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标准-10广播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783911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标准-10广播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数据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标准-10广播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数据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标准-10广播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数据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标准-10广播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数据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标准-10广播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标准-10广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标准-10广播(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数据网组建与维护课 程 标 准课程代码3601850适用专业广播电视网络技术编制裴春梅审核胡亦制定日期2011年2月20日一、课程定位数据网组建与维护是高职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技术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广播电视网络行业技术人员的核心职业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必要网络的组建、故障诊断及排除、维护管理与控制等方面等理论知识及相应的实践操作技能。为后续的课程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有线电视网络工程等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入门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打好专业基础,在提高学生的就业优势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

2、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网组建与维护的工作规范及日常维护的工作内容,掌握数据网内设备的技术参数、功能部件和故障排查及配置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协助能力,严谨、规范的工作习惯,协调合作的意识,使学生具备网络系统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工程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学生们通过本课程学习后,应具有的以下职业能力:1专业能力:(1)设备识别:网络中各种设备的识别,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设备;(2)工具使用:剥线钳、打线钳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测线仪等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3)技术应用:双绞线制作技术; 识度并绘制数据网组建与维护网络拓扑图; 数据网的搭建与配置; 网络故障的判定、调整和故障排除

3、;(4)专业理论:IP知识的分析理解与运用; 根据具体条件进行网络改造与设计;2.方法能力(1)计划能力:能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设备、器件及预计损耗; 能按照网络工程的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并实施; 根据需要可灵活调整计划;(2)学习能力:能对工作中设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学习;利用专业书籍、工具书和网络等渠道获得帮助信息; 在工作中获得工作过程只是、增长实际经验。(3)解决问题:能解决工作工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4)创新能力: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创新性设计;3社会能力(1)情感态度:再工作中始终具有积极向上的工作和学习态度;(2)交往能力:与其他成员进行人及交往、思想沟通、获取信息; 诚信、可靠;

4、(3)协作能力:具有责任心; 具有小组协作能力。三、教学起点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专业三年制高职第2学期进行,需要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具体如下:1.熟练操作计算机能力;2.计算机基础知识;3.数据通信基础知识;4.电工基础知识。四、课程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所属课程链路的最终培养目标是网络系统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员。本课程针对的工作岗位是初级网络管理员。课程在设计过程中要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选择真实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并按照工作过程将学习过程分为一个个的学习情境。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以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将学习内容分为六大学习情境,每个情境中包含若干任务单元。对每一个单元的

5、描述和分析中包含所学的知识点,将知识点按照项目进行重构。融合到每个学习情境中,如图1可以看到学习情境层和知识体系层的对应关系。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为了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删减、并将其任务化。图1学习情境和知识体系的对应关系学习内容概要学习内容学习标准学习建议对学生评价建议教学建议课时数学习情境一:网络基础知识学习1. 数据通信知识;2. TCP/IP协议学习;3. IP地址与子网划分。 1. 能明确数据传输格式;2. 能了解TCP/IP协议模型;3. 能熟悉IP地址结构;4. 能够进行子网划分;5. 能够制作双绞线。1. 善于总结和提问,记好笔记,对每个学期6个课时中学到的

6、知识要认真总结记忆。2. 制作双绞线时要注意安全,认真细致。1. 教学过程中,以过程考核为主。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2. 学做项目,以项目考核为主,着重考察学生利用知识情况;3. 学习情景结束时,以项目答辩的形式考核学生综合知识。1. 第一堂课要认真对待,让学生真正进入数据网络之门。以提高学生兴趣和增强学生的信心为主。2. 要引起每个学生的共鸣,在学习的初级阶段,特别注意差生。6学习情境二:交换机配置与应用1. 交换机的基本知识;2. 配置以太网交换机;3. 端口技术原理与配置;4. VLAN技术原理与配置;5. 搭建局域网。1. 能够了解交换机的构造及性能;2. 能够进行交换机的基本配

7、置操作;3. 能够配置交换机的端口速率、工作模式、类型,流量控制、端口聚合。4. 能够理解VLAN技术并进行VLAN配置操作。1. 学习交换机配置首先要了解交换机的内部结构和原理;2. 要多动手多作练习,听明白是一回事,自己做出来是另一回事,不要满足在课堂上听懂,还要独立去完成;3. 对于每个案例,要千方百计让它出多个错误,在调试错误过程中,提高技能。1. 教学过程中,以过程考核为主。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2. 学做项目,以项目考核为主,着重考察学生利用知识情况;3. 学习情景结束时,以项目答辩的形式考核学生综合知识。1. 学生初次学习交换机配置设备,需要多举些实际案例进行练习;2. 学

