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临床意义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785863 上传时间:2023-09-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临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临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临床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临床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临床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临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临床意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或服用某些药物后,红 细胞表面抗原性发生变化,产生抗红细胞膜表面抗原的自身抗体。自身抗体与自身 抗原结合,激活补体,破坏红细胞,导致贫血。特点:(1) 体内出现抗红细胞自身抗体。(2)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test)阳性。(3) 红细胞寿命缩短。(4) AIHA多见于中年女性。(5) 继发性者多继发于淋巴系统恶性病、结缔组织病、感染和药物应用后。(6) 引起AIHA的药物有青霉素、奎尼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 甲基多巴等。抗红细胞抗体可分为三类:温抗体,为IgG型,37C可与RBC结合, 不聚集RBC

2、.冷凝集素,为IgG型,低温时与RBC结合使其凝集,引起冷凝集素综合 征。DonathLaidsteiner抗体,为IgG型,低温时与两种补体成分结合,温度升高 至37C时,激活补体链,导致溶血,引起陈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PCH)。PCH继发 于梅毒或病毒感染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多见于儿童或年轻患者。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紫瘢,血小板I,骨 髓中巨核细胞可增多,女性多发,发病率1/10000,患者有抗血小板抗体,其使血小板 寿命缩短。三、重症肌无力(MG):患者体内存在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抗体, 该抗体结合到横纹肌细胞的乙酰胆碱受体上,使之内化并降

3、解,使肌细胞对运动神经 元释放的乙酰胆碱的反应性降低。引起骨骼肌运动无力。四、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综合征):患者体内可检到抗肾小球基底 膜W型胶原抗体,由于肺泡基底膜与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故肺、肾同时发病。 青年男性多见,反复咯血、血尿、蛋白尿,最后发展为肾衰。五、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 多发于青年女性。其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可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肾损害、心 血管病变(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和脉管炎)、胸膜炎、精神症状、胃肠症状、贫血等; 疾病常呈渐进性,较难缓解。免疫学检查可见IgG、IgA和IgM增高,尤以IgG显著;

4、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主要是抗核抗体系列)和免疫复合物,活动期补体水平下 降。抗dsDNA和抗Sm抗体是本病的特征性标志。SLE 的实验诊断:(1)抗核抗体1)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该法以小鼠肝细胞、Hep-2细胞(人喉癌上皮细 胞株)、Hela细胞(官颈癌细胞株)或小鼠腹水癌细胞等作为抗原片,以Hep-2细胞 抗原片敏感性较2)抗DNA抗体:分为天然(双链)DNA(ds-DNA)和变性(单链)DNA(ss-DNA)抗体。 Ds-DNA抗体的测定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以短膜虫或马疫锥虫为抗原)、间接酶 标抗体法(以短膜虫为抗原)、补体结合抗体法(以短膜虫为抗原,以抗人C3荧光抗 体为第二抗

5、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DNA为抗原)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即 Farr 法)等多种方法。前四种方法检测到的都是低亲和力的抗dsDNA抗体,或敏感性低,或检测结果 不稳定、重复性差。Farr法检测dsDNA抗体的特异性最高,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因此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检测抗 ds-DNA 抗体的标准方法。当抗 ds-DNA 抗体结合率 20%时对诊断SLE有意义。3)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目前抗ENA抗体的检测方法有双向免疫扩散 或对流免疫电泳和免疫印迹法。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以重组抗 原为底物,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4) 抗增殖

6、细胞核抗原抗体。(2) 抗组蛋白抗体。(3) 抗核糖体抗体。(4) 抗 Ku 抗体。(5) 皮肤狼疮带试验。与SLE病情判断有关的免疫学检测包括:1) 血沉和C反应蛋白(CRP),SLE活动时血沉增快,CRP改变不明显。2) 血清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冷球蛋白冷凝集素等。3) 血清补体,包括总补体(CH50)和Cl、C3、C4、C2及C9.4) 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聚乙二醇(PEG)沉淀法。5) 类风湿因子。6) 细胞免疫功能。六、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多发 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本病的特征是关节及周围组织呈对称性、多发性损害,部

7、 分病例可有心、肺及血管受累。免疫学检查可见血清及滑膜液中出现类风湿因子, 血清IgG、IgA和IgM水平升高。其他自身抗体也可出现:例如,抗角蛋白抗体;抗 RA33抗体;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抗核周因子等,对类风湿的早期诊断很有 帮助。七、干燥综合征(SS):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侵犯外分泌腺,尤以唾液腺和泪腺为 主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它可同时累及多种脏器。干燥症和干燥性角膜炎是SS的主要 临床表现。干燥综合征的实验诊断包括:(1) 抗SS-A和抗SS-B抗体:检测方法有:双向扩散(DID)法;对流免疫电泳 (CIE)法;免疫印迹(IBT)法。(2) 其他免疫学异常:高丙球蛋白血症,呈多克

8、隆性,因此可引起血沉增快、 血清絮状和浊度试验异常。类风湿因子(RF)和循环免疫复合物(CIC),RF多为IgM 型,IgG型和IgA型少;CIC可呈阳性。其他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A)在SS患者 中可呈阳性。(3) 与SS诊断有关的其他实验:泪液分泌试验;唾液分泌试验。临床意义ANA(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是一类能与多种细胞核抗原反应的自身抗体,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可以 出现阳性。如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混合结缔组织病(MTCD)、干燥症(SS)、全 身性硬皮病(PSS)。ANA测定在许多胶原病病人均可呈阳性,需进一步作抗DNA抗体 和抗 ENA 抗体测

9、定鉴别。抗-dsDNA(double-stranded DNA)抗-dsDNA抗体在SLE病人的血清中常常可以检测到。美国风湿病学研究院把 它作为SLE分类标准的指标之一。抗-SS-A (Ro)在SLE、风湿性关节炎(RA)、干燥综合症病人血清中常常可以检测到SS-A抗 体,此外在硬皮病、新生儿红斑性狼疮(NLE)病人也可检测到。抗-SS-B (La)在SLE、风湿性关节炎(RA)、干燥综合症病人血清中常常可以检测到SS-B抗 体,在硬皮病、新生儿红斑性狼疮(NLE)病人也可检测到。SS-B抗体一般与SS-A抗 体同时出现。若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SS-A抗体而不伴有SS-B抗体的出现,此病人 继

10、发肾炎的风险较大。抗-Sm30%的SLE病人可检测到抗-Sm抗体,在肾炎病人和某些中枢神经严重损伤的 病人也可检测到。抗-RNP高达50%的SLE病人和95%的MCTD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此抗体,典型的MCTD 病人血清中可检测到高滴度的针对Sm/RNP免疫复合物的抗-RNP抗体,而往往检测 不到抗-Sm抗体。抗-Scl-7040%的硬皮病和20-30%的全身性硬皮病患者中可检测到此抗体,很少在其它自 身风湿性疾病中出现。抗 Jo-120-30%的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30-40%的多 发性肌炎患者和高达60%的多发性肌炎伴有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 Jo-1抗体。其它胶原性疾病中很少检出此抗体。抗-着丝点抗体49-96%的CREST综合症病人可检出抗-着丝点抗体(Anti-Centromere),并伴有 雷诺现象(Raynauds phenomenon)。临床报告病例中硬皮病伴有胆汁性肝硬化病人 此抗体也可呈阳性。抗-线粒体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nt i-Mitochondria)对诊断肝脏疾病很有价值。95%的原发性 胆汁性肝硬化病人可检出滴度较高的抗-线粒体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