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期雨季施工方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78843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期雨季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夏期雨季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夏期雨季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夏期雨季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夏期雨季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夏期雨季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期雨季施工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11.1 编制依据11.2 编制原则11.3 编制目的21.4 编制范围2第二章 工程概况32.1 工程概况32.2 地形、地貌、气候特征3第三章 施工方案33.1 夏期施工定义33.2 施工准备阶段33.2.1 原材料温控措施33.2.2 施工配合比调整43.3 混凝土拌合43.4 混凝土运输53.5 混凝土浇筑53.6 混凝土拆模63.7 混凝土养护63.7.1 养护方案63.7.2 温控记录73.7.3 注意事项73.8 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83.9 大体积混凝土夏季施工措施83.10 其他9第四章 安全质量保证措施94.1 夏季高温季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94.2 夏

2、期施工防洪措施104.3 夏期防强降雨和雷电天气措施124.4 夏期施工临时设施安排措施124.5 其它夏期施工措施124.6 夏期施工安全措施13第五章 夏期施工应急预案145.1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45.2 信息报告程序145.3 主要危险源分析155.4 处置措施155.5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15 / 夏期高温、雨季施工方案第一章 编制说明1.1 编制依据(1)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10); (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 9603-2015);(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

3、010241号);(6)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7)扬州地区气温、气象资料;(8)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有关管理规定;(9)现场勘察、调查取得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当地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及交通运输条件;近年来铁路、客运专线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国内外相关高速铁路的施工工艺及科研成果。1.2 编制原则(1)遵循招标文件的原则。严格按招标文件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信息化管理等目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使业主的各项要求均得到有效保证。(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认真阅读

4、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实施方案,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3)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按照铁路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从制度、管理、方案、资源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施工安全,服从业主、监理工程师的监督检查,严肃安全纪律,严格按规程办事。 (4)遵循“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原则。借鉴国内外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中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项目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经验,充分应用“四新”成果,配备精干高效的技术骨干力量和专业化的施工作业队伍,充分发挥科技在施工生产中的先导保障作用。(5)遵循环境保护与施工生产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的

5、原则。(6)遵循ISO9000、ISO14000、QHSAS18000系列管理标准的原则。确保质量、安全、环境三体系在本项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和可控状态。1.3 编制目的为加强夏期混凝土的现场施工指导,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因原材料、施工工艺等原因导致混凝土早期开裂和收缩变形,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特编制此方案。1.4 编制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LZZQ-7标段起讫里程为:DK229+248.61DK245+291.17,标段全长16.043 km及淮扬联络线、淮泰联络线桥梁施工。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2.2 地形、地貌、气候特征 地形地貌及自然环境条

6、件:本区地貌单元类型为里下河冲湖积平原区,沿线地貌单元单一,地势平坦开阔,地形略有起伏,区间地形地貌以农田为主,地势低平,耕地地面高程2.06.5m。汛期在69月,6至7月份冷暖气团相遇,形成连续阴雨天气。7至9月份多受台风影响,常造成来势迅猛的大暴雨。汛期总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55%67%以上。地质:本区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Q4al+l)冲湖积及第四系上更新统(Q3al)冲湖积、冲积形成的黏性土及砂土。特殊岩土主要有软土,为鱼塘底淤泥及局部分布的暗塘土,厚度约0.12.0m。水文:本区地表水发育,水网发达,沟渠纵横,跨越相对较大的河流为邵关自灌总渠、十里长河、西水河、双锦河、邵仙河、高水河

7、、金湾河等,形成时间较早,主要用于防洪、灌溉,水位及流量受季节影响较大。第三章 施工方案3.1 夏期施工定义当昼夜平均气温超过30时,混凝土施工应按夏期施工办理。按照历年江都本地气象资料,夏期混凝土工程施工暂定为7月9月,可根据气温进行调整。3.2 施工准备阶段3.2.1 原材料温控措施(1)水泥夏期施工时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严格控制水泥细度及尽量降低对水化热影响较大的C3A的含量;水泥使用有一定休整期和冷却降温时间的储存水泥,严禁使用刚进场的高温水泥,以防止其安定性、初凝时间不合格;水泥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水泥温度或防止水泥升温,散装水泥运至拌和站注入仓罐储存后,当气温过

8、高时应采取人工喷淋仓罐外壁的方式进行降温,水泥进入搅拌机的温度不大于40。矿物掺合料采用专用库房存放,并进行通风防潮处理。(2)粗细骨料粗细骨料必须放入带棚盖的料仓中存储,必要时在砂石料堆上喷水降温,以便降低原材料进入搅拌机的温度。(3)拌合用水拌合用水尽量采用深井冷水,当温度过高时,在拌和水中加碎冰冷却。(4)原材等温度测试混凝土拌合前应对混凝土原材料、拌合物、环境温度进行测试。3.2.2 施工配合比调整根据不同的施工环境和工程结构(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适当调整夏期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采用高减水率且缓凝型的复合型外加剂,改进粗细骨料级配等技术措施,降低水化热和延缓水化热的发展。进行配合比调整时

