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江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77119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桃江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南省桃江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南省桃江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南省桃江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南省桃江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桃江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桃江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总分:150分 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这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课题。中国领袖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这是中国把握历史规律和时代潮流,着眼人类共同和长远利益提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现实。它反映了

2、在新一轮全球化进程中,人类利益格局日益加深的相互依赖、休戚与共。在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先发国家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获得超额利润,并导致巨大的国际贫富差距。在这一阶段,我赢你输的博弈使发达国家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并导致了世界各国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弱分化。 然而,进入全球化的第二阶段,这种输赢分化的博弈正在衰退,代之而起的是命运与共。“命运”一词,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是指人的生死、贫富、祸福、苦乐遭遇。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人类命运与共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在经济上,任何国家的经济危机都会迅速传播和扩散,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再如,在政治和社会等层面,西方国家

3、支持怂恿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而这些国家的社会动荡导致的难民潮,却使西方国家本身的治安陷入紧急状态。所有这些现象都昭示着,输赢分化的全球化时代行将结束,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时代正在到来。在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阶段,只有相互扶助、相互促进、利益共享,才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保安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反映了在全球化新阶段世界利益关系格局的这种新变化。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我们对未来人类社会的愿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新型全球治理结构。如,在经济上,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利益共享,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方利益;各国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

4、搞贸易保护主义,画地为牢,损人不利己。引导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世界,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人权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维度。全球人权治理的目标,是促使各个国家尊重、保护和促进人权的实现。它既是全球治理所要达成的重要目标,又是对全球治理过程、方式和手段的重要“边际约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对全球治理提出了要求,也对全球人权治理结构提出了反思和重构的要求。总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人权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超越西方自由主义单纯强调个人人权的原子论视野,约束国际霸权主义的为所欲为,从人类命运休戚与共的视角调整个人人权、

5、各国人民的集体人权和人类集体人权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而确保在全球化的新阶段,人类整体的生存、发展、安全和健康。(常健解决人类现实挑战的中国方案,2017年6月人民日报海外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领袖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这是着眼人类共同利益和中国长远利益提出的方案。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取消所有贸易限制措施,不搞贸易保护主义。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的其中一个要求是超越西方自由主义单纯强调个人人权的原子论视野。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是针对全球人权治理结构提出了深刻反思和重构的要求。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6、(3分)()A文章立论的前提是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B文章在论证中,认为全球化分为两个阶段,并以大量篇幅阐述了第二阶段的特点以及对策。C为了说明人类进入了命运与共的全球化新时代,文章分别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个方面举实例进行了论证。 D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章先交代了时代背景,引出概念,然后逐层分析概念的内涵和相关要求。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在经济上都很难独善其身,如果西方国家的主权债务出现了危机,甚至会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B全球化的第一阶段,虽然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和强弱分化,但是人类

7、利益格局中还不太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C如果西方国家依旧秉持过去的做法,挥舞人权大棒来干涉别国内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永远无法实现。D只有超越西方狭隘的人权理论,按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世界才能变得和谐美好。(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母亲的岛 “我要出去住一阵子。”五十岁的母亲做出一个决定。在我的印象中,我从没见过母亲有任何关于她自身的决定,仿佛她是一件东西,属于这个家里的任何一个人,唯独不属于她自己,正如她的出身,母亲十九岁时被奶奶从人贩子那买来给父亲当老婆。母亲说完后,她站在饭桌边等着,仿佛在等待谁答应她。然而大家都好像没听到

8、,各自吃着饭。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出门了,家里一团糟。地没人扫,猪鸡鸭狗没人喂,饭也没人做。父亲几乎气疯了,踢倒家里所有的凳子。我们都不知道母亲去了哪里,母亲几乎从没离开过家,在父亲坚决地反对中,她甚至连河北老家也没去过,我们随便在家里什么地方叫一声,母亲都会带着恭顺的、略显惊慌的表情出现在我们面前,手里拿着我们所需要的东西。邻居玉姑对我们说,你们妈在毛竹岛离我家十公里四面环水的一座孤岛锄地呢。父亲于是领着我们兄妹四人,一路朝毛竹岛心急火燎赶去。他一直铁青着脸,仿佛要把母亲狠揍一番。我们几兄妹都没怎么为母亲担心。我们都是在母亲的哭泣声中长大的,见怪不怪了。远远的,我们看见母亲在毛竹岛上忙碌的身

9、影,她不断的从木屋里进出,像只忙碌的蚂蚁。我们和母亲隔着三十米左右的河面,可那张多年不用的竹筏此时泊在母亲那边,父亲朝我瞪了一眼,我赶紧往前一站,朝毛竹岛大喊:“妈!”母亲在木屋门边站住了,朝喊声张望,然而很快她就进木屋去了,根本没把我们当回事。很快,全村人都知道母亲的“创举”,村里买来的外地媳妇们从未如此。父亲不敢出门,他怕碰到村人疑惑和嘲笑的目光,在屋里像困兽一样暴躁不安,又毫无办法。玉姑时不时给我们带来母亲的一些消息。前几天母亲和她借三百块钱,买上百只鸭崽喂养。“我妈到底怎么了?”我问玉姑。玉姑摇摇头,神色凝重的脸上有种令人担忧的表情,然后叹了口气,朝我说一句莫名其妙的话:五十知天命。有

