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科学发展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思考措施.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6783927 上传时间:2023-01-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践行科学发展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思考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践行科学发展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思考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践行科学发展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思考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践行科学发展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思考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践行科学发展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思考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践行科学发展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思考措施.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践行科学开展观中药材产业化开展思考措施 近期全国正在开展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活动,县级食品药品监管局作为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成员单位正在紧锣密鼓抓学习抓实践,恰逢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出台*省振兴皖药行动方案,为做到学用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我们将学习实践活动与落实*省振兴皖药行动方案结合起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我县中药材产业开展专题调研,现将根本情况和一些思考综述如下: 一、根本现状 (一)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开展具有较大潜力。 *县地处大别山南麓、皖江之首,东与望江县共抱泊湖,南与江西省湖口县、彭泽县隔江相望,西同湖北省蕲春县、黄梅县接壤,北和太湖县毗邻,是皖鄂赣三省八县结合部,为皖西南门户。

2、又处长江经济开发带和大京九经济开发带交汇地区,是*省“一线两点”率先开发开放布局重点地区,也是“承东启西”结合部。交通十分便捷,贯穿南北的105国道、横穿东西的沪蓉高速公路、合九铁路、63公里长江黄金水道穿境而过。 (二)自然条件优越,宜药面积广、品种多。 *县地跨东经1155211635,北纬29473026,依山面湖临江,由西北向东南依次地跨大别山山脉、丘陵岗地和平原、湖畈区,南北长约71公里,东西宽约67公里,自然条件差异形成资源多样化,宜林宜药山场达73万亩,84万亩水面;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清楚,年平均气温16.6,年平均降水量1307.2mm,山区降水多于丘陵、平原,年平均日

3、照时数2023.7小时,无霜期254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1米/秒。 据*县志记载:我县中药材历史悠久,宋朝时期,中药材行业就较为兴旺,野生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调查统计:全县中药材种植品种705种,其中植物类638种,动物类57种,矿物类10种。产品较多中药材有:夏枯草、土茯苓、葛根、益母草、陈皮、女贞子、竹叶、山枝子、地龙、连子、苦参、枇杷叶、杜仲、厚朴、天麻等。稀贵品种有:黄连、贝母、金银花、全虫、蜈蚣、香樟、龟板、鳖甲等。中药材资源分布广:全县22个乡镇都有分布,其中5个山区乡镇占70%,14个丘陵乡镇占25%,3个沿湖乡镇占5%。 (三)政府支持力度大,药农积极性高

4、,产业开展初具规模。 1、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县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开展,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县发改委、林业、农业、药监、卫生、科技、财政、水产等部门参与;出台了文件,扶持药材种植生产,药农种植中药材,政府给予贴息贷款和适当补助;各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支持和鼓励农民开展中药材产业。有的乡镇为药农提供小额贷款担保,极大支持和方便了药农。 2、农民开展中药产业积极性不断提高 (1)种植面不断扩大。以前主要集中在山区7个乡镇,现在在政府支持和号召下,从山区到丘陵到湖区都有开展,各取所长,各有特色,普及全县22个乡镇。 (2)种植方式不断创新。以前以分散农户种植为主,现在出现了股份制企业、公司加

5、农户等多种模式。 (3)种植品种不断增加。如桔梗、天麻、杜仲、枳壳、三胡、黄连、瓜萎、白术、山枝、茯苓、枣皮、连子、天南星等都有相当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农民药材生产年收入在千万以上,调查中得知有一户农民年连子收入近1万元。 二、存在问题 (一)集约化程度不高 调查发现,全县除长铺镇长康中药材开发初具规模外,其他乡镇均以农户分散零星种植、自主经营为主,不利于资源综合利用,也不利于产品加工、销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市场竞争力差,也直接影响药农经济收入。 (二)科技含量低 全县只用长康公司有3名专业技术人员驻地指导生产,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综合管理,规模生产,效益逐年提高;其他乡镇药农均靠有限实

6、践经验自行种植,管理松散,产品的产量、质量、效益均难以提高。 (三)资金严重缺乏 资金紧缺是所有药农面临共同难点。分散种植农民多为山区、丘陵、畈区贫困农民,家庭条件差,自有资金非常有限,尽管政府给予了适当补贴但仍不能满足生产开展需要,仍需注入大量资金,开展根底产业。 (四)政策支撑不够 1、原有山场、丘陵等可种植药材基地均分散在不同农户手中,思想不统一,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当然随着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将有新布局、调整,土地、山场可以流转,为中药材产业开展带来了机遇。 2、政策法律支持不够 民族中药事业开展是我国传统优势,也是民族文化重要组成局部,近些年来对中药开展政策导向不明,政策法规不健全,保护不够,使中药产业开展受到制约。 三、开展思路 (一)政策支持 1、强化领导,进一步完善各级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使中药材产业化开展真正有人抓有人管。在党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