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金借款协议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6777372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资金借款协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流动资金借款协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流动资金借款协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流动资金借款协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流动资金借款协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动资金借款协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资金借款协议(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动资金借款协议 范文xx按;1借款单位:_地址:_贷款银行:_地址:_签署日期:_年_月_日立协议单位:借款单位范文文库xx为您整理了大全,供您学习参考使用。;1借款单位:_地址:_贷款银行:_地址:_签署日期:_年_月_日立协议单位:借款单位贷款银行甲方为适应生产发展需要,依据_,特向乙方申请贷款,经乙方审查同意发放。为明确双方责任,恪守信用,特签署本协议,共同遵守。1.甲方向乙方借款人民币_万元,要求用于2.借款期限约定为_年_个月,即从_年_月_日至_年_月_日。乙方确保按计划和下达的贷款指标额度供给资金,甲方确保按要求的用途用款。估计分次用款计划为:_年_月_万元;_年_月_万元;_

2、年_月_万元;_年_月_万元。3.贷款利息,自支用贷款之日起,以支用额按月息_计算,按季结息。甲方不按期归还贷款,逾期部分加收利息_%;不按要求用途使用贷款,挪用部门罚收利息_%;超储积压设备材料占用的贷款,加收利息_%。在本协议使用期内,如国家调整利率,从调整之日起,乙方即按调整后的贷款利率计算贷款利息,同时书面通知甲方和担保单位。4.甲方确保按还款计划归还贷款本金。还款计划为:_年_月_万元;_年_月_万元;_年_月_万元;_年_月_万元。甲方确保按下述方法按时付息:甲方不能按时付息的,乙方有权从甲方帐户中扣收或临时停止支付贷款。5.借款到期,甲方如不能按期偿还,由担保单位代为偿还。担保单

3、位在收到乙方还款通知30天后仍未归还,乙方有权从甲方的各项投资和存款户中扣收,或变卖甲方抵押的财产归还其借款。6.乙方有权检验贷款使用情况,了解甲方的经营管理计划实施财务活动物资库存等情况。甲方确保按季提供相关统计会计财务等方面的报表和资料。7.在本协议使用期内,甲方因实施承包租赁吞并等而变更经营方法的,必需通知乙方参加清产核资和承包租赁吞并协议的钻研签署的全过程,并依据国家相关要求落实债务债权关系。8.需要变更协议条款的,经甲乙双方商议一致,应签署借款协议补充文本。9.甲方需向乙方填送借款申请书,并对偿还借款本息,以抵押或第三方确保的方法提供担保,并签署抵押担保协议书。甲方填送的申请书和各方

4、签署的协议书,均为本协议的组成部分。10.11.本协议自签署之日起生效,贷款本息全部偿清后失效。12.本协议正本三份,甲乙方确保方各执一份,副本_份,送乙方财会部门和相关部门。借款单位:贷款银行:法定代表:_法定代表:_或责任人:_担保单位:_2借款方:_贷款方:_借款方_为满足生产需要向贷款银行_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双方依据_,为了明确各方责任,恪守信用,特签署本协议,共同遵守。一贷款金额贷款方根据借款方的借款申请书确定的借款金额,贷给借款方人民币_元。二贷款用途本贷款本金部分限于支付_费用,必需专款专用,未经贷款方同意,不得挪作她用。应付利息部分限用于偿付本贷款到期利息,不得作其它支付。三借

5、款利率借款利率为月息_。按季收息,利随本清。如遇国家调整利率,按调整后的要求计算。逾期贷款按逾期金额的_%加息;贷款被挪作其它用途的;挪用部分加息_%。四借款期限借款时间自_年_月_日,至_年_月_日止。借款实际发放和期限以借据为凭分_次或一次发放和收回。借据应作为协议附件,同本协议含有相同法律效力。五用款计划1.依据支付进度,本项贷款提款计划为:_月_元;_月_元。2.贷款方许可借款方按实际情况调整用款计划。提款期到期,未提用贷款,如借贷双方无其它约定,借款方不得再继续支用贷款。六还款借款方确保从_年_月_日起至_年_月_日止一次还清全部本金。如不能按分次还款期归还的,作逾期贷款处理。分次还

6、款计划以下:七权利义务1.贷款方确保根据本协议的要求供给资金,贷款方如因工作差错贻误放款,以致借款方遭受损失时,应按直接经济损失,由贷款方负责赔偿。2.贷款方有权检验贷款使用情况,检验时,借款方对调阅相关文件帐册凭证和报表,查核物资库存和施工生产情况等,必需给予方便。3.借款方如违反协议和贷款措施的要求,贷款方有权停止贷款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八确保条款借款方请_作为自己的借款确保方,经贷款方审查,证实确保方含有担保资格和足够代偿的能力,确保方有权检验和催促借款方推行协议。当借款方不推行协议时,由确保方连带负担偿还借款本息的责任。必须时,贷款方能够从确保方的存款账户内扣收贷款本息。九违约责任

