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线技术交底记表范本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788045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记表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记表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记表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记表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记表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放线技术交底记表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放线技术交底记表范本(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交底记表C1-3编号工程名称白沟副食品批发商城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分项工程名称施工测量交底提要交底内容:测量放线1. 测量放线的步骤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技术交底记表C1-3编号工程名称白沟副食品批发商城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分项工程名称施工测量交底提要交底内容:2.为保证整个建筑物定位的正确,首先对甲方提供的红线桩及水准点进行校核。从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引3个高程控制点以控制各栋号楼0.000 标高点,高程点按规范做法妥善保护。建立平面控制方格网根据建筑物及场地特点,测设“井”字型方格进行楼大角控制及轴线控制。控制桩点按规范做法妥善保护,桩用

2、铁预埋件做成,桩点处打1.5 孔嵌入铜电线芯,桩位应进行编号并有防雨措施。对钉桩(红线桩)进行复测,(包括水准点)确定建筑物位置。监理单位现场复测验收确定轴线控制网桩位,基础放线各楼层放线确定建筑物位置。监理单位逐层验线,测量竣工报告监理单位验收.钢筋棍桩板距结构外墙皮线6m, 做楼大角控制桩及轴线控制桩,控制桩轴线形成控制方格网。基坑开挖时,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进行槽底抄平。在护坡底测设一条标高控制线,作为槽内标高基准。零米以上采用激光铅直仪按内控法进行竖向轴线传递。高程的控制由现场内引测的水准点进行标高传递。在结构施工测量中,按装饰工程要求将装饰施工所需的控制点和线及时弹在

3、墙和板上,作为装饰工程施工的控制依据。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技术交底记表C1-3编号工程名称白沟副食品批发商城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分项工程名称施工测量交底提要交底内容:3. 定位原则:根据甲方委托测绘院提供角桩点,向外做出角桩引桩,定出场区平面控制网,再由平面控制网定出建筑物的主要轴线控制桩。4. 定位方法:用经纬仪根据盘左盘右取中的原则,及钢尺量距的方法(量距误差小于1/10000;测角误差小于20)定出角桩引桩,具体方法为在定位桩点上安置经纬仪,后视对面同轴桩点,倒转望远镜,定出该轴线的延长线,用钢尺配合在量出距外墙皮7.000m 的地方钉上桩位作为建筑物的角桩引

4、桩。引桩确定后应按规范妥善保护。5.0.000mm 以下施工测量:5.1基坑开挖时,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进行槽底抄平。在坡底测设一条标高控制线,作为槽内标高基准。5.2基础放线:工程定位、定高后,根据主要轴线控制桩放出建筑物的轮廓线及挖槽线,根据施组开挖放坡要求进行基础开挖。开挖时,应注意对控制桩的保护。在基础开挖接近设计深度时,在各大角控制桩点上安置仪器,后视对面同轴桩点,将这些点精确超测至槽底土面上,并精确测定各主轴线,检查各主轴线间距,根据所测的轴线特别注意校核图纸尺寸不能算错与轴线的关系。当垫层混凝土施工完后,用上述相同的方法,投测主轴线,同时严格检查主轴线之间的尺寸根

5、据投测的主轴线在垫层上放出保护墙的控制线。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技术交底记表C1-3编号工程名称白沟副食品批发商城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分项工程名称施工测量交底提要交底内容:5.3底板放线:防水及其保护层施工完毕后在各大角控制桩点上安置仪器,后视对面同轴桩点,将这些线精确投测至保护层面上,并精确测定各主轴线,检查各主轴线间距,合格后再放出其他的细部轴线作为底板钢筋绑扎的依据。5.4地下墙体及顶板放线:底板施工完毕后在底板上精确投测出主轴线的位置,并严格检查主轴线的投测尺寸,主轴线放线完毕后,根据主轴线的位置放出墙体控制线、门窗洞口细部尺寸线、柱子尺寸线以及距墙皮20cm

6、 墙体模板控制线,地下墙体施工完毕后在墙体上弹出1m 标高线和顶板支模300mm 控制线来控制顶板支模。5.5 正负零以下标高控制以现场引测的高程控制网的标高为依据,用塔尺或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基坑内,以此标高为依据进行槽底抄平工作,并在槽边四周设置标高控制线,作为槽内标高基准,以此来控制开挖深度和垫层及防水保护层厚度。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部署,槽底抄平工作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机械挖土,标高抄至距槽底30cm 处,第二次进行人工清槽,将标高抄至设计标高,必须严格控制标高,不能超挖。6. 结构施工测量6.1结构施工到0.000 后先校测一遍各控制桩,合格后进行轴线投测和轴线传递。在结构施工中所

