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_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780383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框_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二框_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二框_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二框_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二框_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框_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框_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教学案(草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2)理解: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认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2 .能力目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的学习,培养自己运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问题的能力,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 题。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难点】重点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难点: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重难点突破方法】观点辩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教具准备】教参、教材,多媒体。【教学过程】教 学教学活动内 容教 师 活 动学生 活动新 课导 入在上节课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中,我们明确了: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在我们中国,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和实践, 我们终于找到 了对中国近现代社会起促进作用的真正哲学,它就是一一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有关内容。首先了解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明确,跟随老师思

3、路思考展 示目 标以课件的形式展示这一框题的教学目标。学生明确学习 任务。课堂活动一(小辩论):某学校政治兴趣学习小组在对于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不是偶然的这一问题进行争论。请你选取一种观点参与其中。学生辩论完后引导学生从书本中找出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发展、科学发展和哲学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一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一一阶级基础;学生辩论,并讨论 思考探究活动自然科学的发展一一自然科学基础;德国古典哲学一一直接理论来源。活动二:【辨析】误区点拨: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总 和。()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

4、尔的辩证法 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3.只后马克思主哲学才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4 .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过时。( )1. X 2. X 3. X 4. X教师点拨、总结: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 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 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创立了一种崭新的哲学一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3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就渗透了很多辨证的思想,马克 思主义哲学只是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4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是不断接受实

5、践检验的开放性的 科学理论,它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此外,马克思主义解释的哲学原理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严密性,经受了历史 和实践的考验,不仅是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也是当代时代精神的精华,因而至今没有过时。活动三:学生先自主完成再合作探究并展示成果。要求6分钟完成。读材料,思考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 19世纪中叶,但由于马克思主 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 的不断开放性,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性,使它有别于那些学院式的封闭性的体系化哲学在人类告别20世纪、走向21世纪的时候,马克思主义 哲学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具活力的思想或学说。但是,我们也应看到,

6、与当代中国人民的改革开放实践所产生的广泛世界 性影响相比,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在世界哲学舞台上 传达出自己独特的声音。(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范围内是“最具活力”的思想或学说?(2)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哲学舞台上传达出自己 的“独特的声音”是什么 ?学生展示活动三答案(用课件展示答案):教师点拨、总结:1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生思考讨论形成 答案并回答学生在陈述的时 侯,一起展示答案学生读书讨论回答 展示讨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 哲学是自己时代精 神的精华,它正确 地反映了时代的任 务和要求。马克 思主义是发展的理 论,它随着社会实 践的发展而发

7、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具有下放性。(2) “独特的声音” 是中国特色的马克 思主义,它的重大 理论成果是产生了 毛泽东思想、形成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 化,是不断接受实践检验的开放性的科学理论,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表现为马克思主义 的时代化、本土化和民族化。 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 建设和改革之路。本土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 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地解决实际问题。民族化,就是把马克 思主义同中国实践和中国文化相结合,运用中国人民喜闻

8、乐见的民族语言阐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 情、中国文化相结合,为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本土化和 民族化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合作探究,整体认知骁虹义好杀工垦易工人阂位氐礼无户悯绅生帔肥空洋熊酉里西朗区工人也义白野轴编.与bHU树柚褥”建轨戏为“樽上返理新虹守峰鼎I,就:耳证身札?巴哈唯助士或我义的*本内旗嵯糊在,施的跳贴只附松苑-!哲学内*的工堇姆站为刎)掰括*“联-哺争身般革毛林就艮精贴耨瓢马娓史的三丈理襁江林利盘注药了械 msam让学生在黑板上展不小组成果,初步完成知识体系构建【教后反思】本节课主要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9、、 基本特征、历史意义以及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请同学们注意结合历史和现实进行归纳。 教师针对学生课堂表现给 予客观公正评价,最后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小组向突出的小组学习。【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 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D )A.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B.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C.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2 .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错误的是(B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

10、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翻译成汉语的过程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带有本民族 的特点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3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意见明确提出,突出实践特色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必须把握的重要原则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对突出实践特色提出了明确要求。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与观点是一致的。(B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阶级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的A.B.C.D

11、.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中的根本变革, 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D )A.已成为最终完成的知识体系B.已穷尽了一切真理C.已成为凌驾于其他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D.是人类哲学思想继续向前推进的新起点5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 C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二、非选择题6.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

12、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据此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 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 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 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个新成果。(4)科学发展观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的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丰富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