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菜养殖技术规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785495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须菜养殖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龙须菜养殖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龙须菜养殖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龙须菜养殖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龙须菜养殖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须菜养殖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须菜养殖技术规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DB35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DB35/T5372004龙须菜养殖技术规范20040412发布 20040501实施福 建 省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发布 DB35/T5372004前 言龙须菜(Gracilaria Verrucosa)系江蓠属中的一个优质品种,是生产琼脂的主要原料。我市2000年首先引进试养并获得成功,为了加快推广与普及龙须菜养殖技术,使其养殖生产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莆田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莆田市秀屿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莆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

2、草人:黄建辉、严志鸿、陈惠霞、林锦煌、林志强 DB35/T5372004龙须菜养殖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龙须菜浅海养殖的海区选择、筏架结构设置、养成、病敌害防治以及收成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省龙须菜浅海养殖。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5052-2001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3 海区选择3.1 底质以平坦的泥沙或沙泥底质为宜,软泥次之

3、。3.2 水深水深8m以上,20m等深线以内,具有一定避风性能并在大潮干潮线下能保持2m以上水深的海区。3.3 海水流速要求潮流畅通,海流的流速在0.15m/s-0.7m/s之间。3.4 水质养殖区应设在无工业废水、农业或生活污水排放的海区,水质应符合NY5052-2001的要求。养殖季节内海区盐度应保持在2532。4 养殖浮筏的结构、设置及安全措施4.1 浮筏结构4.1.1 浮绠、横绳浮绠、横绳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等化学纤维。直径可根据海流风浪情况进行选择,一般为1.52,浮绠长度为60m-70m,横绳长度75m-100m。4.1.2 橛缆材料规格与浮绠相同,长度一般是水深的2倍,风浪、海流

4、较大的海区为2.5倍3倍。4.1.3 橛子橛子有两种:a) 木橛(椿):可用各种木质材料制作。直径15左右,长度1m1.5m。适用于泥沙或沙泥底质的海区;b) 竹橛:适用于软泥底的海区。长度视海底软泥的深度而定,应比软泥深度多1m为宜。4.1.4 铁锚或砣子铁锚、砣子重量在1000以上。砣子为石砣或水泥砣,高为底边的三分之一,砣子环直径为20-22。4.1.5 浮子DB35/T5372004选用直径28-30、重量1.6左右、浮力12.5的塑料浮球。4.1.6 绑浮子绳材料为聚乙烯绳,直径0.2-0.3。4.1.7 吊绳材料为聚乙烯绳,直径3-5,长度按海区的水深而定。4.1.8 苗绳苗绳为3

5、00丝聚乙烯绳,为三股捻合而成,直径为0.5,苗绳的捻度以不伤苗、不掉苗为宜,苗绳长度为5m。 单筏单筏排长60m,行间距5m,每排单筏挂100条苗绳。(见图1)单位为米1苗绳(100条)2浮绠图1 浮筏型式结构图4.2 浮筏设置4.2.1 布局根据规划,合理布局,筏间距5m-8m,每养殖小区设筏15行20行,在两边加横绳固定,区间距DB35/T537200430m-50m,区与区之间成“田”字型或“品”字型纵横排列。4.2.2 方向确定风浪和海流的危害程度,若风浪是主要危害因素,则要顺风设筏;若海流是主要因素,则顺流设筏;若二者危害都较大应偏流设筏。4.2.3 方法确定浮筏方向和筏身长度后在

6、筏身两端打橛子,并下砣子(或铁锚)固定筏身。4.3 安全措施 浮筏松紧适中浮筏的松紧程度应当在高潮时筏身保持松弛的状态。 浮子绑缚浮子绑缚要牢固,绑系浮子的绳扣应结紧结死,绳索与浮绠衔接处要绑紧,防止脱落。4.3.3 吊绳绑系吊绳绑系要牢固,吊绳绑在浮绠上一定要牢固,不能使其左右滑动,防止吊绳和苗绳相互缠绕磨损而掉失。4.3.4 打橛打橛要牢固,一般海区木橛打入土层深度不小于0.8m,在大风大浪的软泥底海区,橛应打入土层1m1.5m,橛缆要绑在橛子的下端五分之三或二分之一处,以防拔橛。5 养成5.1 养成期每年10月份至翌年6月,养成适温在27以下。5.2 夹苗5.2.1 苗绳处理夹苗前7d,

