只为 病人采集。26将血液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加工,分别制成高浓度、高纯度、高效能的血液制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治疗

10、需要输入相应的成分,称为 。27备血时,根据医嘱抽取血标本,填好输血申请单送血库做 鉴定和 试验。28取血时,凭取血单与血库人员进行 ,核对后签名。29大量输血一般指在24h内紧急输血量大于或相当于病人 。常见有 、 和枸橼酸钠中毒反应等。30溶血反应时,给予 静脉滴入,碱化尿液,以减少肾小管结晶形成。31直接输血时,为防止凝血,每副注射器应抽吸 备用。32我国人民99%以上Rh因子呈 。33枸橼酸钠中毒反应常与大量输血后 有关。34溶血反应时,出现腰背部疼痛,是由于 凝集成团,阻塞部分小血管所致。35溶血时,出现酱油色尿,是由于凝集的红细胞发生溶解,大量 散布到血浆中所致。(三)选择题1下列

11、哪种溶液不是晶体溶液A5%葡萄糖 B0.9%氯化钠 C5%碳酸氢钠 D白蛋白 E甘露醇2静脉输液的目的不包括 A纠正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B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 C补充营养,维持能量 D输入药物,治疗疾病 E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3下列哪种溶液不是胶体溶液 A中分子右旋糖苷 B低分子右旋糖苷C5%白蛋白 D氨基酸 E706代血浆4下列哪种溶液可用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血容量 A中分子右旋糖苷 B氨基酸 C脂肪乳 D甘露醇 E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下列属于晶体溶液的是 氨基酸 右旋糖苷 5%碳酸氢钠 白蛋白 甘露醇 A B CD E6具有利尿脱水作用的晶体溶液是 A10%葡萄糖 B0.9%

12、氯化钠 C5%碳酸氢钠 D白蛋白 E20%甘露醇7用于补充电解质的晶体溶液是 A10%葡萄糖 B0.9%氯化钠 C5%碳酸氢钠 D白蛋白 E20%甘露醇8纠正酸中毒时常选用A5%碳酸氢钠溶液 B复方氯化钠 C复方氨基酸 D中分子右旋糖酐 E低分子右旋糖酐9静脉输液时,输入5%碳酸氢钠的目的是A扩充血容量 B供给电解质 C调节酸碱平衡 D维持胶体渗透压 E改善微循环10关于静脉输液的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B调节凝血功能C补充营养,维持能量 D输入药物,治疗疾病E增加循环血量,维持血压11具有改善微循环作用的溶液是A低分子右旋糖酐 B0.9%氯化钠 C50%葡萄糖 D复

13、方氯化钠 E浓缩白蛋白12中分子右旋糖酐的主要作用是A补充葡萄糖 B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 C维持酸碱平衡 D改善微循环 E扩充血容量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5%葡萄糖溶液可用来补充水分和热能 B5%碳酸氢钠溶液可用于调节酸碱平衡 C5%白蛋白可用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D甘露醇可用来增加血容量 E低分子右旋糖苷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14下列哪种溶液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A低分子右旋糖酐 B09%氯化钠 C50%葡萄糖 D复方氯化钠 E浓缩白蛋白15静脉输液所利用的物理原理是A血液流动 B液体静压作用 C静脉压作用 D负压作用 E正压作用16输液时,排尽输液管内的空气,是为了 A冲洗管 B防止发生空气

14、栓塞C检查输液器是否通畅 D检查有无针头堵塞 E以上都对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输液前应将病人当日液体全部配好 B连续输液时,需12h更换一次输液器 C消毒时,用2%碘酊和50%乙醇消毒 D见回血后用胶布固定针头 E以上都错18在输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B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C选择静脉时从近端到远端 D输液前排尽输液管内的空气 E两瓶药物之间若有配伍禁忌需用盐水冲管19下列关于输液的操作,错误的是 A输液前应核对好药物 B长期输液者,从近端到远端使用静脉 C巡视时,耐心听取病人主诉,解答病人疑问 D调节滴速时,要评估病人的年龄 E以上都对20某患儿,6个月,输入0.

15、9%盐水100ml,青霉素80万单位(1ml=15滴),护士应将滴速调节为A10滴/min B30滴/minC50滴/min D60滴/min E100滴/min21某患者,20岁,心肺功能良好,因腹泻而严重脱水,给予大量补液,护士应将滴速调节为A20滴/min B30滴/minC40滴/min D50滴/min E60滴/min222000ml液体要求10h匀速输完(1ml=15滴),滴速是多少A30滴/min B40滴/minC50滴/min D55滴/min E60滴/min23某患者,高血压级,静脉持续给予降压药物,护士应将滴速调节为A20滴/min B40滴/minC60滴/min D80滴/min E100滴/min24某患者,急性心力衰竭,为其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