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案7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788025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愚公移山》教案7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愚公移山》教案7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愚公移山》教案7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愚公移山》教案7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愚公移山》教案7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愚公移山》教案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愚公移山》教案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愚公移山教案7 一、导入新课 师:在上一课时我们对课文?愚公移山进行了整体感知,让同学们课外去背诵本文,会背了吗? 生:齐答会!齐背课文 师:背得很好!我还叫同学们课外搜集有关“愚公移山的歌曲、绘画、文章、成语故事等,以便这一节课进一步深化学习,做了吗? 生:齐答做了!很多同学显出跃跃欲试的神态 师:好!这一节课我将会为大家提供展示才华的时机,现在请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把你们认为最好的材料展示出来。 小组经过交流,推荐代表上台,老师翻开投影仪,学生把材料放置在投影仪下 生:我们小组搜集到的材料主要是徐悲鸿的素描名画?愚公移山学生将画放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观赏并作评介。 生:我们小组搜集到的

2、材料主要是江涛唱的歌曲?愚公移山学生将一张光盘放入微机中熟练翻开,并哼唱了两句。 生:我们小组搜集到的材料主要是毛泽东的文章?愚公移山学生拿着一本泛黄的?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把它到投影仪上,全是繁体字,还读了关键的段落。 生:我们小组搜集到的材料主要是成语“大智假设愚、精卫填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等。 还有同学想说 师总结过渡:好,我们这节课还有很多时机,大家不急。同学们搜集的材料都很有价值!看来这个故事很有研究、关注的价值。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对?愚公移山这篇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这篇文章师板书课题?愚公移山第二课时,点击鼠标,展示教学目标:1.能概括并理解本文的寓意2.

3、会分析本文的人物形象3.能在感悟的根底上进行迁移、深化,提高思想认识。 二.赏析感悟、交流讨论 师:同学们,下面请大家围绕教学目标,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下面几个问题:点击鼠标展示: 1.你能按要求在文中找出下面的句子吗? 表愚公移山的原因、目的和好处、办法、艰巨性、信心、结果的句子; 表家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的句子; 表智叟反对愚公移山的理由的句子。 2. 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概括本文的寓意吗? 3. “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的取名包含了什么意思?你会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分析本文中的愚公和智叟的两个人物形象吗? 生:学生快速阅读、议论纷纷。 师:教师在教室内个别辅导,同时目光在教室里搜寻、

4、激励。短暂的几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 师:好,谁来说第一个? 生:我来!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师:他不能搬家吗? 生:有人窃窃私语,忽一生大喊他这是迎难而上! 师:对,很好! 生:老师,我来第二个。愚公移山的目的、好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师:愚公“年且九十,都这么大岁数了,他移山为了自己吗? 生齐答:不是,是为了造福后辈! 生:愚公移山的办法是“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生:愚公移山的艰巨性是“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年且九十;“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师:“叩石垦壤,箕畚运土,表明工具简陋,劳动艰辛。“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用夸张的手法写

5、两山的高大,意在烘托愚公形象的高大。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务越艰巨,愚公敢于移山的决心和勇气也就越突出。“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映运土往返路程边远,费时甚多。这些既表明移山任务的艰巨,更烘托愚公惊人的毅力和刚强的决心。 生: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师:这就是愚公精神的真正可贵之处。 生:愚公移山的结果是“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师:看来神仙都同情、偏爱那些努力奋斗的人。 生:有不少同学在下边轻声议论和发笑 生:家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杂然相许。 师:你看,愚公他不顾年迈力衰,毅然决然,难怪他能得到全家的支持和拥护,使全家目标一致、团结一心。需要指出的是:“