8、生每个星期的总结必不可少;3. 因材施教。24学习情境三:路由器的配置与应用1. 路由器的基础知识;2. 配置路由器;3. 广域网简介及配置;4. 路由协议及配置。1. 能够了解路由器的构造和性能;2. 能够进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操作;3. 能够了解广域网协议,并完成配置操作;4. 能够了解静态路由协议和动态路由协议,并分别能够完成配置操作。1. 学习路由器配置首先要了解路由器的内部结构和原理;2. 要多动手多作练习,听明白是一回事,自己做出来是另一回事,不要满足在课堂上听懂,还要独立去完成;3. 对于每个案例,要千方百计让它出多个错误,在调试错误过程中,提高技能。1. 教学过程中,以过程考核为

9、主。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2. 学做项目,以项目考核为主,着重考察学生利用知识情况;3. 学习情景结束时,以项目答辩的形式考核学生综合知识。1. 学生初次学习路由器配置设备,需要多举些实际案例进行练习;2. 学生每个星期的总结必不可少;3. 因材施教。30学习情境四:网络安全技术1 网络安全概述;2 AAA介绍;3 防火墙技术;4 地址转换技术;1. 能够了解网络安全内容;2. 能够了解什么是AAA技术,并能够进行配置操作;3. 能够了解什么是防火墙技术,并能够进行配置操作;4. 能够了解什么是地址转换技术,并能够进行配置操作。1. 要学会查看产品说明书和资料,要真正学会网络配置光靠课堂

10、学习是不够的,必须要课后继续自学,查找各种资料来帮助;2. 善于从同组成员那里得到帮助。1. 教学过程中,以过程考核为主。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2. 学做项目,以项目考核为主,着重考察学生利用知识情况;3. 学习情景结束时,以项目答辩的形式考核学生综合知识。1. 防火墙的配置需要多多练习;2. 防火墙的配置要注意逻辑上问题,很多时候发现配置不通,大多是逻辑上有一些差错。18学习情境五:网络可靠性1. 可靠性设计;2. 设备备份技术。1. 能够针对客户需求进行可靠性设计;2. 能够理解VRRP原理,并能够进行配置操作。1. 可靠性设计在网络组建和管理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11、多多练习,还要在真实的环境中模拟;2. 还要善于通过自学方式来获取知识。1. 教学过程中,以过程考核为主。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2. 学做项目,以项目考核为主,着重考察学生利用知识情况;3. 学习情景结束时,以项目答辩的形式考核学生综合知识1. 要多引用工程实践例子让学生练习;2. 可靠性设计一般是在大中型网络中常用的配置,看似简单,但是经常会导致网络不通,需要对参数进行适当调配。6学习情境六:网络故障排除1. 网络故障排除模型;2. 网络故障排除工具。1. 能够了解网络故障的分类;2. 能够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故障排除;3. 能够了解网络故障排除工具。1. 故障排除实际上是作为系统工程师来

12、说最困难的工作,网络故障的原因非常多,需要能够认定原因,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需要多方方面面的知识都了解的非常透彻。所以在学习中要认真,把知识掌握的扎实透彻;2. 善于用自学方式来获取知识。1. 教学过程中,以过程考核为主。着重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2. 学做项目,以项目考核为主,着重考察学生利用知识情况;3. 学习情景结束时,以项目答辩的形式考核学生综合知识1.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引入实际工程案例;2. 故障排除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考察,如果平时知识掌握不牢的话,排查故障是有困难的。6学习任务七:综合设计1. 绘制网络拓扑图;2. 选择合适的设备;3. 进行网络搭建并进行正确配置。1. 能够

13、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需求分析,并写出文档;2. 能够选择合适的设备;3. 能够进行网络搭建并调通网络。1. 综合设计是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考察,需要贯通全部知识;2. 还需要查找网络,补充学习。1. 查看学生的文档是否全面合理;2. 查看网络搭建是否通畅;3. 对整个设计进行概要性陈述。1. 分组工作,每个同学都有不同工作;2. 要让每个学生都实际动手,考核的时候要独立陈述。6总课时数96五、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网络组建与维护的能力,建议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建议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等“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模型、实物展示等手段,以

14、个人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独立完成项目作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施中,教学场所应设置理论教学区和实操教学区,最好在理论教学区中还能设置学习讨论区(如图2所示),配备课程中各学习任务所需的多媒体设备、维护手册、维护资料等。为保证教学安全和实践效果,建议学生分组控制在45人/组。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协调工作。教师在讲授或演示教学中,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丰富的课件、交换机路由器等教学辅助设备。教学中还要通过多种方法强化工具、设备使用等常见的基本维护工作内容,以加强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图2 教学场地布置图六、实践条件序号设 备 名 称单位数量备 注1计算机台36共6组,每组6台2H3C 3600系列交换机台36共6组,每组6台3H3C路由器台36共6组,每组6台4实践工作台台6共用5一字螺丝刀把12每组2把6十字螺丝刀把12每组2把7剥线钳把12共用8打线钳把12共用9剪子把12共用10测线仪台12每组2台11双绞线米若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