9、注意进行坍落度(包括扩展度)损失试验、凝结时间试验和强度试验。3.3 混凝土拌合混凝土搅拌站的料斗、皮带运输机、搅拌机等设备采取遮阳降温措施,混凝土拌合时尽量选择一天中气温较低(傍晚或夜间)的时段进行,以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并尽量缩短混凝土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最高不超过30。混凝土拌合前,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并对环境温度、胶体、骨料及水等进行温度量测,对混凝土出机温度进行推算。首盘混凝土出机时,及时对拌合物坍落度、含气量、出机温度、水胶比等进行测定,判定是否满足要求,以指导后期混凝土的拌合。新拌混凝土的温度计算参照ACI305委员会报告

10、中提出的公式:式中:T为新拌混凝土温度;TW为用于拌和的冷水温度;Wc为水泥重量;W为含有水分的骨料重量;Ta为骨料的温度;Tc为水泥温度;Wa为干的骨料重量;WW为拌和水重量;Wi为冰的重量;Ti为冰的温度。施工中通过实际测温(不同部位)或水化热计算分析,确定合理的混凝土温度控制参数。施工时做好原材料、气温测试数据记录资料。3.4 混凝土运输夏期施工应确保混凝土运输能力和搅拌能力相匹配,以保证浇筑工作的连续性,防止砼体出现施工缝。混凝土料斗采取防晒隔热措施,并尽可能减少混凝土的等待时间。气温较高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应经常测定混凝土坍落度的损失情况,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混凝土配比、出机温度、运输

11、时间、运输方量以及混凝土现场滞留时间,确保混凝土入模坍落度。3.5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尽量选择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混凝土入模前温度不得高于30,模板和钢筋温度均不宜超过35,如模板和钢筋温度过高时,则需采取遮阳降温等措施,避免模板、钢筋和新浇筑混凝土直接受阳光照射。浇筑前做好充分准备,备足施工设备,确保混凝土连续浇筑。混凝土从搅拌机到入模的传递时间及浇筑时间要尽量缩短,并尽快开始养护。夏期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浇筑时间不宜超过6小时。夏期施工时在混凝土浇筑地,对拌合物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水胶比、泌水率等进行测定,不符合要求时禁止入模。梁体浇筑时斜向分段、水平分层、连续浇筑、一次成型。在混凝

12、土浇筑前应通过实验确定在最高气温下混凝土分层浇筑的覆盖时间并在浇筑过程中严格执行。不合格混凝土处理: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应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坍落度等指标,不合格混凝土应做弃方处理,清理出场外。3.6 混凝土拆模(1)当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非承重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后,方可进行拆模,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和环境温度之差不得大于15。模板拆除采用汽车吊配合人工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拆除期限应根据结构物特点、模板部位和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来决定。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受损时,方可拆除。拆除后,应将模板表面灰浆、污垢清理干净,并维修整理,在模板上涂抹脱模剂

13、,等待下次使用。拆除后应对现场进行及时清理,模板堆放整齐。(2)通过对梁体同条件养护试件进行抗压试验,当简支现浇梁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时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时,拆除梁体端模、腹板内外侧模。当简支现浇梁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且不小于7天龄期,张拉预应力筋,完成压浆作业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进行梁体底模、内箱顶模板拆除工作。(3)拆模时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4)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如需拆模,应采取适当的隔热措施,防止混凝土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而产生裂纹。3.7 混凝土养护3.7.1 养护方案(

14、1)承台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防止表面水分蒸发。暴露面的保护层混凝土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搓压表面,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此时应注意覆盖物不宜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喷淋洒水或通蒸汽等措施进行保湿、潮湿养护。混凝土去除表面覆盖物或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蓄水、浇水或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并保证养护时间满足要求。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土工布等材料将暴露面混凝土覆盖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将保湿材料包覆完好。包覆期间,包覆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

15、包覆养护时间。在养护时间,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温差不得大于15。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养护期间混凝土的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的温差不宜超过2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制定严格的养护方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满足设计要求。(2)墩台拆模后立即以塑料薄膜对整个墩身进行包覆,采用透明胶带进行贴缝,外部采用绳子进行捆绑加固,并进行滴水保湿养护。优先采用蓄水养护方法,连续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后的12天,应保证混凝土处于充分湿润状态,并应遵守养护龄期14天的要求,且不宜少于7天。(3)梁体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等指标的测定主要依靠检测混凝土试件来实现,并以此作为箱梁施工挠度控制计算的主要依据,因此必须重视试件的制作、养护。混凝土试模使用前要整修并检验合格,混凝土取样严格按试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用振动台振捣均匀密实,试件组数除满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梁体张拉检查用的试件,要存放在梁顶上与其同条件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初凝后,在混凝土外露面覆盖一层毛毡并在整个混凝土面洒水保证毛毡含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