6、其妻献疑,从另一角度强调移山任务的艰巨,反衬愚公意志的坚定。她并不是反对愚公移山。她与智叟不同。 生:智叟反对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师:愚公和智叟的对话是全文的核心。你看,智叟认为人的力量有限,山高大无比,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只看到眼前的状况;而愚公却看到了斗争的前途。就连京城氏之子也欣然参与,这就和智叟形成了锋利的比照,加强了挖苦的艺术效果。难怪在愚公理直气壮的陈说下,智叟变得理屈词穷,哑口无言。 生:点头表示默认 师:刚刚,同学们找得很准确。谁又能概括一下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愚公移山的故事有什么寓意? 学生交头接耳、展开剧烈的讨论,约2分

7、钟后学生纷纷举手 生:本文塑造了愚公的光芒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移山填海、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惊人毅力以及“人定胜天的美好理想。 生:表明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生:表明了要取得事业成功,就必须不怕困难,下定决心,认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的道理。 生:赞扬了愚公的宏伟抱负和坚毅精神。 师:概括得很好!“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的取名包含了什么意思?同学们能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分析本文中的愚公和智叟的两个人物形象吗? 在其他同学的激励下,一名同学站了起来 生: 愚公命名为“愚,智叟取名为“智。其实愚公的“愚是勇于贡献、公而忘私,“大智假设愚;智叟的“智是老于世故,鼠目

8、寸光。作者在命名上特意将两个人物颠倒过来,比照鲜明、具有深刻的挖苦意义。 师:显得有些冲动,鼓掌太好了! 分析得真透彻!看来,同学们的观赏水平确实很高! 三.联想迁移、发掘深化 师:刚刚同学们准确地答复了老师设计的几个问题,可见同学们对文章理解十分透彻。下面我再来考考大家,看看大家课外阅读面广不广。教室里显得静极了,师顿了顿才说谁能说出几个与“愚公移山寓意类似的成语或故事呢? (有同学迅速翻看词典,有的窃窃私语,不到一分钟,同学纷纷举手) 生:“精卫填海,讲的是上古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变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想把东海填平。旧时用以比喻有深仇大恨,积极设法报复。后也比喻不畏艰难,

9、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生:“滴水穿石,也作“水滴石穿。滴水日久可以把石头穿透。比喻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困难,终会成功。 生:“绳锯木断,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滴水穿石相似。 生:“铁杵磨针,讲的是李白小时侯的故事。 师:哎呀,真不错!“移山、填海、穿石、木断、磨针这些都是我们所向往的目标,但目标如何变成现实呢?谁能将这几个成语或故事体现出的共性的成功的要素来呢? 教室里顿时议论纷纷,大约2分钟以后,有一学生大胆举手 生:1.目标专一,2.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答复完毕,短暂沉寂后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赞赏 师:显得非常吃惊概括得非常简洁,准确!看来,同学们不仅有较高的观赏水平,还

10、有很强的概括能力。 四课堂答辩、拓展思维 师:人们总习惯认为“愚公不愚,其挖山不止、艰苦奋斗的精神,令人钦佩;“智叟不智,因为他不懂得愚公子子孙孙挖山不止、力量无穷的道理。人们总习惯赞扬愚公,讽嘲智叟,把智叟作为胆怯困难、不敢变革、看不到大众力量的右倾保守思想的代表。可是也有人认为,?愚公移山这个寓言,它原来的含义需要深究一番。觉得传统说法不尽合理:褒愚公而隐其愚,贬智叟那么去其智。对于智叟不宜轻易否认,智叟也有可取之处。如果从事件本身来评判,愚公倒应该听听他的意见。 赞成愚公的我们定为“正方,坐在教室的南半部;赞成智叟的我们定为“反方,坐在教室的北半部。下边我们开始现场答辩,看看双方谁说得有