7、苗绳要进行处理,即新苗绳用水浸泡1d,旧的苗绳用200mg/L漂白粉消毒并洗净。5.2.2 夹苗适温当海区水温降至27以下时,就可进行夹苗放养。5.3 苗种5.3.1 苗种来源苗种来源有人工重新选育的无性品系和养殖海区中挑选的不超过3年的无性品系子代。5.3.2 苗种规格龙须菜藻体顶部30厘米皆可作为苗种。夹苗时,将之分割为每株长1015,做为夹苗所用。5.3.3 苗种质量要求苗种要选择生长良好、无病烂、颜色紫红、杂藻较少的龙须菜藻体末端部分作为种藻。5.4 苗种运输运苗期间温度不得超过30,防止藻体干燥。5.5 夹苗方法夹苗前先将苗绳在海水中浸泡,使苗绳处于湿润状态。夹苗量为每米苗绳夹50g

8、龙须菜,即把剔除杂藻(浒苔等)后当种苗的龙须菜按5g左右为一小簇穿过苗绳,每隔5-10夹一簇苗,应夹在苗中部,两端露出5-6。夹苗时防止阳光曝晒和藻体干燥,以防藻体脱水。DB35/T53720045.6 挂苗把夹好的苗绳两端和浮绠上的吊绳连结好。挂于浮筏上进行养殖。5.7 管理 养殖水层调节利用浮球调整浮力,进行养殖水层调节。光照强时,养殖水层调节在0.5m1m;光照较弱时,养殖水层调节在水表层。 检查浮筏应及时检查苗绳和浮筏的牢固程度,每台筏架的松紧要一致,要求整齐,以保证生产安全,受光均匀。6 病敌害防治6.1 白烂病 症状藻体基部及分枝处肉眼可见浅黄色斑点或小段白节,藻体色泽变浅,光泽度

9、差,有的呈黄绿色或变白;藻体变硬变粗,弹性下降,易折断;藻体分生能力下降,分枝明显减少,脱落的藻体易腐烂。 病因该病的发生与南方夏季高温、生理性状发生变化,特别是经过累代养殖,其抗逆能力下降等有关。 防治至少每隔3年必须重新选育出无性品系龙须菜做为种苗,更新种质;每年冬季夹苗时,避免使用在南方海区渡夏的种菜。同时海区布局要合理,最好是品字形排列。每年生产结束时要把筏架材料全部上岸曝晒以杀灭病原体;其他防治方法,按、5.5、5.7.1执行。 6.2 敌害6.2.1 藻钩虾6.2.1.1 症状藻体表皮有明显的虫害噬口。6.2.1.2 病因人工养殖的龙须菜中栖息着甲壳类的藻钩虾,藻钩虾吸取藻汁,导致

10、藻体韧度下降而脱落。6.2.1.3 防治避开在藻钩虾繁殖高峰期(4月5月)养殖,若有养殖并发现大量藻钩虾应及时抢收。6.2.2 鱼害6.2.2.1 症状苗绳上龙须菜几乎被食殆尽。 原因由于自然海区许多鱼类喜食海藻,尤其是蓝子鱼成群结队地侵食龙须菜,咬断龙须菜基部。6.2.2.3 防治避开蓝子鱼生长高峰期养殖,或对蓝子鱼进行驱赶、抓捕。7 收成与晒干7.1 收成规格经过23个月的生长,每条苗绳达到15时,颜色呈紫黑,即可收成。除非因病敌害严重而抢收,DB35/T5372004否则不宜过早收获,因为过早收获的龙须菜含胶量低。7.2 收成方法收成时应将龙须菜连苗绳一起收。7.3 晒干若是作为加工琼脂的原料,收成时要选择晴天早晨,并进行晒干,袋装保存;若是作为鲍鱼等饲料,可根据需要现收现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