7、1.签署本协议后,贷款方应在借款方提出借据_日内将贷款放出,转入借款方账户。如贷款方未按期发放贷款,应按违约数额和延期天数的贷款利息的20%计算向借款方偿付违约金。2.借款方如不按协议要求的用途使用借款,贷款方有权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对违约使用部分,按银行要求加收罚息。借款方如在使用借款中造成物资积压或损失浪费,或进行非法经营,贷款方不负任何责任,并有权按银行要求加收罚息或从存款账户中扣收贷款本息。如借款方有意转移并违约使用资金,贷款方有权商请其它开户行代为扣款清偿。3.借款方应按协议要求的时间还款。如借款方需要将借款展期,应在借款到期前5日内向银行提出申请,有确保方的,还应由确保方签署同意延

8、长担保期限,经贷款方审查同意后办理展期手续。如借款方不按期偿还借款,贷款方有权限期追回贷款,并按银行要求加收逾期利息和罚息。如企业经营不善发生亏损或虚盈实亏,危及贷款安全时,贷款方有权提前收回贷款。十申明及确保借款方:1.借款方为一家依法设置并正当存续的企业,有权签署并有能力推行本协议。2.借款方签署和推行本协议所需的一切手续_均已办妥并正当有效。3.在签署本协议时,任何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或监管机构均未作出任何足以对借款方推行本协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判决裁定裁决或详细行政行为。4.借款方为签署本协议所需的内部授权程序均已完成,本协议的签署人是借款方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本协议生效后即对协

9、议双方含有法律约束力。贷款方:1.贷款方为一家依法设置并正当存续的企业,有权签署并有能力推行本协议。2.贷款方签署和推行本协议所需的一切手续_均已办妥并正当有效。3.在签署本协议时,任何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或监管机构均未作出任何足以对贷款方推行本协议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判决裁定裁决或详细行政行为。4.贷款方为签署本协议所需的内部授权程序均已完成,本协议的签署人是贷款方的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人。本协议生效后即对协议双方含有法律约束力。十一保密双方确保对从另一方取得且无法自公开渠道取得的商业秘密给予保密。未经该商业秘密的原提供方同意,一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该商业秘密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但法律法规另有

10、要求或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保密期限为_年。一方违反上述保密义务的,应负担对应的违约责任并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十二不可抗力本协议所称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克服不能避开并对一方当事人造成重大影响的客观事件,包含但不限于自然灾难如洪水地震火灾和风暴等和社会事件如战争动乱政府行为等。如因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造成协议无法推行时,遇不可抗力的一方应立立刻事故情况书面通知另一方,并应在_天内,提供事故详情及协议不能推行或需要延期推行的书面资料,双方认可后商议终止协议或临时延迟协议的推行。十三通知1.依据本协议需要发出的全部通知和双方的文件往来及和本协议相关的通知和要求等,必需用书面形式,可采纳_方法传输。

11、以上方法无法送达的,方可采取公告送达的方法。2.各方通讯地址以下:3.一方变更通知或通讯地址,应自变更之日起_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不然,由未通知方负担由此而引发的对应责任十四争议的处理本协议受_国法律管辖并按其进行解释。本协议在推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由双方当事人商议处理,也可由相关部门调解;商议或调解不成的,按下列第_种方法处理:1.提交_仲裁委员会仲裁;2.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十五解释本协议的了解和解释应依据协议目标和文本原义进行,本协议的标题仅是为了阅读方便而设,不应影响本协议的解释。十六补充和附件本协议未尽事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法律法规未作要求的,双方能够达成书面补充协议。本

12、协议的附件和补充协议均为本协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和本协议含有相同的法律效力。十七协议效力本协议自双方或双方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之日起生效。使用期为_年,自_年_月_日至_年_月_日。本协议正本一式_份,双方各执_份,含有相同法律效力;协议副本_份,送_留存一份贷款方:_借款方:_法定代表人:_法定代表人:_年_月_日_年_月_日签署地点:_签署地点:_3协议编号:_借款单位:_贷款单位:_银行依据建筑流动资金贷款措施的要求,借款方为确保施工生产正常进行,向贷款方申请建筑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经贷款方审查同意发行,为明确各方权责,特签署本协议,共同遵守。第一条本协议要求_年贷款额为人民币_元,用于_。第二条借款方和贷款方必需共同遵守贷款措施,相关贷款事项按措施要求办理。第三条贷款自支用之日起,按实际支用数计收利息,利率为月息_,超计划贷款的,超出部分利息为月息_,逾期还款的加计利息_%,挪用贷款的,对挪用部分加收罚息_%。第四条贷款方确保根据本协议的要求供给资金,贷款方如因工作差错贻误放款,以致借款方遭受损失时,应按直接经济损失,由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