11、理有据,显得更有道理。 学生开始自由组合,迅速投入角色,氛围非常热烈,学生时时情绪冲动、时时反唇相讥 反方:愚公移山的原因是太行、王屋两山挡住他家的去路,智叟可能会劝他把家从山后搬到山前;或者就地安居乐业,用移山的精力去改造家乡的大自然。愚公却吃了不听智叟倡议的亏。假如不是神仙帮助,两座大山肯定依然如故。这表明愚公移山是不现实的。学生鼓掌 正方:愚公并非“固不可彻的僵化之辈,“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既然高山挡住了屋前的去路,是闭塞视听,安于现状,遇屈相从,还是领导子孙“毕力平险,以“指通豫南愚公选择了后者。 反方: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呢?是因为门前高山挡住了去路。为什么他不绕山开道,或者干脆搬家呢

12、?在古代单凭少数人的力量能够移山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愚公要移山,这不是凭空妄想吗?不是干蠢事吗?学生鼓掌 正方:愚公不愚,他不是笨老头!他不是妄想,不是干蠢事!他身上有着难以抹杀的“人定胜天的精神。不论时代怎么变,愚公精神永远是需要的,就像“真理有时可能变得黯淡,但永远不会熄灭一样。学生鼓掌 反方:便利交通,无可非议。但目的正确,也要方法可行。而愚公却把子子孙孙都发动起来,企图用锄凿肩担的最原始的方式,去根除“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二山,且不说实现这个远景规划遥无尽期,即使能够如愿,也必将旷废时日,所失甚多,河曲智叟给愚公泼了冷水,指出了愚公一家和大山比照的力量悬殊。应该说智叟看问题还是

13、比拟实事求是的。学生鼓掌 正方:愚公“难那么思变,要改变现状,坚定向“庞然大物挑战,这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改革、开拓精神!学生鼓掌 反方:方七百里、高万丈的太行、王屋两山,靠愚公子子孙孙和邻人京城氏的七龄遗男,用锄头箕畚,运土石去渤海之尾,寒暑易节,才往返一次。如此,两座大山如何移得了?学生鼓掌 正方:要取得一桩事情的成功,没有韧性和毅力是不行的。愚公身上就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学生鼓掌 反方:愚公他们需要做饭、穿衣,把全部精力用来移山,难道去啃泥土、喝西北风吗?这不是愚蠢之至吗?学生鼓掌 正方:愚公不怕困难,下定决心,认定目标,能坚持不懈地为既定目标努力奋斗。他有胆有识,有勇气,富有可贵的宏伟抱

14、负和坚毅精神;以刚强的恒心毅力付诸行动,何愚之有?如果不行动起来,泥土、西北风也许都没得吃!要说“愚,这就是“大智假设愚的“愚,是中华子孙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美德!掌声雷动 反方:智叟看到了愚公的愚处,好心地指出:这样移山是徒劳的。但是,智叟的话还没有说完,愚公就骂他顽固不化,还不如小孩子的见识。可见愚公自己倒是很固执的。学生鼓掌 正方:愚公敢于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子孙造福的精神是令人钦佩的、值得称颂的。相比之下,智叟的畏惧困难倒是可鄙的!愚公的移山壮举,表现了“人定胜天的思想,他的精神对后人是极大的鼓舞。在科学昌明的今天,移山填海,围海造田,已成了人们的伟大实践,许多人在这方面作出了卓越的

15、奉献,被人们称为当代的“愚公。而“愚公移山被人们用来比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雄心壮志和坚决不移的斗争精神。这样说来愚公移山,何愚之有呢?固执在哪呢?学生鼓掌 反方:“愚公精神假设作为提倡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那是十分形象生动的。但假设机械地套用愚公的哲学,将其绝对化,甚至简单的把神话中的“挖山不止搬到现实中来,那就会使一个聪慧人变得“愚蠢起来。 正方:好心的劝阻也罢,歹意的冷嘲热讽也罢,愚公义无返顾,决不回头。这不就是取得事业成功的一种最可珍贵的气质吗?由此看来,愚公并不愚。学生鼓掌 反方:不谈别的,也说挖山吧,文化大革命中就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某些地方硬是大翻开山造田、毁林种粮的“人民战争,结果劳民伤财,所得甚微,有些地方剔除去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