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检测新人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771100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检测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检测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检测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检测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检测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检测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检测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同步检测新人教版4.孙权劝学基础导练理解探究1、孙权劝学选自 ,它是由北宋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卿今当涂掌事。 肃遂辞蒙母。但当涉猎。 及鲁肃过寻阳3、 解释加点字人称的用法。卿今当涂掌事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非复吴下阿蒙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合作释疑4、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 、 。5、本文主要是通过 来表现人物,还运用了 描写。6提问: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7写出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课内精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

2、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把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并归纳层意。2、翻译句子。蒙辞以军中多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后演化成怎样一句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后来比喻什么?4、古人还有一句俗话,叫“三天不读书,语言也无休”。这两句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道理?能力提升拓展延伸炳烛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

3、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孙权劝学(略)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恐已暮矣。_盲臣安敢戏君乎?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尔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2、关于学习、读书的名言有很多,你能写出两句吗?答案:基础导练理解探究1、资治通鉴 司马光 编年2、当道,当权 于是 粗略地阅读到了的时候 到 3、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古时王侯的

4、自称。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合作释疑4、吴下阿蒙 刮目相看 5、对话 侧面。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7、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课内精读1、“初”到“蒙乃始就学”为第一层,写孙权与其劝学对象吕蒙的一节谈话。第二层为余下部分,是鲁肃与吕蒙的一次谈话。 2、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而不接受孙权的劝说。你现在的才能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国的阿蒙了。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待)。对读书人(知识分子),即使是短暂的分别,相见时也需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他,因为他进步了。这句话后来比喻人的地位的变化,也用来说明学习的重要性。4、一个是三日不读就退步了,一个是用功三日就进步了,可见书是不能一日不读的。能力提升拓展迁移1、迟、晚 怎么 2、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 只是应该广泛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4、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