7、搭设的脚手架和安全网难免会遮挡视线,给投测带来很大的困难,且现有仪器放大倍率、投测精度均很难满足要求。因此,零米上结构至三层采用层采用外控法施工。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技术交底记表C1-3编号工程名称白沟副食品批发商城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分项工程名称施工测量交底提要交底内容:高层施工测量考虑采用激光铅直仪按内控法进行竖向投测,既可以解决上述困难,同时还可以大大节省工作时间,提高投测精度,如图所示。结构施工时,在顶板混凝土内埋置测量标志,同时在各层顶板上预留:250mm250mm 洞口。施工层的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方法是:首先在三层主轴线控制点位上架设铅直仪,将各个控制点位

8、置精确投测至施工层后,在施工层主轴线控制点加设经纬仪,后视同轴线的另一个控制点以后,用经纬仪控制方向,钢尺精确量距进行主轴线投测。主轴线投测完毕检查无误后,根据主轴线测放细部墙线、门窗洞口线以及模板控制线。墙体模板拆除后,在墙上弹出500mm 线和顶板支模20mm 顶板模板控制线以及顶板模板上口模板线。楼层平面每个流水段为一个测量控制单位,每个单位内控主轴线均布置成“井”字形。6.2 高程的控制可由现场内的高程网中的水准点进行标高传递。定出首层正负零米以后,用水准仪抄出500mm 线弹出在外围墙或柱上,作为标高传递用。结构施工层用钢尺从三个不同位置向上传递高程,精度应符合施工测量规程的规定,即

9、每层限差 3mm,总精度1/6000,根据传递上来的标高用水准仪精确测投1m 线弹在结构墙和柱上,作为施工中控制竖向高度的依据。6.3 建筑物大角垂直度的控制:首层墙体和柱施工完毕后,分别在大角两侧20cm 处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框柱弹出一条轴线,框柱弹出一条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技术交底记录C1-3编号工程名称白沟副食品批发商城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分项工程名称施工测量交底提要交底内容体支模板的控制线,上一层支墙体模板时,以此200mm 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垂直线上,如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

10、物大角的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在2以内。边线标划在外墙面上的各层窗洞口两侧,弹出竖向控制线,窗口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上。预留:250mm250mm 洞口。施工层的主轴线的竖向投测方法是:首先在三层主轴线控制点位上架设铅直仪,将各个控制点位置精确投测至施工层后,在施工层主轴线控制点加设经纬仪,后视同轴线的另一个控制点以后,用经纬仪控制方向,钢尺精确量距进行主轴线投测。主轴线投测完毕检查无误后,根据主轴线测放细部墙线、门窗洞口线以及模板控制线。墙体模板拆除后,在墙上弹出500mm 线和顶板支模20mm 顶板模板控制线以及顶板模板上口模板线。楼层平面每个流水段为一个测量控制单位,每个单位内控主

11、轴线均布置成“井”字形。7. 高程的控制可由现场内的高程网中的水准点进行标高传递。定出首层正负零米以后,用水准仪抄出500mm 线弹出在外围墙或柱上,作为标高传递用。结构施工层用钢尺从三个不同位置向上传递高程,精度应符合施工测量规程的规定,即每层限差 3mm,总精度1/6000,根据传递上来的标高用水准仪精确测投1m 线弹在结构墙和柱上,作为施工中控制竖向高度的依据。8. 建筑物大角垂直度的控制:首层墙体施工完毕后,分别在大角两侧20cm 处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框柱弹出一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技术交底记录C1-3编号工程名称白沟副食品批发商城交底日期施工单位北京韩建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分公

12、司分项工程名称施工测量交底提要交底内容条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体支模板的控制线上一层支墙体模板时,以此200mm 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垂直线上,如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垂直度控制在2以内。边线标划在外墙面上的各层窗洞口两侧,弹出竖向控制线,窗口横向控制线用钢尺传递,并弹在墙上。(1)两者之差小于2 限差时,放线成果计为优良。(2)两者之差略小于或等于限差时,放线成果计为合格。(3)两者之差大于限差时,原则上不予验收,次要部位可令其局部返工。定位控制建筑物方格网时,边长相对中误差1/10000(边长为50-100m),测角中误差20。轴线竖向投测每层误差不大于3mm,精度不低于1/10000;量距精度不低于1/6000;标高传递每层误差控制在3mm,精度不低于1/6000。审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酒店餐饮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