10、一天夜里,暴风雨瓢泼而下,听着都令人心悸。父亲把我们从床上叫起来。我们靠近江堤,在频繁的闪电照耀下,瞬间看见岛上孤零零的木屋笼罩在暴风雨之下,看起来随时都有可能被洪流卷走。我们声嘶力竭地喊叫,一遍又一遍父亲面对翻滚的江面,僵硬呆立着。“你们这些怕死鬼,你们看着妈被水冲走吧。我去找妈”我终于嚎啕起来,趟进沸腾般的江水中,我从来没像此刻觉得母亲如此重要。“看,快看,妈那里亮灯了”二哥急切地说。我止住哭和挣扎,睁大眼睛朝毛竹岛看去。果然,小木屋里有隐约的亮光透出来,在密集的雨水中若隐若现。这微弱的光亮使我们欣喜若狂。暴雨过后第二天,我去岛上找母亲。“妈,回家吧。”我恳求说。“鸭子还好,没死一只。”她

11、在回避。“我在叫你回家呢,你要在这呆到死呀。”我不依不饶。“卖完鸭子再说吧。”母亲卖鸭的时候,父亲吩咐哥哥们把两辆皮卡车开到河边等着,母亲会需要我们帮忙。母亲却没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她联系了几家做烤鸭的老板自己到江边来拉鸭子。那群鸭子卖了差不多五千块钱,母亲拿着一把钱,我发现她竟然眼泪汪汪的。母亲在我们的印象中并不是个在意金钱的女人。然后她给我们四兄妹每人一百,哥哥们都不好意思拿。母亲却笑着说,第一次给你们钱,拿吧。卖完那群鸭子后,母亲依旧划着竹筏回毛竹岛。“妈,你不是答应卖完鸭子就回家吗?”我冲母亲喊。“你们先回。”母亲从水面给我们甩来一句话。我和哥哥们在岸边站了一会儿,大哥说:“也许妈要收

12、拾小木屋里的东西,明早再来接她。”第二天一早,我们浩浩荡荡来到江边,却看见那张竹筏搁在沙地上。显然母亲已经从毛竹岛上出来了。小木屋里似乎并不少什么东西,衣物也还在,除了母亲。父亲也住在了岛上,像母亲那样在毛竹岛上养鸭子挖地种菜。梅雨季节过后,父亲总是把母亲的衣物翻出来晾晒,仿佛母亲只是出了一趟远门,过不了多久就回来了。(选自当代小小说经典集萃,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母亲的岛”在文中极具深意,它既是指“母亲”离家后生活的毛竹岛,也是母亲个体独立的精神象征,是她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家园。B母亲出走后,父亲“几乎气疯了,踢倒家里所有的凳子”,

13、当知道她去毛竹岛锄地,就急匆匆带子女们去找,这是为了说明父亲对母亲极其依赖。C母亲拿着卖鸭子的钱,“眼泪汪汪的”,这寓意着从家庭中走出来的母亲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从而实现了自己的独立并获得了尊严。D兄妹四人在江边大声喊叫母亲,最后“毛竹岛上的小木屋里有隐约的亮光透出来”,显然那“灯火”是母亲故意给子女“报平安”的。5小说在刻画“母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4分)答: 6文末说到“仿佛母亲只是出了一趟远门,过不了多久就回来了”,那么“母亲”到底会不会“回来”呢?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材

14、料一: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目前已成为国际惯例。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公祭当天,国家元首、议会议长、各大党派领袖都会到场敬献花圈,并公开发表讲话。同时,公众的参与度也相当高,参加公祭的人数少则万人,多则10万人以上。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届时,我们将以国之名义沉痛祭悼30万南京大屠杀遇难

15、同胞。公祭活动的主场地将设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其所在地便是曾经的“万人坑”丛葬地遗址。材料二:记者:我们应该从什么角度来理解国家公祭活动?张宪文:南京大屠杀绝非南京一城一地之事,而是整个中华民族受难的象征,这些遇难者,是为国家、民族做出了牺牲。国家设立公祭日,决不是单纯为了纪念和宣传,更不是为了累计仇恨,而是要在扼腕思考惨痛历史的同时,凝聚起国家、民族的信念和力量。记者:中国这次用立法的形式确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张宪文:为重大民族灾难设立公祭日属于国际惯例。南京大屠杀是二战中三大惨案之一,也是民族灾难,人类浩劫。设立国家公祭日体现了以人为本和敬畏生命的理念,它要求人们以史为鉴,反对侵略战争,促进人类文明,维护世界和平。纪念活动不仅应该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更应该上升到国际层面,在国际上明文设立纪念日。(节选自2014年12月13日光明日报第2版以国之名祈愿和平)【注】张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